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5 温里药: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第45 讲 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前面介绍了温里药的概述部分,那就是一些共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就介绍温里药的一些大纲要求的药物。
第一味药,附子。附子和前面祛风湿散寒药当中的川乌或者乌头,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依附在母根旁边,如子之附母,属于同一种植物。它的整个块根称为附子,但是在商品药材当中经常把它切片的,所以处方经常开的是附片。
那比如说加上一些菜油或者一些焦米、红糖、一些着色剂,染了以后,它就成了偏于黑的,就叫黑附片。因为它这种顺着切的,就叫顺片。因为附片里面有的是横着切的,那叫横片。有的比如说一种黄附片染成黄的,那是横的。这种白附片也是顺片,顺着切,切了以后用硫黄来薰,使它原来的本色变淡了,就叫白附片。
附子在产地它就要经过初步的加工炮制,不但有特殊的田间管理,采收起来了以后,它一般都要用那种盐卤,就是熬食盐,加工食盐剩下来那个卤水,里面含很多这种化学元素的来浸泡,泡了以后,有的还要用加热的这样的一些工序,所以一般都是经过制过的,都不是生的。
附片从宋代开始,就是四川的一个道地药材,现在的绵阳市的下面的一个江油,也是一个县级市,以那个地方为中心的产地,过去叫做彰明,表彰的彰,日月明,彰明。现在彰明就是江油市下面的一个小的集镇,以那为中心的,所以在宋代就有《彰明附子记》,附子就非常有名了。
但是过去附子都是一家一户的小的这种生产作坊,为了商业竞争的需要,就有很多很多的规格,多的时候可能多到二三十种,有黄的、白的、黑的,有顺切的、有横切的,还有比较小的,用那种刨来刨成片的,比较薄的,称为刨片的。
川西北地区在附子采收的季节,一般阴雨天气比较多,有的家里面小作坊加工不过来,就像四川人泡泡菜一样,把附子挖起来以后,去掉了表皮泥土,把它适当地清洁以后,就放在了盐卤里面去浸泡,它不会变质、更不会腐烂,可以放上一年、两年,这种就称为盐附子。盐附子在使用的时候,仍然要把它切片,切片了以后,在水里面漂,把里面的盐味漂掉,就叫做淡附片。
一般的处方上开的时候都不是开附子,都是开附片,白附片、黄附片、黑附片、盐附片。这是因为它不是用的整个的附子块根了,都是经过加了工的,片状的这种药材,所以一般开附片。要说明的这种五花八门的商品药材的规格,包括过去的炮附子在火里面去烧,现在的炮附子是用微波处理的,微波附子,等等,规格越来越多。都是过去那个小作坊为了竞争的商业性的需要,与它的药效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而且有的人说盐附子就是为了“咸入肾”,有意的这样子做。不是,它加工不了,挖起来地里面太多了,它就是受四川人泡泡菜那种影响,把它放在那个大缸里面,就不会坏,慢慢地用一两年都可以,能够加工的时候再来加工也可以。它不是为了“咸入肾”才有意的搞这么一个药材的规格。
所有的附片,同样的使用,没有明显地差异,这是附片的药材的情况。附子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药,那天我讲大黄的时候说药之四维,其中有一个附子,附子就是我们温里药当中的一个重点药,也是中药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药物。
附子它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也是最特殊的,回阳救逆。回阳救逆就是对于亡阳证的一种治疗作用,或者一种治疗功效,这个简单地讲,就这么一句话。回阳救逆就是对于亡阳证的一种治疗作用。什么是亡阳证呢?
