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用三味药,救阳气,护肾根!化解感冒寒邪入肾,必须学透

文 / 晨湘西
2021-05-05 18:16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许多人问我,文老师,你把方子说得那么明白,为啥非得嘱咐我们,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才能用啊?咱自己用,不行吗?

我还是那句话,你不在这个行业中,就不知道一旦误用药物,危害有多大。

给你举个例子吧。这是我从前在经方学习班上,听老师们讲的。

故事的主人公,还是著名的经方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渡舟先生。

话说有这么一次,刘师的房门被人敲开,来人神色慌忙。

原来,是刘师老朋友的儿子。

来人告之,家父已经75岁,正值冬月却不慎感寒,当时就头痛、发热、流清鼻涕。

老人家自己略懂医术,知道这是有了外感。于是,找来中成药羚翘解毒丸来服用。

本以为,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但谁也没想到,患者服用之后就感觉精神疲惫、手足发凉,整个人几乎就人事不省,似乎要“过去了”。

患者儿子特别着急,于是鲁莽地敲开刘师房门。

刘师听完,赶紧穿衣跟了过去。

到家里一看,可不是嘛!患者躺在床上,蜷缩身体,说话都没力气了。切脉的时候,几乎就要睡着了。两只手,冰凉冰凉的,一点都不热乎。仔细看脉象,发现偏沉。

刘师道:“你啊,把药吃反了!”

接着,书方一首,但见——

制附子12克(先煎),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三味药,服一剂。

结果,患者一剂用下去,精神振奋。再用一剂,手足转温,病告痊愈。

这张验案,据说很有名气,就记载于《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里头。您要是有兴趣,也找出来看看。

这里头是怎么一番道理呢?

之前,我说过,非专业的人,用中药必须谨慎,不可以盲目。

比如说上文里这个患者吧,感寒之后,用了什么?用的是羚翘解毒丸。这是什么药啊?是清热解毒的药,组成,基本就是羚羊角、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赤芍、淡竹叶,看见没,多是凉药。它本该针对外感风热的人,症候多为发热、恶寒、咽喉、咳嗽、头痛、口干、痰黄、舌红,脉浮数等等。

但是,这患者本身不是风热感冒啊,他外受寒邪,流清鼻涕,这你得考虑是不是风寒感冒。他的身体,罩着一层风寒之邪。这个时候,你偏偏用清热解毒的凉药。如此,体内正气进一步被伤,凉药带着体表寒邪就进来了,直接伤及肾阳,使得肾中真阳之气被戕伐。于是,患者就呈现出一派肾阳大虚之状:

手足发凉,这是阳气不达四末。

精神疲惫想睡觉,这是肾阳不足,心阳亏虚(肾与心皆属少阴),心神失养。

舌淡脉沉,这是阳气大虚,脉道失充。

总之,现在这个状态,是寒邪内陷、阳气大虚之态,是很危险的。

怎么办啊?当时刘师用的办法,是张仲景的四逆汤。

四逆汤,中医人以及爱好中医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原载于《伤寒论》,是回阳救逆的一张方子。其组成,就是炙甘草、干姜、制附子。前两者,各6克,制附子,15克。刘渡舟老师几乎用的就是四逆汤原方。

四逆汤中的制附子和干姜,可以大补脾肾之阳,有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能耐。阳气大虚的人,得这两味药,可以回阳救逆。炙甘草,调和两味药的峻烈之性。

总之,用这个办法,可以让患者体内几乎熄灭的阳气之苗重新壮大,一鼓作气,驱散体内寒邪,于是患者就得到了救治。

事情就这么简单。

其实,这个四逆汤,在《伤寒论》里是用来治疗“太阳明误汗亡阳”的。这个说起来,还比较复杂。简单理解,就是因为感冒以后治疗不当,导致阳气大虚、四肢厥冷。刘师所治的这个患者,虽然没有“误汗”,但是也属于治疗不当,引寒邪内陷而伤阳。呈现出来的舌脉和全身状态,完全符合四逆汤证。所以,就用在这里,起到疗效。

总之,你记住,张仲景的四逆汤,就是这样一张可以救阳气,守护肾阳之根的方子。它的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好了,读到这里,你是不是该知道,这个中药,哪怕是司空见惯的感冒药,也不是随意就能用的了?

用药,必须小心谨慎,我说得没错吧?

所以说,我奉劝老人家们,你可别为了省钱,有病自己治,拒绝看医生。更不要看到科普文章,就照方抄用(即便是文老师我写的东西,也不见得全对)。你应该积极就医,寻找医缘,做最妥帖的治疗。因为一旦用错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啊。又比如说我上头介绍的四逆汤,真热假寒者服用,就彻底坏了。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