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伤寒论》·9-13条
第9条,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这是对太阳病一般规律的总结。巳时到未时,就是上午10时到下午14时,这时阳气最盛,有利于驱邪于体外,太阳病要好就在这个时候。这是根据人体十二正经气血循行规律来说的,符合人体的生命节律。但也有注家不同意这种观点,胡希恕先生就说“这个东西这个靠不住”,但郝万山先生及针灸学对此非常重视,专门有一章讲疾病的时间节律,可以参考。
第10条,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这个风家就指的太阳中风者。表已经解了,还有些余证,身上有些酸痛,这不用吃药了,一般说来大概十二天左右就可以好了,这都是就一般规律。
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一条讲的并不是太阳病,而是对各类疾病特殊现象的概括。是让人区别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人们常说,中医看病首辨阴阳,但有时确实不容易辨。有些病就是这样的,看着外边是热,而里是真寒。如少阴病、白血病晚期常出现这种情况,体温持续高热不退,但他要盖厚被子,给他喝水他不敢喝凉的,是内有真寒。这时看舌苔也应该是焦黄焦黑的,需要用大剂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也有的看着外边是寒,而里是真热。手足厥冷,但他不欲近衣,不让盖被子,还要喝凉水,这是外有假寒里有真热,要用白虎汤来治,青龙汤证也有这种情况。这叫厥深则热深,手脚都凉,可他烦渴欲饮,不愿衣被,正是大热。吃了白虎汤、大青龙汤他这个厥逆就好了。
上述这两种情况都是大病重病常见的情况,像四逆汤证就有这个情形,通脉四逆汤也有。里头极度虚寒,外边反不恶寒,有时候脸还发红。这像是外边有热的,其实一点热也没有,是里头的大寒把人身上的一点虚热隔到外头来了,人们常说的阴格阳、戴阳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作为大夫不能够只就表面上看,要四诊合参仔细辨证,否则就可能把人治死。
前面十一条都是讲的太阳病概论,最后一条专门讲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则是对全书讲的,非常重要。从第十圩条起,开始讲太阳病的具体诊治方法。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而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条是承接太阳中风那一条讲的。太阳中风在前面讲了一个概要,这里讲太阳中风的详细证候和治疗方法。
“阳浮而阴弱”,是指脉说的。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就是浮于外而弱于内,也就是浮弱脉。这种脉是轻取即得,是浮脉,但再使劲一按不禁按,弱,软弱无力。
张仲景说脉,有的指上下尺寸说的。上(寸)为阳,下(关和尺)为阴。也有的是指浮沉说的,就是外为阳,内为阴。这一节说的“阳浮阴弱”,就是外和内。脉是浮出在外,但不禁按,软弱无力。这个弱脉是同弦脉对比来说的。就像琴弦上紧了,一按上下端直,这叫做弦。弦上得不紧,拿手一按,软弱无力,这个叫做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阳浮之脉为有热之应,发热脉就浮。阴弱之脉是汗出之应,由于汗出,津液损失脉就弱。脉与证是相对应的。
“啬啬恶寒”,这个啬,就是嗦,嗦嗦的意思。冷了,人就拘蜷。嗦嗦然而恶寒,是形容恶寒这个状貌。
淅淅恶风,淅淅这两个字,本来是风的声音。也有的说这个淅是指淘米的水,叫做淅。所以当水讲也行,当风声讲也行。但这一段应该当风声讲,本来没有风,因太阳中风汗出,总感觉有微风淅淅然来袭。