大家在《中医诊断学》里面实际上已经是学过了,就是一部分人由于长期的患病,久病,阳气不断地慢慢地耗伤,最后阳气衰败了,阳气损耗殆尽。一种是突然之间患急性病,比如说大吐大泻、大汗淋漓,阳随阴脱,都会出现这种亡阳证。
亡阳证它的临床表现最典型的就两个症状,一个四肢逆冷,一个脉细欲绝。“亡”在字义上,就有无的意思。我们去翻古代的字词书,“亡,无也”,好像没有了。就(是)说人的阳气已经耗散殆尽了,几乎没有阳气了,就是阳气欲绝的情况。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阳气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衰败了、欲绝了。因为肾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能够温煦形体,肾中的阳气为阳气的根本,能够使人保持应有的温度,温煦形体。
肾阳衰败就不能够温煦形体,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肢体的远端,四肢逆冷,比较轻的可能就是手指、脚趾。严重地可能上肢可以超过肘关节,下肢可以超过膝关节,最后可能全身都有比较冷的感觉。四肢逆冷,主要(是)肢体的远端,那是肾阳衰败的不能温煦形体的一个表现。心是主血脉的,心阳,心阳衰败,那不能鼓动血脉,所以血脉不正常,脉细欲绝。
所以它的基本病理就是心肾的阳气衰败,衰败到了严重的极点,几乎快没有的那种状态。这种就是中医学当中所谓的亡阳证,它可以出现在慢性虚衰当中,也可以急性病突然之间出现。因为大汗大吐大泻,甚至于大失血,这些都可能造成。
在这种情况下,附子就是中药里面认为能够“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因为它回阳救逆的作用最好,其他药物不可取代,虽然它有毒性,在临床上它能够明显地挽回将要亡失的阳气,这个时候也就是挽回了生命,它也是一个急救亡阳证的一个重要的药物。从古代到现在,尤其是在古代的医疗情况下,完全是依靠附子这一类为主的药来治疗,口服。
但是附子需要久煎,那患者有时危急了,煎煮很长的时间,还要慢慢地让它放凉,然后再来跟它喂服,耗费那个很长的时间,可能有时候就缓不济急,但没有办法,古代的医疗条件。在现在附子为主的有急救的制剂,比如说参附注射剂。一直到现在,尽管对于亡阳证,现在可以采取综合的急救措施,比如说大吐大泻、大汗淋漓、大出血引起的,现在输液、输血加上一些西药的应用,综合的一种救治,当然效果就提高了很多了。
但是附子回阳救逆的临床价值仍然存在,所以很多医院,如果出现了比较典型的亡阳证,在采用其他措施的同时,附子有关的注射剂,使用还是相当广泛的,能够收到明显地回阳救逆的效果,所以它是中药当中回阳救逆最重要的一个药,用于亡阳证。
附子
附子虽然是第一品的药。第一,单用,它的强度还显得不够,因为病证太重了,阳气虚衰到了极点;第二,它发挥挽回阳气有一个过程,它还比较缓慢,相对于像干姜这一类的药;第三,它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前人治疗亡阳证,不是单纯地用附子一味药,常常配伍干姜和甘草,这个就是张仲景的四逆汤。
附子和干姜、甘草配伍,一个就是降低附子的毒性,有减毒的(作用),它有相畏相杀的(关系),附子畏干姜,或者可以说附子畏甘草,甘草或者干姜杀附子毒,毒性减轻;第二,增效,又是一个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增强回阳救逆的效果,干姜也有回阳的作用,现代研究甘草也是能够增强附子在回阳救逆方面的作用;
另外,附子虽然回阳,但相对于干姜来说,作用发挥要迟缓一点,所以有的书上就说附子是性偏守的,我上一次讲过,干姜是走的,它很快的就会发挥回阳的作用,在初步有效的基础上,附子也开始有效了,所以可以使药力比较迅速,而(且)比较持续,迅速而持续,所以就达到这样的一些好处,它(有)多方面的优点,所以就配伍在一起。附子和干姜的配伍,尤其是增效和减毒这一点大家必须记住,这是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一个配伍。
