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是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脑袋胀痛、中风前后的方子
头晕眼花耳鸣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心、肝、脾、肾都可以导致。心失滋养,心火上炎,心肾不交就会出现心烦,心悸,头目昏花,失眠,耳聋耳鸣,比如我们之前讲的酸枣仁汤,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肝火上炎,也会导致头晕,视物旋转,头部眼睛胀痛等;脾虚湿困,湿浊上泛也会出现头痛、头晕,比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虚日久,累及心脏,心脾两虚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头晕;肾虚,脑髓失养,会出现,腰膝酸软,全身乏力,脑袋空空的,耳鸣耳聋,头痛,比如六味地黄丸。
酸枣仁汤:
磁朱丸:
这些头晕中,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最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讲个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眩晕的方子,镇肝熄风汤。它不止是治头晕这么简单,我们细看。
镇肝熄风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由怀牛膝,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白芍,玄参,麦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甘草组成。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作用。
其中怀牛膝重用,是主药,能引血下行,使阳不上亢,又能滋补肝阴、肾阴,是个治本的药。
代赭石降胃镇肝下气的药,平时常用在嗳气、呃逆的情况,可以把上冲的气降下去,这边取它这种特性,把被肝阳上亢带上头的气血降下来。
龙骨是古代动物的骨头化石,质重,能潜上亢的阳气,心阳、肝阳都可以,心火上炎的失眠时也经常用。
龟板是个滋阴的药,尤其是肝肾之阴,阴补起来了,阳就不会这么旺了,在左归饮、左归丸中有用。
芍药是个柔肝的药,是肝脏不那么刚强,有利于上亢的肝阳回反。
玄参、天冬起到的是养阴清热的作用。
人有很敏感的,用药最主要的是不要伤了身体。这肝是将军之官,就是一个容易不开心,容易生气的脏腑,喜欢心情舒畅,不喜欢抑郁。
你如果把上亢的肝阳降下来了,还是跑到肝脏里面,没去疏导它,一段时间或者说过几天它憋不住,又往上跑了,症状又一样了。
所以在一堆潜阳药中药加入疏通肝脏的药,把里面的内火给引导出去。加上茵陈取其初春少阳升发之气,能清肝热而舒肝郁;加上生麦芽舒肝气,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加上川楝子疏肝理气,还能清泄肝阳;加上甘草甘缓柔肝,调和诸药,与麦芽相配,健中和胃,减少金石类药物伤胃。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镇肝熄风汤是治疗肝阳上亢的方子,具体用在什么时候呢?
镇肝息风汤主治的是类中风的情况。中风我们知道,就是经脉堵了,堵在脸上就是面瘫,堵在脑袋出现偏瘫,半身不遂,而这个治疗的就是类似中风一类的疾病。可以是有中风,只是症状轻微,或者中风前兆,或者是中风情况的伴随症状。比如眩晕,也就是头晕还有看东西天旋地转的,眼睛胀胀的,耳朵嗡嗡响,脑袋感觉热痛,心中烦闷,脸看起来红红的,像喝醉酒一样,有时还容易嗳气,或者有点小中风的症状,感觉手脚出现麻木,更没力气,不太听使唤,嘴角出现歪斜;严重一点就会出现眩晕突然晕倒,过了一会才醒;醒了有些是可以正常,有些会出现一些后遗症;整体的脉象脉象一般表现为弦长有力。
肝阳上亢于头部,气血都耕者往上冲,所以出现头目眩晕,脑中热痛,目胀耳鸣,面色如醉。
肝肾阴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所以出现心中烦闷,其实也是有点心火旺的表现。
肝阳上升太过,胃气也跟着往上冲,所以会有嗳气出现。
风阳上跃得比较急,全身气血跟着快速往上冲到脑,就会把脑子给冲蒙了,出现晕倒,昏不知人,等气血会降后,人就醒过来了。有点像现在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就是血管突然被堵了一下,一部分脑子缺血缺氧,晕倒了,等血液一通畅,人就醒来了。
如果上亢的肝阳带着痰一起走,堵在经络了,就会出现肢体不利,口眼歪斜,甚则出现肢体痿废,半身不遂等中风症状。
脉象弦长有力,是肝阳亢盛的表现。
运用这个方的时候,要好好辨别,辨得好可以救人一命,无论中风前后,如辨证为阴亏阳亢,肝风内动者,均可应用。辨证的要点是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
用的时候,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若心中热得比较厉害,可以加生石膏以清热。
痰比较多者,加胆南星以清热化痰。
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山萸肉以补益肝肾。
大便稀的,可以去龟板、代赭石,加上赤石脂来实大便。
若血压过高,头脑胀痛,目胀酸痛者,可加夏枯草、苦丁茶、钩藤、菊花等以清肝热。
现代常用于高血压病、脑卒中、血管性头痛、脑动脉硬化、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呃逆、脑震荡综合征、癔病性晕厥、神经官能症、倒经、绝经期综合征、高血压肾病、急性肾炎等属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
文末送上方歌一首。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牡蛎赭茵供,麦龟膝草龙川楝,肝风内动有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