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都会讲“百病从肝治”?原因是什么?今天告诉各位答案

文 / 健康有良策
2021-01-16 18:08

百病从肝治,严格的意义上面来说,中医经典论著症状并没有任何提及,这也是后世医者对身体肝脏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正所谓是善治肝者,善治百病。

五脏六腑是我们人体最为重要的部分,这也是藏象学说的核心的一级基础。五脏更是身体核心之中的核心,完全可以说中医理论其实就是围绕着五脏进行展开的。

心、肝、脾、肺、肾,每一个脏器对我们人体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疾病的产生真的关乎我们人体每一个脏腑,我们人体的生理功能其实也离不开身体脏腑之间的协作。

身体脏腑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我们身体肢体、九窍以及情感等密切相关的。身体肝脏在五行之中属于木,与四季之中的春天相互通应。

春天到底是什么情景哪?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开始从泥土之中探头,芽则开始从树上渐渐的长大,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人体与大自然也是相通的。

我们人体之内也开始出现类似于大自然的这一现象,阳气逐渐地冒出头,开始进行生长,其实中医上面所说的养生,就是养肝,养人的生生之气。

肝脏被称为“将军之官”,与我们人体的眼睛通过经络进行联系,情志的主要表现为发怒,与筋膜为同类,主人体的眼泪,同样是身体肝脏负责储存血液的。

《黄帝内经》之中讲:“人卧则血归于肝”,眼睛有了血液的滋养完全可以看清东西,手足得到血液的滋养完全就可以走路或者是抓拿。

我们从理论上面讲,百病为什么是从肝治,我们先来讨论一个词叫做“五脏之贼”。这么一个说法首见于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一书之中,称肝属“厥阴风木”,“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

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与此类似的,清代医学家魏玉璜称早在《内经》之中就有“肝为万病之贼”的这一说法,《续名医类案》之中说:“夫肝木为龙,龙之变化莫测,其于病也亦然。

明者遇内伤症,但求得其本,则其标可按藉而稽矣。此天地古今未泄之秘,《内经》微露之中一言曰∶肝为万病之贼。六字而止,似圣人亦不欲竟其端矣。殆以生杀之柄,不可操之人耳。

余临症数十年,乃始获之,实千虑之一得也。世之君子,其毋忽诸。”后人则研读的是《内经》但是并未见此说法,但是对于“肝为万病之贼”的这一说法,颇多赞同,王士雄就曾经曰∶“此玉横案,余谓外感由肺而入,内伤从肝而起。

魏氏长于内伤,此言先得我心。惟各门附案,悉用此法,岂生平得意在此而欲独树一帜耶。”

后来又在《柳州医活》之中说:“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于肝起”。

由此可见,被称肝为“贼”,实际上面各个医学家均在表述肝脏在致病方面的相关重要性了。肝为五脏之贼,意即肝失条达,气血违和,干犯它脏,致五脏受害,损害机体,如贼如盗。

清代李冠仙《知医必辨》之中阐述为:“人之五脏,惟肝易动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惟肝一病及延及他脏”。

当然这其实也不是说我们人体生病就一定与身体的肝脏有关系,更加不能说只注重肝脏,任何疾病我们都不能脱离人的这么一个整体。

从整体探查究竟是哪一个身体的脏腑出现了问题,再选择对症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选择针对特定症状的相关药物,这其实就是仲景的用药风格。

临床上面所见肝之病变虚实寒热错杂,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毒邪蕴结,痰瘀互结、水瘀互阻,阳亢风动,阴竭阳脱;病证迁延善变,重症招致癥积、鼓胀,危症则见出血、昏迷。内外妇儿,不见者鲜。

总而言之,肝病的表现非常多,肝脏一病又非常容易影响我们身体其他脏腑从而导致身体其他脏腑受病。所以才会说百病从肝治。

其实这也是一种治疗思路的提醒,治疗疾病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考虑身体肝脏对它的影响,绝对不是说所有的疾病都要从肝脏开始进行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