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肿,大有文章
身体肿了,一按一个坑,这种病证为肿病,其临床常见,绝大部分是因五脏停水或外感风湿、内伤水谷,主要症状是按之没指凹陷。冉品珍老师将肿病归纳为5大类,细述其症状、治法、方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肺水
肺合皮毛,肺有水气,外感风邪,风水相搏,溢于肌肤,发为风水,亦名肺水。急性肾小球肾炎类似本型。
主症:初起头面浮肿,逐渐遍及四肢全身,按之没指,口渴,小便不利,大便鸭溏,伴头痛、发热、恶风、骨节酸疼,或咳喘。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麻黄6g,石膏15g,生姜10g,大枣4枚,甘草3g,白术10g。
加减法:口不渴者,去石膏,加茯苓皮15g,生姜皮10g;恶寒无汗,脉浮紧者,去石膏,加羌活10g,防风10g;咳喘不得卧者,加杏仁10g,陈皮10g,紫苏子10g,葶苈子10g;咽痛喉肿者,去生姜、白术,加牛蒡子10g,射干10g,黄芩10g。
2.脾水
脾不输津,内蕴水气,浸渍肌肤,壅阻不行,发为皮水,亦名脾水。本型有水热壅滞和脾阳不足的不同,应分别治疗。
(1)水热壅滞
主症:全身浮肿,按之没指,皮色光亮,四肢苦重,小便难,烦热腹胀,心下痞。舌苔黄腻,脉亦浮。
治法:运脾行水。轻者五皮饮,重者疏凿饮子。
方药:
1)五皮饮
陈皮10g,茯苓皮15g,生姜皮10g,桑白皮10g,大腹皮10g。
2)疏凿饮子
商陆30g,木通6g,泽泻10g,赤小豆15g,茯苓皮15g,花椒目10g,槟榔10g,羌活10g,秦艽10g,生姜10g,大腹皮10g。
(2)脾阳不足
主症:面肿,眼睑浮肿,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食少便溏,小便短少。面色萎黄,神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沉缓。
治法:温脾行水。
方药:实脾饮。
人参10g,茯苓15g,白术10g,木香6g,木瓜10g,附片15g(久煎),大腹皮10g,厚朴15g,草果仁6g,炮姜10g,甘草3g。
加减法:水湿过重者,加桂枝10g,泽泻10g,猪苓10g;中虚者,去木香,加黄芪15g;咳喘不思食者,去甘草,加砂仁6g,陈皮10g,紫苏叶10g。
3.心水
即正水,与石水互为表里,均系肾水有余,只是水气盘踞部位不同,故名词不同。心阳不振,水气凌心,发为正水。
主症:其身重而少气,喘不得卧,烦而躁,阴肿,下肢先肿,渐至全身,胸中痞满,头眩心悸,小便短少。形寒肢冷,面色青紫。舌白,脉沉滑。
治法:补土制水。
方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15g,桂枝10g,白术10g,甘草3g。
加减法:阳虚畏寒者,加附片15g;食少者,加砂仁6g;咳喘不得卧者,加半夏15g,生姜10g;呕吐涎沫者,加吴茱萸3g,厚朴15g。
4.肾水
即石水,系水在下焦,聚而不行,积于少腹。
主症:腹满不喘,其身、面目浮肿,腰以下肿尤甚,腰酸重冷痛,小便短少,畏寒怯冷,面目黯黑,神倦。舌淡苔白,脉沉缓。
治法:温阳化水。
方药:真武汤。
附片15g(先煎半小时),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5g,生姜10g。
加减法:苔白厚、食少者,加干姜10g,砂仁10g;腰痛者,加益智仁10g,杜仲15g;少腹痛者,加肉桂6g,吴茱萸3g。
5.肝水
其人素患水饮,停聚于肝,布于胁肋。
主症:其腹必大,不能自转侧,胁腹痛,随肝气之升降,上升则津液微生,唾液增多,下泄则小便断续通利。舌微紫苔少,脉弦而滑。
治法:通络祛水。
方药:香附旋覆花汤。
香附10g,旋覆花10g,紫苏子10g,半夏15g,陈皮10g,茯苓15g,薏苡仁15g。
加减法:腹满者,加厚朴15g;腹痛甚者,加降香6g,郁金6g;苔白厚者,加白芥子6g。
湿肿病因源于久居卑湿、露卧当风、冒雨涉水、饮水过多等,聚水生湿,发为湿肿。
主症:通身肿胀,脚部尤甚,按之凹陷。苔白厚腻,身痛脉缓。
治法:外散内利,双解表里。
方药:轻者,疏凿饮子;重者,茯苓导水汤。
1.疏凿饮子
方见本篇“脾水”。
2.茯苓导水汤
茯苓15g,槟榔10g,泽泻10g,桑白皮10g,木香6g,木瓜10g,麦冬15g,砂仁6g,陈皮10g,白术10g,紫苏叶10g,大腹皮10g。
风肿之因,多由平素身体风甚之人,复感外风,内外相引。
主症:通身浮肿而胀,转侧、行动不利,烦躁发热,口渴。苔薄白,脉浮大有力。
治法:祛风清热,通治表里。
方药:祛风至宝膏。
防风10g,白术10g,白芍10g,芒硝10g,石膏15g,滑石15g,当归6g,黄芩10g,甘草3g,大黄10g,连翘10g,川芎10g,麻黄6g,天麻10g,荆芥6g,熟地黄15g,黄柏10g,桔梗10g,山栀子6g,薄荷3g,羌活10g,人参10g,全蝎10g,细辛6g,黄连6g,独活10g。
主症:大病久病之后,中气不足,短气懒言,食少不饥,头身四肢皆肿,身倦无力,腹满便溏,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中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15g,人参10g,白术1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6g,甘草3g。
加减法:临证可酌情加减。砂仁、苍术、谷麦芽、神曲、半夏、鸡内金、厚朴、桂枝等,皆可随证加入。
此型老年、女性为多。而女性当中,又以水气喘哮居多。阳虚者,是气不化水;而阴虚者,是水不化气。
主症:面浮色黯黑、唇绀(即乌),身肿、四肢肿,皮色青,或腰痛耳鸣。苔厚舌紫,脉沉滑。
治法:滋阴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
熟地黄15g,山药15g,枣皮(山茱萸)10g,泽泻10g,茯苓15g,牡丹皮10g,桂枝10g,附片15g(先煎),牛膝6g,车前子10g。
《冉品珍内科临证辨治录》
本书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是冉老数十年教学、临床经验的真实记录。全书以四大经典为理论基础,参以各家学说,选择了多种内科常见、多发病,以证型、病因分类,进行辨证论治;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脏腑经络遣方用药,并附急救小方、民间验方和行之有效的单方。内容紧贴临床,精炼实用。尤其是按语部分,都是冉老的经验之谈,非常珍贵。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