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想上厕所!你排的不是大便,是“脾精”:怎么调看这里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6-19 10:01

(本文为原创文字,请抄袭者自重!)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食物疗法大全》、《圣济总录》、《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给您说一个病症。这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这就是一吃完饭,没过多久,就想上厕所大便。

面对这样的人,坊间戏称“直肠子”。一吃完就拉屎,这可不就是“直肠子”吗?

其实,这样的人,也是蛮痛苦。你说这病是严重的拉肚子吧?似乎谈不上。大便不见得如水一样稀薄,只是成糊状或者乱糟糟一团,不成形,而且粪便量不大,在大便表面还可能有一层黏液。你说不是腹泻吧?似乎也不对。这症状是常常出现,不便不行,否则就腹痛腹胀不已。最主要的是,一吃饭就如此,给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不便。

这是怎么回事?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很有可能是所谓“肠易激综合征”。用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这属于“肠郁”、“泄泻”、“腹痛”的范畴。

看官须知,“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形状改变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肠病,患者如果经过检查,是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也就是检查不出来啥毛病)。它的主要表现,除了类似这种腹泻的表现外,还可能有腹痛、便秘、大便有粘液、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其中,如前所述的“一吃饭就想上厕所”的现象,就是典型表现之一。情绪刺激、饮食刺激是诱发的主要因素。肝郁脾虚、肠道湿热、脾胃虚弱等,是中医语境下的主要病因病机。

我们这里面,主要和您聊聊脾虚的问题。因为脾虚导致的肠易激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了。

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脾从食物中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构成了脾之精气。脾精的散布,对濡养周身十分关键。《素问·示从容论》说:“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本来,脾主升,可以把脾精散布到四肢百骸。可是,如果脾气虚弱,升散脾精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进食之后,脾的负担加大,其气更加虚弱。这一来,脾精不但难以升散,而且还会随着脾下陷的气机而直驱于下,形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的局面,形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等类似腹泻的症状。为什么有些人的大便会混杂一些粘液?那就是脾虚所导致的湿浊之气。总而言之,患者此时排的不只是大便,还有“脾精”。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供您理解方便。

那么,这种脾虚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还有什么其他表现吗?有,这就是周身乏力、四肢倦怠、吃东西容易腹胀,舌淡苔白或苔白腻。如果脾虚日久,形成湿热,舌苔还会有一点黄厚,大便粘液不仅呈现白色,还会呈现黄白兼杂的状态。这种人,形体有可能瘦,也有可能虚胖。

好了,病症分析到这里,差不多了。接下来给您说说,这种情况的调治之道。闲言少叙,一张经典的食疗方介绍给你——

准备猪肚1只,生姜少量,白术30克,槟榔10克,粳米100克。猪肚洗净之后,切成小块,和白术、槟榔、生姜一起煎煮取药汁,去掉渣滓,用药汁和米一起来煮粥。猪肚取出来之后可以加调味品搅拌来佐餐。每日早晚温热服用,3到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之后,停3天,继续服用。症状明显改善即可停服。

首先说,这个办法源于《圣济总录》。它是非常有名气的,改善脾胃虚弱的食疗方,自宋代以来,一直为医家所青睐。

它是怎么补脾胃的呢?这里面的猪肚,古人认为可以“以脏补脏”、“同气相求”,对人的脾胃有补养作用。《本草经疏》就说:“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白术,作为传统的补脾要药,更是为医家所认可。它苦温燥湿,健脾益气,对治疗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饮食减少、腹部胀满、倦怠乏力、水湿内停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白术配上猪肚,可以行脾气,补脾阳,助运化,散脾精,加上槟榔的行气导滞之功,可以改善脾胃虚弱的局面。因此而产生的“一吃饭就上厕所”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了。

总而言之,一吃饭就上厕所,这件事必须高度重视。因为长此以往,我们的脾精会散失得越来越多,脾胃之气也会越来越虚弱,后天之本不固,后果不堪设想。

好了。文说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了。您是否读懂了呢?此文对您是否有所帮助?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