“翕翕发热”,这个“翕”,一个“合”字,下面一个“羽”字,就是合而不开的意思。这个翕当合,当闭讲。“翕翕发热”就是表证的热弥漫全身,合而不开,感觉闷热。所以才有鼻鸣干呕这种证,鼻子不通气,声音发闷。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这个表证的关键就是气不得旁达。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皮肤透气,其实也是透气的,它也往外排出废物,也通透气息。这个表证就是不透,气不得旁达就往上壅,逆于上,就鼻鸣干呕,这都是气往上壅的一种反应。这一节说的是太阳中风的证候,比以前说的太阳中风的证候详细多了。怎么治疗呢?当解肌发汗,桂枝汤主之。主之,是非常明确肯定的意思,就是只能用桂枝汤来主治这种病。书中还有许多地方说“宜”桂枝汤、“可与”桂枝汤、“当与”桂枝汤,就是商量的口气,属于或然选项。张仲景用词非常严谨,一字之差意思大为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桂枝汤方是《伤寒论》第一方,是应用最广泛的经方,也是争义最集中的方子,需要认真分析。
这个方子只有五味药。桂枝三两,原文有去皮二字,现在用不要去皮。桂枝有点发汗作用,就依赖这层皮,这层皮有一种挥发油成份,不用去掉。芍药也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也是三两,都要切成片。大枣 12 枚,把它掰开。
这里的三两,是汉代计量单位,当时是十六两一斤。根据出土文物测量,当时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0克,一两相当于15.625克。但在医疗实践中,人们对药物剂量的掌握有很大差别。东北一般用量较重,把汉制一两折合为5克,华北一带一般折合为3克(1钱),东南沿海有的医生甚至折合为1克。涂华新则坚持原方原量,即一两折合为15.625克。但在实际运用中,许多人更把一剂三服的药按一服一剂折算,这样就与原方原量相差甚远了。比如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都按9克开,但同样是三服,每服只有3克。由于药量不足往往治不好病,把中医搞成了慢郎中。因此,我们在学习《伤寒论》时,还是要坚持原方原量,再根据所处地域的气侯条件、病情轻重和患者身体状况酌情增减。
根据桂枝汤这个方剂的组成,我们要分析它为什么能治太阳中风。《黄帝内经》有个《评热病论》,这是《素问》里的。《评热病论》上说“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就是说,人之所以出汗,就由于饮食的谷气。古人说的“谷”就是五谷的谷。谷得在胃里经过消化之后,变成养人的精气,之后才能为汗。用现在的生理学解释,就是说饮食经过消化,血管吸收进来的营养成分供给周身。这种营养成分那,被人吸收就叫作精气。
《评热病论》中,阴阳交这一节讲了汗,因为阴阳交它才出汗。第二节又说“夫邪气交争于骨肉”,这个邪就是外邪。与“气”,就是精气,“交争于骨肉“。这个骨肉就是说的体表。体表是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是外在的躯壳。所谓“交争于骨肉”,就是正与邪在体表这一块儿斗争。太阳病的时候,就是人身上的正与邪发生斗争。患病的肌体要通过斗争发热出汗把病邪驱除体外。交争的结果是出汗,出汗就是“精胜也”,就是精气胜了,精气胜了邪就解了。
但是精要取胜,这个人就要能吃东西,胃气一定要旺盛,胃气旺盛人能吃东西,“当能食”。邪解除了,“不复热也”。说明机体的机能完全胜利了。但“阴阳交”不是这样的。“而复热者”,还是发烧,邪盛也。如果再不能吃,“不能食者筋骨疲也”,精气来源就断绝了,邪留在人的体内,那样的人活不成了,“其寿可立而倾也”。
桂枝汤证不是阴阳交,还能吃,没到那个程度,但也是汗出而复热呀。他也是汗出,一般汗出就不应该有热,这个汗出而还有热,说明精气不足,打了败仗,不足以驱邪。但胃还不衰,还能吃,所以不到阴阳交,只是精气不足以驱邪。
怎么治疗呢?必须要促进胃气,增强精气,再有汗病就能解了。桂枝汤发汗,主要在桂枝和生姜这两味药,都是辛温药,这两味药合起来足以使人发汗的。桂枝主要治气上冲,后面讲奔豚气就用桂枝加桂汤。生姜治呕逆。这两个药,一个治气冲,一个治呕逆,都有下达之性,而升发的力量不强。这两个药合到一起,固然能使人出汗,但是不至于大出汗。凡是大出汗的药都是往上升发的力量非常强,如大葱往上升发的力量就强,所以容易出大汗,麻黄也是,这个药非常的轻,往上升发的力量非常的强。