临床上的亡阳证,有的不完全是单纯地阳气虚脱,而且元气也虚脱,所以临床上往往称为亡阳气脱。这个时候单纯地用附子来回阳,对于元气的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有时候加上人参。人参也可以和附子单独地配伍,就是参附汤,现在的注射剂,就是这个处方,参附注射剂,所以全国有好几个药厂都在生产,可以静脉给药,回阳救逆就来得很迅速了,剂型就适合于急救。
总的,附子回阳救逆就这么一个情况,大家就掌握这样一些内容,但是在临床上要真正用好不容易。前人说附子是一个最有用的药,也是一个最难用的药。最有用就是指的这种亡阳证、这种急重证,它都能够挽回生命,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又说它最难用,最难用因为它是一个急重证,又是有毒的,对于药物的用法、用量、配伍这些要求,医生都要非常准确,不然的话,稍有一点疏忽,有一点散失,可能就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又认为它是很难用的。随着我们同学们以后慢慢地临床经验的积累,肯定就会从难用变为易用,有个过程。但有用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那主要指的就是回阳救逆。
第二个,补火助阳。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具体是什么?我们不参加争论,学术上有争论,这个属于《中医学基础》里面,可能老师已经跟同学们讲了,命门在什么地方?以《中医学基础》里面讲的为准。
这个地方的补火呢?补命门之火。实际上命门之火就是指的人体的元阳,也就是肾阳。我们这里的补火助阳,就是补身体的元阳。所以对于全身的阳虚证,附子都可以用,所以在书上它的应用二,用于阳虚证,就是阳虚诸证。
阳虚证当中首先是肾阳虚。由于肾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肾阳虚就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附子一般都可以用。比如说肾阳虚,首先不能温煦形休,出现了畏寒身冷、腰膝冷痛。另外,比如说生长发育迟缓,出现了早衰;或者肾主水,肾阳虚了不能很好的主水,出现了水肿,或者小便清长、夜尿频多。
甚至于老年人还会出现遗尿;肾主生殖,肾阳虚了,生殖功能降低、性功能降低,等等;肾能够纳气,肾不纳气了以后,呼吸急促,出气多,进气少,这种虚喘;肾又能够温煦脾阳,脾肾阳虚的腹泻、久泻不止等等。其实附子都可以使用,但是最有效的最有用的,可能是在改善不能温煦形体方面的一些作用,可能比较肯定。
至于说在肾的其他方面阳虚造成的,附子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那可能很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也是补肾阳还需要分化,补肾阳以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但是从古代到现代的临床应用,凡是肾阳虚,不管它表现为什么症状,几乎都在广泛地使用附子,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比如说肾阳虚的水肿用,小便不利也在用。肾阳虚的小便清长、小便过多、夜尿频多也在用,它是一个对于肾阳虚应用非常广泛。我们今后讲补阳药,还要重点讲肾阳虚的表现,怎样配伍使用的药物(同用)?
另外,就是脾阳虚。脾阳虚,脘腹冷痛、便溏腹泻、食欲不振,它既能够脾肾双补。所以脾肾两虚的这种阳虚证可以用,单纯地脾阳虚为主的同样可以。脾阳虚,往往是由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往往要配伍补脾气的。比如说人参、白术这样的一些常用的补气健脾的药物,比如说附子理中汤,大致属于这一种主导思想,和人参这一类的药物。
另外,心阳虚。当然亡阳证里面已经有心阳虚了,一般比较轻的心阳虚,可以表现为比如说出现自汗或者心悸这样的一些轻的一些症状,或者胸痹疼痛有寒象,那附子可以用,和一些活血化瘀的,或者温心的肉桂或者桂枝这种配伍。那比如阳虚感冒,我上次讲麻黄附子细辛汤,也用附子补阳气。另外,卫阳不固,出现了自汗不止,那有名的芪附汤,和能够固表止汗的黄芪配伍在一起。总之,一句话,凡是有阳虚,附子几乎都可以使用,是一个虚寒证,(用)补火助阳。
