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感觉嘴里很苦?中医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教您如何摆脱口苦

文 / 健康长道
2020-11-10 09:29

“孙医生!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感觉嘴巴里面很苦,就算是我喝了水,吃了糖,依然感觉很苦!”这是门诊经常听到的抱怨声,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嘴巴很苦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味觉是通过舌部的味觉神经感受到各种刺激而获得信号后到达大脑后的反应,但是这些人也没有吃很苦的食物,为什么会感觉到嘴巴里面很苦呢?难道是感觉神经出现了问题吗?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我也不去深入探讨,今天我从中医的角度去探讨口苦的原因及摆脱方法,我想对于很多人还是有用的。

中医里面的很多词汇会让很多人反感,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不科学,我想古代有古代的语言,现代社会的确相对于古代发达,但是现在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去概括形容这么一个概念。所以为了更容易让读者明白我在说什么,讲之前我先引入少阳的概念。

少阳,顾名思义就是比较小的阳,古代形容是少阳就像是初生的太阳,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用现代语言形容的话就是后劲很足,是个潜力股。但是现在还处在一个生长的过程中,所以这阳不是非常强势,是在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中的状态,那么在除了少阳之外还有两个词汇,一个是太阳,一个阳明,太阳是指范围比较广,相当于人体最外层的防御系统,阳明是指能量很强,相当于人体内层的能量系统。而少阳是处在这个两个阳之间,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开关,在关键时候能起到一个开闭的作用,使得人体的阳气能够正常的流动。

所以少阳就相当于控制开关,也相当于一个枢纽,一旦这个开关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人体阳气不能顺利流通,而出现阻滞的后果,一旦阻滞,那么就可能出现不该热的地方太热,不该冷的地方太冷,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等等之类的后果。

口苦是人的一个自觉体会,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至少可以限定成为一个大脑感知到人体所受刺激的一个信号,那么这信号的直接来源可能就是口腔的舌苔,但是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大脑感知到的信号就一定是这个部位的问题吗?有相关研究表明,大脑感知的信号可能是一个模糊的模拟信号,他对区域的定位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就像是人体的心脏出现了问题按照我们的判断会出现胸口的疼痛,但是有部分人会出现肩膀,甚至牙齿疼痛,这就说明人体神经系统是非常复杂的。

同样对于口苦的感受可能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人体的舌苔没有感知到有苦味的东西,但是大脑的信号接收到了这样类似的信号,说明神经系统的感知有重合,而中医在上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发现少阳失常的状态就会出现口苦的症状,而少阳失常的情况会有一系列伴随的临床症状,正好可以用中医的理论去解释。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总结对等关系,即口苦是跟少阳有关,而少阳出现了问题,那么人体就会出现口苦。

我们知道了口苦的原因跟少阳有关,那么就为了解决口苦就可以从少阳这个入手,少阳常常代表人体的肝胆,身体的侧面,胸胁等等,要去掉口苦就要将这些部位的问题给解决掉。临床上大家可以去观察肝胆有问题的病人,比如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问问他们是不是有口苦,可以说百分之八九十的患者都是有口苦的,所以为了解决这口苦,把人体的肝胆问题给解决掉就是首选了,而苦往往跟火是有关的,按照中医的五行理论,这个火跟苦是直接相关的,那有些人会说火有很多类型,比如胃火,心火等等,为何就是口苦一定被局限到了肝胆的火了呢?其实口苦最关键是在于胆火,古代人很聪明,呕吐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吐出胆汁,胆汁是什么味道的?非常苦吧?所以这种具体的临床观察结果被引用到理论当中去,这就是后期我们所认为的口苦就是胆火旺的表现。

为了解决口苦就必须泻胆火,这个火您用什么黄连等等是没有用的,必须得用能清胆火的药物,比如黄芩,柴胡,梅花等等带有疏肝理气的药,仅仅是清火是没用,还需要疏肝,所以口很苦认为上火了吃点清火的药有效吗?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持久,一定要加上疏肝的药物,只有让着火清了,肝胆的郁闷状态给疏泄了,那才能把口苦的问题真正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