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失眠常用方剂——安神清脑方剂
(1)伤食不寐 保和丸 山楂,神曲,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连翘,莱菔子,生姜,大枣。
(2)心下痞,不寐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3)上半夜不能入睡,阳不能入阴 暖水燥土兼降金水。砂半理中汤宜之。砂仁,半夏,附子,茯苓,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4)下半夜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柴芍二陈龙骨牡蛎汤。柴胡,白芍,陈皮,半夏,茯苓,龙骨,生牡蛎,甘草。生姜。

亦治睡眠浅。
安神清脑方剂
易惊醒是有下寒,中下寒,加姜附。一部分人服温阳药后,睡眠改善,但易早醒,是因阳升稍过,或含藏不足。天魂地魄,地魄不收,神魂不藏,夜不能寐。病阴虚。
地魄汤
半夏,牡蛎,玄参,麦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则安静,干姜附子汤主之。
(5) 土湿木郁,神魂失藏,虚烦而不得眠 酸枣仁汤 炒枣仁,川芎,茯苓,甘草,知母
(6)火泄烦生,不得卧 黄连阿胶汤
黄芩,黄连,阿胶,白芍,鸡子黄。
(7)阳明腑病,胃家实,不得眠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百合地黄汤,温病诸承气汤。

安神清脑方剂
(8)伤精失眠 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
(9)阳衰土湿,身重,心下悸,不寐 半夏麻黄丸 半夏,麻黄。
(10)胃气虚逆,卫行于阳,却不得入阴,故目不得瞑 半夏秫米汤 半夏,秫米。
(11)顽固性失眠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天花粉,牡蛎,黄芩,甘草。
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12)相火上扰,不寐 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
黄连温胆汤 黄连,竹茹,枳实,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枣。

(13)少阳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猪苓汤 阿胶,滑石,茯苓,猪苓,泽泻。
(14)土湿胃逆,相火不藏,惊悸不寐 金鼎汤 茯苓,甘草,桂枝,白芍,龙骨,牡蛎,半夏。
(15)土虚,微畏寒,不寐 茯苓四逆汤 茯苓,人参,干姜,甘草,附子。
(16)血亏不寐 桂枝胶苓汤 桂枝,当归,白芍,阿胶,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17)水气滞胸,郁成湿痞,凌侮宫城,致心神烦扰,不得眠睡。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生姜,茯苓,陈皮。

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18)中虚,金不能收,不寐 半夏厚朴生姜人参甘草汤
安神清脑方剂
元某,夜不寐,胃上不安
方: 寸冬三钱,茯苓五钱,怀药五钱,枣仁五钱,黄芩二钱,阿胶三钱,冲服,白芍五钱,法夏三钱,生地三两,甘草三钱,广皮二钱,白术五钱,土炒 阳入于阴则寐。治疗失眠,就从阴阳出入上做文章。助阳入阴,疏通道路,兼养心神。这是主要的治疗思路。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讲的是中土不运,一气不降,则阳入于阴的通路受阻,故不寐。运中通降,疏通一气下行通路,即可安眠。
此案,胃上不安,胃上乃心口,应该是心中不安之意。
从用药来看,此胃上不安,应该属虚,阴虚阳气不能自降,心神失养不能归位,故而夜不能寐。
白术甘草陈皮,固运中土,使一气下行通路无碍。
寸冬怀药生地,甘润微凉,润降下行,助阳气敛降入阴。
茯苓去中土之湿,渗利之功,助一气流通,亦可避免滋阴诸药生湿之弊。
复用黄芩去上焦郁聚浮火,阿胶养不足之阴血,白芍通血脉息风木以去不安之躁动。
法夏化痰镇降,助一气潜降,引心神归位。重用枣仁,养心神,心神得养,复归于本位,则夜能入而寐,昼能出而寤。神气出入自如,醒睡自然,则病去。

失眠与汗证,皆阴阳升降出入失常所致,所不同者,失眠之证,病偏在神,汗出之证,病偏在心阴。治疗过程,皆须注意养神治心。
心神随阴阳而出入,阴津亦随阴阳而聚散。一气阴阳升降不调,轻则阴津不能随气聚散,而为汗出或水肿。重则心神不得出入,为昏寐或失眠。
治疗的重点,还是在一气的升降出入。不同的病症,要兼以其他的对症药物。但流通一气,升降阴阳,是治疗的关键。
余国俊老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失眠,效果也很好,是从升的角度用药,此案是从降的角度用药,都能升降阴阳,都能治疗失眠。
凡舌苔
水润,阴盛之证,可以辛温升散以助流通。凡脉虚涩,心悸不安者,宜润养镇降,以助下行。皆可使阳气升降自如,能出能入,则失眠自愈。
了解更多疾病知识请添加微信公众号:植物神经紊乱治愈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