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有3个“祛湿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湿毒一身轻松!
湿气重是不少人都存在的一种情况,这跟自己的体质有异的关系,也跟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关,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湿气重,都是需要得到重视,采取一些方法来进行改善的。
我们人身上是有一些穴位能够祛湿的,经常按摩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下面会为大家介绍一些湿气的基本知识,以及按摩穴位祛湿的方法。
如何判断是否有湿气
1. 看状态
湿气明显的人士常常感到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头重如裹,头脑不清爽,关节沉重,浑身酸痛,这是湿气黏滞,阻滞经络的表现。此外,这些人士还常有胸闷的感觉,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2. 看大便
体内湿气重时,大便往往稀烂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质也很松软,而且容易粘在马桶上很难冲走。人也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3. 看胃口和食欲
湿气重的人士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日常有隐隐的胸脘痞闷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似的。这是典型的脾虚湿困表现。
4. 看体形
中医有说"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严重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5. 看舌头
判断有无湿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湿证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而湿热证候的人士常是舌红苔黄腻。
6. 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但次数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热或涩痛感。个别女性朋友还有白带量多,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身体有3个"祛湿口"
1. 腋窝——极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在腋动脉的搏动处。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它与心相连,汇集了很多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和血管。大家可以常常按揉或拨动,一次36下左右,一天按2次,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理睡眠的作用,缓解心悸、胸闷的状况。
经常按一按极泉穴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排出湿气的,所以身上有湿气的时候不妨经常按一按这个部位。
2. 膝窝——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出口,如果这里被堵住,湿气就很难从身体排出,关节炎、腰酸背痛等疾病就会发生。
平时可以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36下左右。
3. 肘窝——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取穴,在手肘关节的弯曲凹陷处。
中医认为,大肠经的湿浊之气都聚集在曲池穴。按摩曲池穴可以治疗上肢瘫痪、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等。
所以生活当中想要去除湿气的话,不妨在家按按这个部位,是可以帮助我们排出湿气的。
配合肚脐给药,祛湿更彻底
值得注意的是,按摩穴位祛湿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如果真的想达到彻底祛除湿气的效果,还是需要调节全身器官。在国内知名养生周刊曾介绍过一种非遗名方【天香清湿贴】,此方精选16种上等药材,里面有8种芳香型药材。
此方贴敷后,对内可调理脾,胃,肺,肾;对外消除湿气引发的嗓子发痒,口干,口苦 ,口渴;全身肌肉关节痛、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大 便糖稀而肛门涩痒;皮肤湿疹等等表症,促进化湿功效,常常两天就见效。
芳香化湿是中医祛湿的核心基础,肚脐给药,更符合祛湿原则。双管齐下,祛湿更为彻底。因为此方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传统中医对象,所以在网上也是可以找到的,无论是自己使用,还是送给家人、朋友日常养生,都是很好的。
3个方法教你去除体内湿气
1. 避开湿气的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2. 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3. 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