肉桂
第三个,散寒止痛,这个就回到我们刚才讲概述当中,凡是笼统的说的散寒止痛,就意味着这个药既能温中,又能温经,有比较广泛地温里散寒,或者温里止痛的作用。对于附子,这里就是一个散寒止痛,那首先它能够温中,用于胃寒或者脾胃虚寒的。如果属于阳虚的它可以用,已经在补阳当中介绍了。不是阳虚的,是实证,比如说寒邪太过了,脘腹冷痛,附子照样可以使用。
除了温中以外,温经,那广泛地经脉受寒,出现的这些冷痛、头痛,附子能用。比较特殊的温经散寒里面,附子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所以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对于风湿寒痹兼有阳虚的,附子是一个很好的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所以这里的散寒止痛主要我们就把它反应在温中和温经方面。温经方面,其实与祛风湿可以适当地考虑,祛风湿它不如乌头,所以乌头放在祛风湿药里面,附子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有相类似的祛风湿的作用。
第三,它是里寒证,是实证。第二,(也)是里寒证,是虚证。所以前人说附子只要有寒,不论虚实,都可以使用。一个是虚寒证,一个寒实证。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证就是用来温补阳气。所以附子功效主要在三个方面,对应还是比较强,也容易记住。
附子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在用量,我们书上是3到15克。附子的用量在全国悬殊比较大,比如说在南方江南沿海的一些地方,一般用量都比较偏小,当地因为气候炎热,一般的人都容易受热,有的都容易比如说出汗这样的一些(情况),可能用附子都特别胆小、特别谨慎,尤其是气候炎热,容易受热,所以一般用几克的很常见。
但是在西南地区,附子的用量,很多临床医生对15克可能不能满足他的,所以用15克都是比较保守(的),附子用到30克是家常便饭,尤其在四川、云南。云南在五十年代有一个全国有名的把他称为“火神”的吴佩衡,吴老。吴老在处方当中用半斤附子的不是罕见的事,常有的事。
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久煎,如果附子用3、5克,不久煎,不炮制也容易中毒。如果量大,很大,煎它三五个小时,像那个吴老的,有的时候就叫上午煎到下午,有的晚上煎到第二天早上,那几百克的附子,它也没有什么毒性反应。关键是应不应该用那么多?实际上可能没有充分的应用,我这里讲不是提倡大家多用、重用,我们尤其是初学了以后,刚刚在临床,教科书上15克应该是比较大的量,应该以这个量为主。
在有经验了的情况下,如果觉得必要,那可以增加一点用量。有的时候,比如说作为汤剂,汤剂当中它的溶剂是有限的,有限的溶剂当中用的再多,它的溶解度的限额它的含量并不完全增加的。关于用量我们正确对待,有的用量过分地偏大,同样是不安全的,同时对药材也是一个浪费,但是过分地谨慎也会影响它的疗效。
附子是要久煎,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地多用一点,应当相当安全。它的温燥性,它不像姜甚至麻黄这一类,可能都还不那么厉害,所以在西南民间,冬天经常把附子作为一个食疗炖肉、炖羊肉,那个量用得比较大,但炖的时间长,那很多人没有明显地阳虚,用了以后,也没有怎样的温燥的这种不良反应。
附子应该说只要用得合理,安全度还是很高,关键就是久煎,久煎到没有一点麻味,这个和乌头是一样的,用法用量说一下。尽管它的配伍、炮制等等,都能够降低毒性,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加热煎煮。
