【中医】中草药益母草的妙用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又名茺蔚、坤草等。《本草纲目》云:“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之称。”
益母草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在豫西地区伊洛河畔的小山村中,有个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亲在生他时得了“月子病”,久治不愈。小茺蔚懂事以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母亲的病治好。于是他就外出为母亲问病求药,他沿着伊洛河走啊走啊,逢人就问,见草就挖,也没找到能治母亲的良药。
有一天晚上,茺蔚借宿寺庙,庙内老僧见他救母心切,便送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治病的草药。诗曰:“草茎方方似黄麻,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棱黑子叶似艾,能医母疾效可夸。”小茺蔚就沿着河岸找起来,终于找到了这种茎呈四方形,节间开满紫红色小花,结有黑色三棱形小果实的植物。母亲服用后不久,多年的沉疴竟痊愈了。小茺蔚又把这种草药介绍给其他患月子病的妇女,也都收到良效。由于此药是茺蔚为治母病而找到的,且又益于妇女,人们就把它取名为益母草,它的种子就叫茺蔚子。
益母草味辛苦,性凉,入心包、肝经。具有活血,祛瘀,调经,利水之功用。主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等症。
益母草在《诗经》中即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正》云:“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本草汇言》载:“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妇人临产之时,气有不顺,而迫血妄行,或逆于上,或崩于下,或横生不顺,或子死腹中,或胞衣不落,或恶露攻心……是皆临产危急之症,惟益母草统能治之。”现代研究证明,益母草含多种生物碱、苯甲酸、月桂酸、亚麻酸、油酸、甾醇、维生素A、芸香苷、精氨酸等,有收缩子宫、降血压、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和肾炎、尿毒症、高血压、中风、心肌炎、静脉炎、前列腺肥大等。
益母草食疗方介绍:
治闭经: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30 克,炖服,连服1 周。
治月经错后:益母草40 克,丹参25克,水煎取汁冲红糖服,连服数剂。
治经血过多、经期不准:益母草10 克,水煎去渣,加入猪瘦肉50 克煮熟,吃肉饮汤,连服3~5 剂。
治不孕症:益母草30克,当归15 克,水煎2 次,每次用水300 毫升,煎半小时,2 次药液混合,去渣。鸡蛋2 个煮熟去壳,插小孔数个,放药汁同煮10分钟。分2 次食蛋喝汤。适用于妇女气滞血瘀,月经不定期,腹胀痛,有瘀块,久不受孕者。
治高血压:益母草30 克,水煎当茶饮,疗程3 个月。
治肾炎水肿:益母草30 克,鲤鱼1 条(约500 克),去鳞及内脏,加水共煮熟,不加油盐醋及其他调料,于早饭前或与早饭同时1 次服完,喝汤吃肉,连服3~5 天。以上食疗方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