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胆囊癌的中医药综合治疗
1、辨证施治
(1)肝郁气滞
主症:上腹部胀痛或右胁胀痛,烦躁易怒,低热或发热,口苦、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降逆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胆湿热
主症:右上腹部胀痛,有包块,疼痛拒按,皮肤黄染,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或寒热往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治则: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化火
主症: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且可及包块,疼痛拒按,高热不退或潮热,皮肤黄染,口干苦,甚者神昏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降或暗红,苔黄糙,脉滑数或细数。
治则:疏肝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犀角散加减。
(4)脾肾阳虚
主症: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包块明显,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面目虚肿,疲乏无力,畏寒身冷,形体羸瘦,纳差。舌质淡嫩或淡胖,苔白,脉细弱无力或虚大。
治则:健脾补肾,温中化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
2、单方验方
(1)利胆消癌方:柴胡12g,枳壳15g,郁金15g,川楝子15g,金钱草30g,鸡内金15g,大黄9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山慈姑15g,龙葵30g,虎枝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2)金龙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主要成分为鲜守宫、鲜金钱白花蛇等。具有破瘀散结、解郁通络、增强免疫功能,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体质,延缓衰老,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
3、外治法
对于胆囊癌疼痛较重者,可配合外治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
(1)去痛灵:元胡、丹参、台乌、蚤休、土元、血竭、冰片等。前4味与土元以4:1用75%酒精浸泡1周过滤后备用,血竭以95%酒精溶解过滤与冰片均按总液量10%兑入,最后药物浓度至1g/ml。局部外涂于疼痛处,对癌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平痛膏:独角莲50g,蟾蜍5g,乳香30g,没药30g,莪术15g,川乌15g,生南星30g,冰片5g,阿魏5g。研末,30g/次,蜂蜜米醋调成稠膏,贴痛处。
(3)蟾雄膏:蟾酥、雄黄、冰片、铅丹、皮硝各30g,乳香、没药、血竭各50g,硼砂10g,麝香1g,大黄100g。上药共研细末,米醋或温开水调糊贴患处。
4、其他疗法
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内服,可以起到解痉止痛,清热利胆以及健胃止呕的作用。
(1)体针:选取阳陵泉、足三里、胆囊穴、中脘、太冲、胆俞为主穴。疼痛剧者加合谷,高热加曲池,恶心呕吐加内关,用深刺强刺激手法,每日1~2次,留针半小时,用电针更佳。
(2)耳针:取交感、神门、肝、胆主穴,出现休克者取涌泉、足三里、人中、十宣穴。
(3)封闭:胆囊癌痛剧者,用维生素B12500μg,维生素B1100mg,利多卡因2ml混合,取足三里、阳陵泉封闭,有止痛效果。(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