所以附子作丸散剂,一定要谨慎。它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没有经过高热来水解。我曾经见到这样的一个附子中毒的,附子炖肉吃,吃了很多,没有任何反应,有那么一片附子,贴在锅上,水没有淹着,最后吃那片附子以后,马上就不舒服,先是发麻,后来就出现心脏的一些不良反应,心律失常这样的一些。
就是那一片,它没有水,干的,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个(附子中毒的)例子。也就说在有水的情况下充分地煎煮,对于它的解毒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附子作丸散剂,要特别小心。
另外,所谓燥热伤阴,助热,阴虚阳亢、孕妇不能用,就是这一章共有的,都不是特殊的。附子的所有的内容,按照我们教科书就这些。然后我们在200页,提到了附子是不是十八反的药?我们这个教材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在六版教材把它作为十八反。它怎么来的?因为原来的药典有一个乌头类的药都不能和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这些药(同用),提的乌头类,附子也是乌头类的。但是在古代本草文献里面,没有提到附子和这些药相反,现在相反有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也没有科学的依据,那个可能是一个推导、推论。
所以药典这样提了,我们也不能说药典不对,但是也觉得就直接把它写上去的话,依据不充分。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个客观地讲(法),药典认为是十八反。是不是真正应该纳入十八反?有待于研究,没有写在正文里面,同学们知道这种情况就可以了。
干姜
第二味药,干姜。干姜和前面解表药学的生姜来源于同一个植物、同一个入药的部位,都是它的根茎。但是我讲生姜的时候说了一下,它不完全是生姜晒干了就是干姜。从陶弘景开始,就认为生姜晒干了不是干姜,这个也是很多人多年没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什么原因呢?干姜和生姜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栽培品,田间管理有明显地差异。生姜在栽培的过程当中,三天两头不断地要培土,要把它掩埋住,因为生姜的药用的部位是根茎,它本身就属于茎,植物的茎,有趋光性,它要见阳光。有的森林里面见光不是很好的(树)长得又细又长,那就是它的趋光性使然,导致了这个(结果)。
生姜它茎也想见阳光,不断地培土它就使劲地长,越培土它就越长,所以我们到了秋夏天,看见很多地方那个所谓的子姜非常鲜嫩,有的那个根茎非常的长,把它作为疏菜,里面的纤维很少,很嫩、很脆,那就作生姜用比较好。
作干姜呢?在栽培的过程当中,不培土,直接把根茎暴露在土表,它已经见光了,它就不再拼命地长,它就使内在的成分不断地积累。所以生姜,因为它长得很快,内在的一些成分积累的不够,所以晒干了以后,非常轻。皱缩的,不能作干姜用。干姜因为它内在的成分很丰满,晒干了以后,基本上不怎么皱缩,体积也不怎么减少,质地非常沉重,主要就是它的栽培的方法、管理的方法不一样。
现代研究生姜和干姜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尤其是有的相同的成分,它的比例有差异,但是和功效的相关性,现在没有最终地解释。但是至少说明了,中药里面生姜和干姜作为两味不同的药使用,并不仅仅是有水分没有水分这么简单,是化学成分有明显地差异,功效也有明显地差异,有它相关的物质基础,就说一下它药材的问题。
干姜作为一个温里药,写的是温中,就不像附子,就写散寒止痛。因为干姜相对于很多温里药,它的止痛作用不是很突出,所以也回避了止痛,不说温中止痛,简单两个字也可以,就叫温中。
它主要作用的部位就在脾胃,凡是脾胃有寒的,不管寒实证或者虚寒证,也不管表现为疼痛、表现为胀满、表现为食欲降低、表现为消化不良、表现为腹泻、表现为恶心呕吐,都可以用。但是作相应的配伍,什么症状突出就配伍有针对性的,比如说恶心呕吐突出了,配伍止呕的药;疼痛突出了,配伍止痛作用强的药,作相应的这种配伍。
