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酸、胃胀经常反复?中医:找到根源,才能治得好!
胃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有句老话说,十人九胃”,可见生活中有胃病困扰的人,是非常多的。
许多人一遇到胃不舒服的情况,就会自己到药店买药来吃;甚至一些人可能已经换过很多种药了,这些药物多数情况下,都只能在短期内帮助缓解一下胃疼的症状,过不了多久,胃疼的现象还是会继续出现,治标不治本,长期如此也不是个办法。如果想把胃病从根拔除的话,首先就要先找出病根。
胃病第一症——胃痛
★
胃痛的两大原因
受凉
寒凉是胃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寒性易致凝滞收紧,所以寒邪易导致不通,不通则痛。
生气
生气时,肝气凝滞,不通,肝气犯胃也会导致胃痛。
人体平时的消化过程不是仅仅依靠胃的消化作用,还要依靠肝的疏通作用。所以“肝”一生气,胃也就跟着不舒服了。
胃痛方:高良姜6克,香附15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
高良姜
香附
高良姜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的作用;香附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两味药加一起既能够将胃里的寒散掉,也能把胃里的气排掉。
高良姜和香附可以组成一剂缓解胃痛的清朝名方——良附丸,药店中也有中成药可以买到。
胃病第二症:胃胀
胃胀也是胃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部分人是食欲不好,吃一点儿就胀,另外一些人是食欲好,但是不敢吃,因为吃完就胀,中医称之为胃堵,它的根源是痰饮,而脾胃是生痰之源。
陈皮具有化痰、和胃、理气的功能;半夏具有化痰、和胃、软坚散结的功能。两味药加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化痰饮,治疗由痰饮引起的胃堵、胃胀的症状。
陈皮
半夏
同时,在临床使用时,越“陈”药效越好,陈皮和陈半夏可以组成一剂宋代名方——二陈汤。药店中也有中成药二陈丸、加味二陈丸可以买到。
哪种胃堵适合服用二陈汤?
1、胃堵伴有粘白痰
2、胃堵不想吃饭,或吃完不舒服
3、胃堵+咳嗽+喘,同时吐白痰
胃病第三症:胃酸
反酸的患者大多是胃火太大,往往胃中伴有热、烧灼感。反酸烧心易引发反流性胃炎。
胃反酸良方:黄连6克、吴茱萸1克,每日水煎服用,连服10日左右。
黄连
吴茱萸
黄连具有清胃热的功能,用于烧心反酸特别有效;吴茱萸具有温胃止呕、湿肝散寒、引火下行的作用,可以很好的中和黄连的凉性。
同时,黄连和吴茱萸加起来可以组成一剂金元名方——左金丸。药店中有中成药可以购买。
穴位按摩帮助养胃
日常按摩可以有效的帮助养胃,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按、按哪里呢?
01.按摩大陵穴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
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02.按摩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
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03.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
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04.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
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05.按摩足三里
按摩能养胃三是在足三里进行按摩。足三里穴在我们的外膝眼下的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三分治,七分养”,想要养胃,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作息、情绪等对胃的影响,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养好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