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降痰”第一方!上清肺痰,下补阳气,改善痰多咳嗽,请欣赏

文 / 健康成长家
2021-01-08 09:09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诗曰: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王昌龄的千古名作,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

诗中,那个英勇善战的“飞将”,一般认为指的就是李广将军。当然,也有人认为,指的是卫青。

但不管怎样吧,这个“飞将”,指代的都是英明神武的战将,一位民族英雄。

你知道吗?在我们中医的世界里,也有这样的“英雄”。

它们,面对病邪,往往一击即胜,化险为夷。

从古至今,这些“英雄”们,不知道挽救了多少生命。

比如说我现在给你介绍的这个配伍,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古方苏子降气汤。

它是中医里头,最有名的降气剂之一。在任何一本中医方剂学专著里头,说起降气剂,这个配伍都是排在第一位来讲授的。

只不过,在我眼中,它更像是一首“降痰”的方子。它是我心中的千古“降痰”第一方。

怎个好方?但见——

紫苏子、半夏各9克,当归6克,甘草6克,前胡、厚朴各6克,肉桂3克。

所有这些,加上生姜3克,大枣1枚,苏叶2克,水煎服。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配伍里头有陈皮或橘红。

这个用量,是标准用量,很轻巧。中医现实临床中,这个用量常有改变,个别药味也会随症加减出入。

我什么说它是千古降痰第一方呢?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何任老师。

有一次,何师接待一个患者,男性,年40岁,什么毛病呢?就是咳嗽、痰多。他就感觉啊,自己的胸里头,特别闷,都是痰,只能倚在床头休息,一旦躺下来就咳嗽。同时,还感觉双腿乏力、不温。而且,舌苔润,脉象滑。

何师见状,不慌不忙,口授一方,但见——

姜半夏9克,橘红4.5克,前胡9克,炒苏子9克,炙甘草4.5克,当归9克,沉香粉(吞)1克,厚朴6克,生姜两片,肉桂1.5克(分两次吞)。

所有这些药材,一共是开了3剂。

结果,患者才用2剂,咳嗽大大减轻,痰少了,而且能平卧休息,胸部满闷之感大大缓解。接下来,遵原方稍作加减,继续应用,最终效果令人满意。

这是一张很小的医案,但是非常典型。

其实,这个患者身上的症候,就是标准的苏子降气汤的适应症,即所谓“上盛下虚”。

啥叫“上盛下虚”?

上盛,指的就是这个人胸部满闷,咳喘,痰多。

下虚,指的就是由于肾阳不去、肾气亏虚而导致的一些列症候。比如说,肾气亏虚,无法履行它本来就有的“纳气”功能,使得肺的宣降失常(肺的呼吸功能,要靠肾的纳气功能来支持),于是就不断地咳嗽。再比如说,肾阳不足,无法蒸腾和代谢水液,导致痰湿聚集,上泛于胸,患者就痰多。又比如说,肾阳不足,温煦失常,下肢失养,于是患者就四肢发凉,腿脚软弱无力。

这样的人,往往舌苔白滑或者白腻,这是痰湿内聚之征,脉象一般也是弦滑的,这也是痰湿之脉。

这么一看,你应该清楚了,何师所医治的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上盛下虚,肾阳不足,痰湿壅盛了。说白了,这人的胸里头,有太多痰,降不下去。因此,他躺不下来。因为一平卧,痰就更难以降泄了,他的咳喘咳痰就会加重。

这个时候怎么办?如何才能把上壅在肺中的痰降下去?何师用的,你仔细看,其实就是苏子降气汤,只不过在里头加入了沉香、橘红。

具体分析,就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橘红、前胡、苏子、生姜、沉香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当归和肉桂,温补下元,当归兼有止咳之能。厚朴,宽胸除满,通中上二焦气机。这就是基本思路。

也就是说,这个配伍,兵分两路,一路人马解决肺的问题,一路人马解决肾的问题。上下两手,协同合作,把问题解决掉。

你看,这就是苏子降气汤的应用实例和方解。医案里头,没有苏叶和大枣。其实苏叶,也有宣肺平喘之功,大枣可以配合炙甘草、生姜来调和补益中焦。何师为何弃用,这就不是我这样的鼠辈,可以讲得清晰的了。想必,也是和患者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

其实啊,中医里头的降气剂,有好多呢。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等等,都和痰有关。他们都可以说是降痰的方子。只不过,治疗的侧重点和针对的症候不同。我之所以把苏子降气汤视作降痰第一方,不仅是因为它力道强大,更因为它的实用价值最大。尤其是像当前这个时候,全国不少地方为寒潮所袭,一些年龄大、肾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上文所述的上盛下虚之候。尤其是老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等患者,更容易这样。所以我说,这个配伍,还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大家应该知道一下。

当然了,用药的前提,是准确辩证。文老师把辨证要点,都给你讲清楚了,你可以反复体会、学习。至于说具体运用,你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进行。一般来说,肺肾阴虚之人,中虚痰多者,以及痰热咳喘者,是不能用的。这里面的药,大多偏温燥。用不好的话,容易火上浇油。

好了,这篇文字,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