干姜的第一功效就是温中两个字。我们这里四个字,温中散寒,一般不说它止痛,也不笼统说它是温里散寒,或者散寒止痛。因为它部位在经络方面它可以用,不是它的特征,用得不多,没有那么多大的意义。这个我就是在讲概述当中笼统地称祛寒或者散寒止痛,和局限地称温中,区别就在这里。
但是里和中有时是相通的,古人没有这么明确地区别。古人在本草文献里面,有的温中、温里是一回事,但是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已经比较规范了。温里就比较广泛,温中就比较局限,就指的是中焦。这是关于干姜温中它的对应证,就是脾胃有寒的,不管虚或者实都用,虚,配伍的补虚的药。
第二个功效,回阳,或者回阳通脉,都可以。两个字就是回阳,四个字就是回阳通脉。没有哪一个书上说干姜也是写的回阳救逆,但是附子就是回阳救逆,但同样都是用于亡阳证,这是有深刻地原因。因为亡阳证两大主要的症状,我刚才讲附子的时候讲(了)。第一个,四肢逆冷。为什么四肢逆冷呢?肾阳衰败。
干姜不能作用于肾经,所以它没有增强肾中阳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对于四肢逆冷没有针对性,所以不称回阳救逆。干姜主要是归心,能够振奋心的阳气,它主要是改善脉细欲绝的这个症状,所以叫做回阳通脉,和它主要归心经的这种回阳作用联系起来,所以是有微妙的(区别)。
回阳救逆和回阳通脉。一个是作用于心,一个是心肾,都有很好的作用。尽管两个药是配伍在一起使用,这个需要说明的,所以用于亡阳证,作为附子的辅助药,四逆汤刚才讲(了),我们就不多讲了。
另外一个就是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引起的痰饮咳喘,类似于生姜,只不过温性比生姜强,在张仲景的一些方当中,苓甘五味姜辛汤里面治疗寒饮咳喘的汤很常用。所以干姜就这么三个方面(作用)。
学了干姜以后,可以和生姜作一个简单地对比。它和生姜相同的都能温中,但是干姜的温中的作用强于生姜,但是生姜长于止呕,干姜这方面不强,所以回避了。温中有强弱,止呕的程度有差异,干姜是不是完全不能止呕呢?不明显,所以少用,不如生姜,没有优势,实际上是回避的态度,不置可否的处理,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所以这是第一,温中。
第二,都能温肺,都能温肺化饮,也是干姜强于生姜。这两点是相似的,或者相同的。不同的,生姜能够发散风寒,常常用于风寒表证,而干姜能够回阳通脉,常常用于亡阳证,作为一个辅助药。所以生姜和干姜的比较是很容易的,内容也比较简单,这是关于干姜的内容。
肉桂
第三个药,肉桂。(肉桂)和解表药的第二味药桂枝(来自)同一种植物。桂枝是用的当年生的嫩枝,肉桂主要是用的干皮,树干的。另外比较粗的枝皮,也可以剥下来。树干比较大的靠近地的那一些部位剥下来,往往就把它压成平板状,所以在商品药材当中,我们把它叫做板桂。那一般是比较大的树干,靠近地的那一部分。
中间的那个比较直的那树干,往往把它树皮剥下来以后,放在一个特制的模型里边,把它压制成形,什么形状呢?两边有一点卷曲,中间有一点点凹陷,这样的就所谓的是这种企边桂。那个企,企鹅的那个企,企边桂。两边好像削掉了一部分,企边的,两侧有点弯曲,中间有点凹陷。
树枝剥的皮就让它自然卷曲,自然卷曲就是筒状,所以有的叫筒桂,现在又叫桂通,或者桂尔通,有的药材,商人又把它叫做官桂。所以官桂、桂通、桂尔通、筒桂,都是树枝的皮,主要就这么一些商品的规格。最好的是企边桂,企边桂最好的又是越南的清化桂,比我们国产的广西的质量更好一些。
肉桂去掉了表面的栓皮,把它刮掉,那就叫桂心。桂心并不是那肉桂把皮剥掉了,只用木质部,那不对的,桂心是指的肉桂去掉了栓皮。这是我们书上因为涉及到了,概述部分企边桂、板桂、桂通就是我讲的三种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管什么桂刮掉了栓皮,都可以叫做桂心。
肉桂的第一个功效也是补火助阳,类似于附子,通过补命门之火,用于温助全身的阳气,所以它也是用于阳虚诸证,不管肾阳虚、心阳虚,或者脾阳虚、脾肾阳虚、心脾阳虚,或者心肾阳虚,什么阳虚证都可以和相应的药物配伍,而且常常和附子相须为用。
