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年龄,40岁的身心”,老中医的养生经,鹤发童颜的秘密!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11-28 00:09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有的老人虽然年纪大了,头发雪白,面庞却像孩子一样红润,我们常用“鹤发童颜”来形容他们,《辞源》注曰“发白如鹤羽,面容红润如儿童”,这是对于老年人健康矍铄状态的称赞。如何在年老之后保持身体健康、气色好,秘密藏在下面的内容里。

为什么有的人显老,有的人显年轻

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担心自己将来活得太长,如果拖着老态龙钟的身体过几十年,想想都觉得可怕。这种想法建立的基础是,五六十岁时身体就已经呈现出衰老特征,如果拖着频出状况的身体活几十年,的确长寿也会变成一种灾难。

但实际上,仔细观察周围的朋友,我们可能会发现虽然两个人年龄相同,但衰老的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人“显老”,有的人却看起来很年轻。这是为什么?

经常有工作上日夜颠倒的朋友来找我讨要调理方法。其中有一个35岁的朋友在KTV里当经理,虽然年纪不大,但身上全是老年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连续七八年从事这种黑白颠倒的工作,对于他的健康而言已经是一种极限。还有一次讲座时遇见的女性,她在工厂里持续了近十年的夜班生活,身体也出现许多状况,刚三十出头月经就停了。这两位身体老化速度比一般人快得多,原因就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春长驻是大多数人的梦想,然而很多还是与健康失之交臂,与青春擦肩而过,更有英年早逝的情况出现,令人扼腕叹息。在物质文明大大进步的今天,为什么人们衰老的速度却越来越快了?

归纳起来,原因有三:

第一,无知无为。即不明白衰老的原因,行为上也未能有节制地生活,所以就老得快了。

第二,有知难为。许多中青年人,有抗衰老的知识,也想过健康的生活,但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无奈选择透支健康,也加快了衰老步伐。

第三,有知不为。这是最主要的一种原因——知道保健知识,但实践中并不做或做不到。

人性中有个“问道、悟道、行道”的理念,认为在100个问道者里,能够悟道的大概有50人,能够行道的人却不到10个。以戒烟为例,据相关调查,在100个吸烟者中,有95人知晓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但仅有50人愿意为此戒烟,最后真正坚持戒烟的却不足4人。

有的人年轻时生活作息不当,到了中年,身体出现很多状况,于是开始改善生活作息和脾气性格。最后不但延缓了衰老,还出现了“回春”的现象。因此,希望显老还是显年轻,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老化速度。

向动物们学习顺应自然的抗衰方

动物们可谓天生的养生专家,科学研究证明它们的实际寿命通常比它们的“天年”更为长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懂得顺应自然。大家看在动物的世界里,到了冬天,有的动物会进行冬眠,有的动物则会换上一身厚厚的皮毛帮助过冬;等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动物们就开始外出觅食;夏季是所有动物最活跃的季节;秋季,它们都忙着储存食物。“顺应自然”可谓养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延缓衰老的重要原则。其实,古人也推崇向动物学习养生,比如养生功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就是在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创立的,而现代人忘记了这一点。

曾有个老朋友,让我帮着看看他除了吃冬虫夏草、人参之类的补品,还需要补点什么。看着他们家的诸多补品,我赶紧跟他解释,补品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补的,关键要看身体是否需要。养生切忌盲目借助外力,而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黄帝内经》中就说:“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要依自然条件而生存,养生也要顺应自然才能真正达到抗衰老的效用。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提高了不少,但是很多人整日追求名利,为家庭、工作、社会等诸多琐碎之事奔忙,严重影响着人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消散了。为了调理身体,不少人认为人参、冬虫夏草类的补品可以随便吃点。实际上,这是有违自然之道的。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如果地里干旱了,就需要浇浇水。如果还没浇水就先施肥,不但解决不了干旱,还会令庄稼因为干枯而死亡。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就乱吃补品,也很可能与养生要义背道而驰。

顺应自然是一个很广的命题,不仅吃补品需要遵循身体的需要,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比如,每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自己也要起床;太阳落山后,自己也要去休息。如果夜里不眠、早晨不起,就属于逆天而为,衰老就会提前,疾病也会紧随其后。如果晚上少一点儿应酬,多一点儿休息,心神慢慢地安宁了,身体自然与天地同步,真正的养生也就开始了。

本文来源:小金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