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基本功,学习艾灸与中国传统文学。

文 / 谢锡亮艾灸
2019-04-09 19:02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高深的哲学思想以及优美的文学与语言。因此,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够从实践中积累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比较著名的医学著作。这些医学著作和其他的一些文学典籍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传承了下来。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到了今天灸形成了古文与现代文之分。因此学习艾灸以及跟高深的中医学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读不懂一些古典医学著作,就不能深入学习。所以文学功底是学好艾灸的基本功之一。

艾灸基本功,学习艾灸与中国传统文学。

中医艾灸与古代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古人有云:“不大儒者不大医”。这个“儒”除了说德行还有文学、史学、哲学等古代文化。细数古代名医学家,全部都是有学问的大儒。有汉代张仲景,著作《伤寒论》;唐朝的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王焘写的《外台秘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清代吴谦编撰的《医宗金鉴》等,都是大套著作。所以古代文学与医学本是同源,文学素养也是一个中医必要修养的一部分。

中医艾灸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学艾灸重要部分之一的就是经脉与穴位,这里就会体现出文学素养的重要性,因为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和经验,把各个经脉路线,穴位位置分类归纳,撮其精华,编成诗歌、口诀,这些诗歌、口诀文字简练词略意广,便于诵读,而且概括性强,实用性大,加上文学气氛浓厚,能够朗朗上口,背诵如流。但若学艾灸者文学素养不过关,有些文字不识,理解不透,容易出问题。

(一)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左右各11穴)

乳上三肋间中府,上行云门一寸许,

云在璇玑旁六寸,天府腋三动脉求,

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

孔最腕后七寸拟,列缺腕上一寸半,

经渠寸口陷中取,太渊掌后横纹头,

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

鼻衄喉痹刺可已。

艾灸基本功,学习艾灸与中国传统文学。

手太阴肺经穴位图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

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寻来本节前,

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筋间是,偏历腕后三寸安,

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四寸下廉看,

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

曲池屈肘纹头尽,肘膠大骨外廉近,

大筋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

臂儒肘上七寸量,肩髃肩端举臂取,

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扶下一寸真,

扶突人迎后寸五,禾醪水沟旁五分,

鼻翼中点外迎香,大肠经穴是分明。

艾灸基本功,学习艾灸与中国传统文学。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总之经验证明,学好古文或医古文,是学好中医艾灸必备的先决条件。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如果将中医艾灸比作扶桑,古文学就是行舟。可见古文与中医关系的密切了。但是,现在有些学习祖国医学的人,不注意文学,囿于一时行舟,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与古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好学精神,两相比较,则有天壤之别。也有些人想提高文学知识而不知从何下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当今中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尤其应该重视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的修养。愿艾灸界同仁,能以古代医家为楷模,认真学习,刻苦读书,这样才能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一个合格的艾灸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