但是附子和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因为它来源完全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同学们要问附子和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有什么区别?我现在只能告诉大家一点,就是说心肾阳气衰败的时候要回阳救逆,附子有明显地作用,而肉桂没有明显地作用。
所以一般的亡阳证用附子,很少用肉桂,即使用也是一个辅助的药,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一点。至于说比如说治疗普通的肾阳虚,比如说兴奋性功能谁的作用好?改善肾不能主水的状况谁的作用好?促进生长发育、温煦形体附子好或者肉桂好?我现在不能准确地告诉大家。也就是说在补火助阳还可以分化,我们现在分化不够,这是中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以为什么我说中药现代的核心也是功效,它是《中药学》的一个生长点,基本理论的发展很难,那应用最多,多治了一种病,少治了一种病,没有实际的意义,关键在功效。尤其是像这一类的功效的分化,是《中药学》我们要重点关注的。要回答大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在我们目前的书上,还有一个说法。就说肉桂长于引火归原,而附子没有提,所以也是给很多同学这么一个印象,好像在比较这两个药补火助阳的时候,也是说肉桂能够引火归原,附子不能。
什么叫引火归原呢?就是对于肾阳虚而引起了虚阳上泛,出现的一种真寒假热的这种病证的一种补阳作用,患者本身是阳虚证,但是它出现了一些假热的现象,好像虚火上浮了,用了肉桂以后,改善了这些症状,比如说烦躁、面红,有的口渴又不想喝水。总之它是个真寒证,所以尤其是五版教材比较强调,就说肉桂引火归原。
但是我们如果说稍稍留心古代的文献,认为肉桂可以引火归原的是清代初年的郭佩兰的《本草汇》最早提出来,肉桂可以引火归原,但是比《本草汇》早的更有名的张景岳的《本草正》提出了附子“大能引火归原”,不是一般地引火归原,“大能引火归原”,张景岳的观点。其实在临床上,这种真寒假热,附子也有很好的作用,它同样是引火归原的药。
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书上,就把引火归原回避了,其实两个药同样的,不是它们的区别。谁引火归原更好?还很难讲。按照张景岳的观点,附子比肉桂还好。张景岳是很善用附子的,温补派的有名的代表人,所以我认为张景岳的说法是很有实践基础的,所以我们就不再比较它了。所以在补火助阳方面就是相须为用,经常用。不同的就是亡阳证,一个用得多,很重要;一个用得少,很次要。就这么一点点。
第二个,散寒止痛,包括了温中,当然温中里面就有脾阳虚。如果不是阳虚证,是一般的寒实证,肉桂也是能用的。在散寒止痛方面,这两个药主要的区别,附子能够表现出祛风湿,所以风湿痹证比较常用。肉桂和桂枝一样,长于入血分,能够温通血脉,所以很多寒凝血瘀的方当中,不但用桂枝,也用肉桂,而且肉桂的温通经脉的作用、温通血脉的作用,还强于桂枝。很多治疗寒凝血瘀的方当中用的是肉桂。
我们书上在后面还谈到了肉桂可以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凡是在补气血的方当中,适当地加一点,有利于补虚药“阳生阴长”,或者有利于补血,它长于入血分,这个都是附子不如肉桂的,但是最终是它入血分。
桂枝
肉桂和附子要比较的话,相同的都能补火助阳,相须为用,附子能够回阳救逆,肉桂比较次要。二,都能够散寒止痛,用于各种受寒的疼痛证,广泛地使用,但是附子能够祛风湿止痛,肉桂长于入血分,寒凝血瘀或者一些补气血的药当中加上一点,都是用的这个特征。此外,附子回阳救逆。亡阳证(用于)这样子基本上就把它们的异同比较了。
另外,用法上,也是截然不同。附子需要久煎,肉桂不能久煎,甚至不入汤剂,因为它是芳香化性的,挥发的。在使用注意当中强调了肉桂和桂枝一样,入血分,所以有出血倾向的,容易动血,尤其要注意;另外,在十九畏当中提到的官桂,也就是我们这里的肉桂。肉桂和附子(是)需要比较的两个很重要的药物。至于肉桂的药材在202页的药材参考资料的二,还有详细地说明,这个自己看了,就知道前面的那些别名是怎么一回事?
