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肠炎药到病除,这个古方值得了解!
“痈”是中医里的一个常见名词,很多人却不明其义。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个痈,古代作“瘫”,表现为气血被毒邪壅聚而腐败溃烂。发于肠部的,称为肠痈。
肠痈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属急腹症范畴。此症在西医也被称作盲肠炎,腹膜炎等。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以持续伴有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
清代名医陈士铎有个外科专著《洞天奥旨》,内有一方,仅用三味药,可治大小肠痈,这就是三真汤。
三真汤组成:地榆1斤,生甘草2两,金银花1两。
用法用量:水10碗,先煎地榆至3碗,再入后2味同煎至1碗,服1剂。服完则消。
服完则消的方子,有些牛叉呢!那么此方为什么可治肠痈?
先来看用量最多的地榆,它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性味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可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的治疗。《药品化义》称:解诸热毒痈。所以地榆完全担得起治肠痈重任。
再来说用量比地榆少得多的生甘草和金银花。灸甘草长于补中,而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可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用量是生甘草的一半,可增强生甘草清热解毒并治痰热咳嗽,咽喉痛的功效。所以,这两味药治疗的目标,和肺有关。
那么为什么这个治肠痈的方子要治肺呢,原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相傅之官",主气;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水谷,传导糟粕。正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肠道有问题,肺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同样,肺功能恢复的话,在肠道上也会有体现。
所以说高明的医生会在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上击退疾病的进攻。此方用药,即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