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文 / 无锡天一中医医院
2017-07-12 23:01

前言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里所说的“气”,实际上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中医所说气的基本含义。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中医看来,这两者掌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

现代社会,养生已经成为大众焦点话题,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化。本期天一访谈的重量级嘉宾张钟爱教授,是中医养生名家,对于养生及膏方调理有独到心得。如何调养气血?气血不调会造成哪些影响?请听张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

【本期访谈特邀专家:张钟爱教授】

专业职称:主任中医师、教授

个人经历: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南京市名中医,曾任南京市中医委员,南京市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内科诸病、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曾在省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受到业界一致认可。在2009年受邀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录制“金陵膏方”专题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得到患者广泛好评。

专业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慢性泄泻、失眠、老年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等的治疗,尤其对中医养生及膏方调理有独到心得,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张钟爱教授曾参加央视《健康之路》栏目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气血失调,一般都会有些怎样的症状或疾病表现?

张钟爱教授:我们通常所说的气血失调,大致分为这几种情况。

①气滞血瘀,气机不通畅以后造成的血的运行不畅。主要表现在某些具体部位疼痛、胀。气滞主要表现为胀,疼痛是不通则痛,比如说心绞痛、胃痛,这些都属于气滞血瘀的范畴,当然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

②气虚血瘀,从中医理论来讲,血的运行需要用气的力量去推动,所以当气不够的时候,力量不足以推动,也可能出现血瘀的症状。这种情况的前提是病人有气不足的表现,同时又出现了淤血的症状。老年人为多发群体,因为老年人的脑供血不好、心脏功能不全。

③气不摄血,气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叫固摄,把我们周围的物质、包括血,固定在一个范围里面,不让其随便流失。气不摄血就是指气不够用,不能把血固定在血管里正常流动,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的情况,比如说脾胃气不足造成的消化道的出血—黑便;皮下出血的紫癜,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气不摄血的范畴;还有一种女同志的崩漏,也是气不足不能固摄血液造成的。

④气随血脱,当我们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气也会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流失掉。脱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虚脱的表现,因为我们说气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互相不能分割。气虚也会血虚,血虚也会气虚,气为血摄,血为气之母,所以当我们大量出血的时候,气也会随之流失,出现虚脱的情况。

⑤气血两虚,气不足、血也不足。在病人身上,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表现,比如说气短、乏力、不耐疲劳、容易感冒;也可能出现血虚的表现,比如头晕、脸色苍白,还可能因为血不足不能濡养皮肤和肠道出现的一系列表现。这两种如果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我们称之为气血两虚。这种情况在女同志产后、手术之后,或者是肿瘤病人的放化疗之后出现的比较多。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一般来说,哪些外部因素,或者人体内部因素,会导致气血失调?

张钟爱教授:一般来说,第一、外部因素可能导致气滞血瘀。①局部的外伤,引起经络不通畅。②寒冷,气血的运行是需要一定的温度的,在寒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气血的运行不畅。所以为什么心脑血管病人在冬天的时候,气温突然变化,调节不来容易发病。

第二、内部因素。①情致,有些人容易生气,中医上叫肝气郁结。②脾胃功能失调,那运化功能就减退了,不能让我们体内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也可能导致气血两虚,是气血失调的一种表现。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慢性胃炎、慢性泄泻、失眠这样的常见病与气血有何关系?

张钟爱教授:慢性胃炎主要表现在气机失调,因为慢性胃炎主要的症状是胀或者疼痛、泛酸这样一些表现,主要还是胃气的不合或者是不降造成的。慢性泄泻主要是脾气不足造成的,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可以化湿。脾气还和五脏有关系,脾气失调、脾气虚弱会造成慢性泄泻。失眠有很多种证型,有一种证型是气郁造成的,比如说我们情志不畅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肝气郁结的时候,它会影响心的神明。中医认为,失眠与心相关。还有一种失眠,是血不养心引起的。因为心藏神、心主血,当我们血不足的时候,影响我们藏神的功能。这个情况,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中药的方剂,比如归脾汤。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气血失调,能否用一些饮片或药物来进行调理,如黄芪、阿胶?

张钟爱教授:气血失调当然可以用中药来调理,而且在目前情况下,大概也只有中药可以对其进行调理。因为西医对气这样一个理论基本上没有特别的药物可以干预,对于血,可能贫血才会做一些干预。如上所说,中医在气血失调上分很多种情况,所以气血失调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气虚还是气滞、血虚还是血淤)来进行药物的调理。

我们通常用的黄芪和阿胶,黄芪是补气的,阿胶是养血的,那么它的前提应该是在气血不足的时候使用。如果是气滞血瘀的话,要慎重使用黄芪和阿胶。在血瘀的状态下,如果是因为气虚导致的血瘀,我们可能会用到黄芪。除此以外,补气的药物还有一些参类,比如说太子参、党参、红参、西洋参等等,这些都属于补气的范畴。养血的药物,比如当归、芍药、地黄。还有一些活血的药物,比如老百姓经常用到的三七。这些药物都要根据患者是淤或滞或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应用。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气血调和的情况下,一个人会有怎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张钟爱教授:中医认为,一个人如果处于气血调和的状态,那他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他的气机流畅、情志舒畅。血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的营养物质,当血能够在气的推动下正常调和的话,我们机体的正常功能是可以维持的。所以气血调和,是人健康的一个基本的状态。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胃炎、三高、失眠等),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调理气血?

张钟爱教授: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辨证很重要。慢性疾病,比如胃炎、三高、失眠,分别有各种不同的类型,要根据类型区别调理。如果是属于气血失调造成的,我们可以从疏肝、理气、养血、健脾、和胃、明心,这样一些角度分别去调理,不仅仅是是气血,可能还要调理脏腑。

访谈丨央视特邀名医张钟爱:养生先要养气血

夏季到了,大家应该如何调整生活、饮食,来养护自己的气血?

张钟爱教授:夏天,从中医角度讲,主要以养心为主。夏季与五脏中的心有关系,同时夏天是一个除湿当令的节气。除邪容易伤气,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我们适当地可以用一些清补的食物来调整我们的气机。生活上以静养为主,饮食上以清补为主,比如蔬菜冬瓜、鸭类、西瓜这些都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空调病,因为空调的寒冷会影响我们气血的流通,所以夏天我们也要注意防寒。不能一到夏天,就大量食饮生冷、过多地处在空调的低温中。

结语

纵观全文,气血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籍传承研究记载:"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不和百病生”。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血不足则是不够健康的表现。

调养气血要全面,从睡眠、运动、饮食及心态这四个大方向着手。首先要保证高质量的充足睡眠;其次要加强锻炼,每周保证有规律的运动量;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补气养血的中药,注意摄取对调养气血有裨益的食物;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忌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