下面第四味药,吴茱萸。这个(吴茱萸)是一个芸香科的植物,古时候单纯叫茱萸。比如说我们学那个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那茱萸就是指的这个。因为中药里面有不同的茱萸,比如今后学的山茱萸,那(是)完全不同的药;另外还有一种食茱萸,饮食的食,食茱萸,樗叶花椒,不常用,它有多种茱萸。这个是类似于花椒一样的芸香科的成熟的果实。因为主要产在江浙一带,所以和产地联系起来,古代就称为吴茱萸。
这个药作为一个温里药,也是散寒止痛,所以它包括了温中,也包括了温经。它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所以有些痛经的方这些都用,用它来温肝经经脉,比如张仲景的温经汤、吴茱萸汤等等。它可以温经,也可以温中。凡是胃寒或者脾胃有寒的病证,都可以广泛地使用,这符合我们前边统一讲的。
另外,它又有止呕的作用。本身它是一个温中的药,又能止呕,所以和前面生姜一样,最适合于胃寒呕吐,但是止呕又是独立的,它可以去性存用,所以吴茱萸常常又和一些清胃热的药,比如说黄连配伍,胃热呕吐或者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左金丸就是一个代表的方,不但用于中焦有热的呕吐,也可以用于中焦有热的疼痛,左金丸就是这样一个方。
另外,它是苦燥的药,苦燥的药能够燥湿。吴茱萸的燥湿主要就是用于泄泻,腹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四神丸。四神丸是脾肾阳虚,脾肾阳虚的病理基础导致了腹泻,(第)一个是阳虚;(第)二个有寒,阳虚生内寒;第三个,湿浊内盛。那么要治疗这样的阳虚的腹泻,(第)一个要补阳,(第)二个要散寒止痛,第三个要燥湿。吴茱萸在里面主要是散寒燥湿的。
我们有的书上说吴茱萸能够补阳或者助阳,四神丸用于脾肾阳虚的腹泻整个方能够助阳,但是里面主要是补骨脂,与吴茱萸没有关系。至于止泻,主要是通过燥湿,缓和了腹泻,四神丸止泻的是肉豆蔻和五味子才是收敛性的,吴茱萸不是收敛性的,所以吴茱萸的燥湿止泻的功效重点在燥湿,而不在止泻,所以止泻两个字可以删掉,而燥湿两个字是不可缺少的。
吴茱萸
因为它在方里面是针对的寒湿,它温中燥湿,有利于缓解腹泻,但与助阳无关,助阳是补骨脂的,所以今后学四神丸就知道这种情况。我们经常把复方和单味药混淆了,有的就说它是一个助阳止泻(药),有的单说它就说止泻,这都没有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就是燥湿两个字,五版教材最规范,只有这两个字,这个是对于吴茱萸的功用的情况。
吴茱萸有一定的毒性,毒性就用多了不但头晕,而且出现视觉障碍,看不清楚东西。但是很容易恢复,停药以后很短的时间就消除了,所以提醒吴茱萸的用量不要太大,大了不但它动火,而且李时珍说的“伤目”,也就是要影响视力,看东西的时候不清楚,还有其他的一些精神症状,或者引起错觉这样的一些,所以注意它有一定的毒性。(吴茱萸)和附子这两味药是这一章里面有毒的药物。
这里我们就把这一章要求掌握的最重要的四味药(讲完了)。这四味药当中附子可以和肉桂比较,干姜可以和生姜比较,肉桂可以和桂枝比较。肉桂和桂枝比较,其实温阳都是一样的,一个强,一个弱,桂枝弱一些,肉桂强一些;都能温经散寒,也是肉桂强一点,桂枝弱一点。不同的一点,就是桂枝是个解表药,肉桂没有,根据现在的书记载,所以很容易比较。
剩下来的就比较次要了,我们下午再介绍。今天就介绍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