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冬病”,为何“夏治”?

文 / 艾匠
2017-08-04 19:03

冬病夏治,有道理有原因

许多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就已经形成或存在,只是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之阳气也受到鼓舞,人体皮肤腠理充分开泄,体内病邪不至于肆虐;而到了冬季,阳气转弱,人之阳气内敛,遂使潜伏体内病邪蓄势而起。因而,要预防和治疗某些冬寒性疾病,应当从夏日做起,做到夏防冬病。另外,某些冬寒性疾病在冬季治疗时,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如在夏季及时调治,借阳气旺盛助药性之力,则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冬治夏病”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次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艾灸或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缓解期艾灸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调理亚健康的目的。

【夏季的特点】

烈日炎炎——汗出过多,喜凉爱冰

疫疠猖獗——脏腑虚弱,邪气入侵

湿热蒸腾——湿热蕴脾,水湿不化

【夏·养长】

《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按照中医理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的时候。众所周知,夏季因为炎热,很多人用空调冷饮来消暑,但过分贪凉会伤害体内的阳气。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哪些病症(冬病)适合夏治?

中医所指的虚寒性疾病都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老寒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与痢疾、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男子阳痿、早泄和女子宫寒、老年畏寒症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

【夏·养心】

《内经》中提到:心应夏气,夏天是心经当令的时刻。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有所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成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但夏养心的“心”不仅是养护人的君主之官——“心脏”,而且还有人的精神心理健康。

若“心”没调养好,容易造成心阳不足:表现为神疲乏力、胸闷气喘、血压高、失眠、心悸等症状;心阳上亢:表现为胸闷气喘、脾气急躁、面红目赤、失眠、头晕眼花等情况。

【夏·三伏祛邪】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因此,三伏天养生,最重要的就是“祛邪”了。

为什么夏季艾灸能够治病呢?

艾灸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起作用:

①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②经络的调节作用,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袪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③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④利用“三伏天”这全年最热的时段,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刺激人体穴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袪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