太阳病要汗出,全是从上体部,所以越升发的药使汗越容易出。什么取这两个药呢?因为 “阳浮而阴弱”,就是津液有所损伤了,再大发汗,那更损伤津液,所以不要大发汗。所以取这么两个发汗的药,而不用麻黄。另外这两个药都有健胃作用。桂枝是挥发性的药,辛,有点甘,刺激胃,也能健胃。生姜也健胃,古人食不离姜,就是起健胃作用的。同时配合甘草、大枣,都是纯甘之品,甜药。甜能补脾,补脾就是健胃。所以桂枝生姜,再配合甘草大枣,就有补益胃气的作用。同时这四个甘温药搁到一起又怕出汗出多了。中风病,已经丧失人的体液了,再出多汗,人就虚了,这可不行,所以加芍药。芍药《本经》上说它是味苦,微寒。桂枝生姜辛辣,用苦以制辛,使辛散的力量受限制。同时苦微寒的药配甜药还养液。一个药的应用两方面照顾,一方面制桂姜之辛,一方面又助甘草大枣甘药以养液。这样五味药搁起,既是发汗、解热,同时又是安中建胃养液。这对于由于精气虚,力不足以驱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这个正好。亢进卫气,增强精气,这样就使邪不得以伏留于肌肉,这叫解肌,这才能解除疾病。所以说才说桂枝汤“主之”。
再来看看这个药的煎服法:搁七升水,微火慢煎,煎取三升,分三次服。汉代的一升相当于现在20毫升。而且吃完药,要服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喝稀粥也是为了增强精气。有甘温的药来鼓舞胃气,再喝点稀粥,精气才能盛,才足出汗以驱邪。“温覆令一时许”,就是要盖一盖,不盖也不会发汗的。 “温覆”就是多盖点,差不多“一时许”,就是现在的俩钟头。“遍身漐漐”,“漐漐”就是微汗。“微似有汗者益佳”,微似有汗,身上潮乎如何的最好。“不可令如水流漓”,大汗亡阳,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因为发汗伤人津液的,如果吃一服,汗出,病也好了,那剩下的药就不要吃了,“不必尽剂”。假若头一回药吃下去,不出汗,“更服,依前法”。“更服”,还无汗, “后服小促其间”。就是要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半日许”, “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如果病比较重,白天晚上连着吃。”周时观之“,就是24 小时,古人就是 12 个时辰,好好观察。“服一剂尽”,病没完全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如果汗还不出,可以吃两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是一般服药应该忌口的地方,尤其是五辛、生冷,与吃药是有妨碍的。桂枝汤不是发大汗,要吃辣的东西,配合这个药要发大汗了。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吃了加重胃的负担,不但不能出汗,还能引邪入里。所以该忌口的还是要忌口。
为什么这一段要讲这么详细?因为现在有些人把桂枝汤说的特别可怕,说它大辛大热,“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其实它非常平稳,不会发大汗的,是发汗之中养胃增津液的药,不伤人,所以这个药最平稳不过了。所以张仲景告诉你,吃了不发汗再吃,不发汗再吃,就是发汗病没完全好也可以再吃。现在有个陋习,边桂枝汤都不敢用。陈修园那时候就有过这个情形。陈修园是福建人,那是南方,就怕桂枝。陈修园用过之后,大家一看用桂枝挺好,后来那个地方后来也用到四钱五钱。这是头一节,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寒恶风,但不一定干呕。这种太阳中风证只能用桂枝汤。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和上头差不多。为什么重复?张仲景是有用意。他还怕你认为桂枝汤只能用于治中风,他在这里强调,只要是太阳病,就是表证,只要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就用桂枝汤,而不必管他是不是中风。重复一下就是怕你囿于前一条太阳中风,认为必须是中风才能用。这就是中医辩证的精神。桂枝汤的应用就是在表证的时候,只要有发热汗出恶风证,这个时候用就没有错。但是许多人对这条还没注意,认为桂枝汤是散风邪的,要不是风就不能用,这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