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对的妙用
黄芪
清代吴中医家徐洄溪曰:“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这几乎是探究中药药性的一个传统法则,为历代医家所沿袭运用。
黄芪,古名黄耆,“耆,长也,本品色黄,为补气之长,故名。”在历史上以陇西一带(今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以及山西省沁州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浊漳上游,今改名为沁县)所产为胜,特称之为绵芪。宋代苏颂说得妙:“黄芪之出绵上者,其皮折之柔如绵,故称绵芪。”黄芪性味甘,微温,色黄入脾,心白入肺,脾与肺皆属足手之太阴,补气升阳之药也,用其对药,效果可以提高。
黄芪配防己
黄芪补气运湿,升阳固表,防己通经络运水湿,泄降行水。二药合伍,益气升提与降泄通行并用,外宣内达,通行诸经,降泄不耗正,相辅相成,共奏益气行水、固表祛湿之功。
治疗经验:在济生肾气丸、水陆二仙丹、五苓散、五皮饮等方剂中加入二药,再加入爵床20~40 克(研末冲服),对消除水肿、蛋白尿等病症可有较好疗效。
黄芪配玉米须
黄芪补益脾肺之元气,益气升阳降浊行水。玉米须渗利湿热消肿。二药升清阳与降浊阴并用,甘温补气不助湿,渗利湿热不伤正。共奏益气升阳行水降浊之功。
治疗经验: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属气虚湿热留滞时配伍二药,有较好的消肿、消蛋白尿、降血压、降胆固醇之作用。同时对慢性前列腺炎随证选用二药可获良效。再有,用二药配伍薏苡仁、黑豆,益气补肾以消除蛋白尿有较好疗效。
黄芪配金银花
黄芪补气升阳,益气托毒解毒。银花清热解毒凉血透达,为治疗疮疡肿毒之要药。二药补清合伍,补不助热,清不伤正,托毒清解之功颇著。
治疗经验:疮疡肿毒,疮口久不愈合收口,糖尿病生疮疖,以及体虚易生疮疖,时发时愈,配用二药,煎汤饮用,可有较好疗效。对慢性肾炎肾病,久病气虚,热毒蕴结,肾功能损害,蛋白尿不消,治疗补清两难,二药合用有益气扶正抗肾炎作用,托毒解毒泄浊,不伤正气,不助湿热。同时对慢性肝炎,久病气虚,余热未净,造成肝功能损害者,也宜配用二药,有益气解毒护肝之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