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第三十一讲 | 中医学中的医道与天道

文 / 宝安中医药基金会
2020-12-26 18:19


主讲人:陈广源 博士

深圳市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深圳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中医学中的医道与天道、地道、人道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中医学之所以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历经磨难而不泯灭,历难弥坚;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而青春焕发、历久弥新;这是因为,它不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正确的思想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长期以来不仅重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还更加重视理论的思维。

如果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术”,那么,我们的祖先就不仅仅是重视“术”的积累和改进,还更加重视“道”的完善和进步。我们的祖先在实践的积累和不断的辩证思维的进步中,早就体会到,医学绝对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它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它又是和世间万物,和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紧密相连的。所以,中医学的医道是和天道、地道、人道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

第三十一讲 中医学中的医道与天道

《易经·系辞》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里讲了三道:天道、地道和人道。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地道看成是天道的一部分。

这里没有讲医道。

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认为“治人”和“治国”是同理的,而且是同等重要的。范仲淹给了医道以崇高的地位。其实,“治国”是偏重人的社会属性,而“治人”是偏重人的生物属性;从根本上说,都是在治人。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治病、治人的范畴,谈的是天地、人和医。

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早就把天道、地道和人道融为了一体。医道,作为一条红线,把天、地、人贯穿在一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理论的“天人合一”的学说。

医者必须懂人道、天道和地道。

中医治病讲究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时者,春夏秋冬、子丑寅卯;地者,东西南北、高山平地;人者,男女老幼、壮盛羸弱。这就体现了医道里面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的思想。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为了阐述的方便,我们权且把天道、地道、人道分开来谈,分别讲医道中的天道,医道中的地道,医道中的人道。

先讲医道中的天道。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又曰:“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又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上面几段内经的经文,实际上说的是宇宙、天地是无限的,是无穷的。世间的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鱼虫,当然也包括人类,都是宇宙和天地的产物。

读者诸君,我们这里再联系前面所谈到的女娲造人的神话,是不是更加有趣呢?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帝曰:“有期乎? ”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这就明确地指出,“不生不化”的静止期是相对的,而“升降出入、动而不已”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的生长化收藏,人体的生长壮老,就是在这个“绝对的升降出入”和“相对的不生不化”的矛盾中运动和进行的。

这就是说,宇宙、天地、世间万物,当然包括人、人体,不动不行,而只是绝对的“动”,也不行,还必须有相对的“静”,这就是说,要有一个动态的平衡。所以,《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当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的时候,《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指出,我们的医者要“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医道里固然有天道,但总的来说,医道还是受着天道的指挥和控制的。

一年四季的变化,一日四时的不同,对疾病的发生和演变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冬春多流感之类的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多痢、泻之类的胃肠道传染病。在季节交替之时,更是有多种传染病流行。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概述了春夏秋冬四季在养生和治疗上的不同侧重点。而且,进一步指出,这是“从阴阳则生,逆之者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还进一步把它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自从我们用公历纪元之后,许多人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淡忘了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传统历法,这是非常错误的。中国传统历法,不仅对农业生产,还对我们的生活起居,对我们的养生保健、对中医的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实,民间对传统历法倒是非常重视的。

比如二十四节气。举例而言,广东民间有句话:“冬至大过年”。把冬至看得比过年还“大”,还重要。的确,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因为它在一年中是一个寒温交替、阴阳交替的重要节点。与之相对应的是夏至。传统文化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物极必反,阴阳互抱。与“二至”同等重要的还有“两分”,即春分和秋分。此外,还有“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节令。这些节令都与我们的养生保健有关,与中医的治疗用药有关。

我们在上章谈到“气血”的时候,讲到要善养“浩然之气”,养自己的“正气”。讲到养正气,就讲到了“气节”。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以气持节”,谨守做人的底线。我们这里又谈到“节气”,这是“以节制气”。我们所生活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必须顺应它,不能“逆节而动”,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尊重规律,顺势而为。

一个是“气节”,以气持节,以气护节,以气守节;一个是“节气”,以节调气,以节治气,以节养气;二者形似对立,实是统一的。这里面有大学问。

这些,都为中医因时养生保健和治病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养生;再细一点,一日昼夜养生,乃至一天当中用药服药的最佳时间和方法;还有,选择最佳的时间节点配合最佳的穴位和经络,使用最佳的针灸手法,也就是子午流注经络疗法。这些,都是中医理论“因时而异”的具体体现。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黄帝内经·灵枢·顺气篇》又曰:“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讲的是正邪在昼夜之间的此长彼消,中医的保健和治疗都会遵循和利用这个规律。

这些年来,西医的“时间疗法”一度盛行。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的理论已经涉及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