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多因湿热作祟。这样艾灸,横扫湿热,绝杀炎症!
“
一提到妇科炎症,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想起那句烂大街的广告语——“洗洗更健康”,事实真是如此吗?
结果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研究表明:与不使用阴道洗液的女人相比,使用阴道洗液的女人患盆腔感染的几率增加了73%!
原因就在于:频繁冲洗阴道,破坏了阴道菌群平衡,无法抵御病原体侵入。可见,女人不要动不动就用阴道洗液,否则极易“洗洗更遭殃”。
”
1、湿邪不除,妇科炎症难断根
中医将妇科炎症等妇科病统称为“带下病”,妇科大家傅青主曰“带下俱是湿症”,就是说,无论那种妇科炎症,病根儿都归结为一个“湿”字。
“湿”分为内湿和外湿。
内湿:指湿热内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息息相关。比如,脾失健运,就会导致水液等滞留体内,阳气运行就会受到阻滞,进而产生郁积,“气有余便是火”,火与湿相合,即变成“热邪”,湿郁化热。
外湿:指湿邪内侵胞宫,损伤任带。比如,淋雨或居住环境潮湿,导致湿邪滞留在人体内,湿阻气机,阳气运行受到阻滞,生理上的“阳气”就变成了病理上的“热邪”,也会湿郁化热。
因此,要从根上斩断妇科炎症,必得祛湿,“湿”祛除了,疾病自然好转。
2、炎症也分冷热
“炎”由2个“火”组成,因此总被认为是热证,这就导致几乎所有带有“炎”字的病都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来治。妇科炎症反复难愈,寒凉药物绝对要立“头等功”。
其实,炎症有冷、热之分,不问冷热,通通用寒凉药物解决,只会越治越糟。
冷炎症:“湿寒”所致,湿浊下注,导致胞宫寒湿,常见白带多、痛经等症状。
热炎症:“湿热”所致,湿热下注,出现“热、痒、痛”症状,比如阴部灼热瘙痒、小腹坠胀疼痛等。
3、中年女性更易受湿热侵袭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其中以30-45岁的人为最。因为这个时段属生命中“土”的年龄段,体内湿气比较重。
加上这个阶段的女性普遍压力比较大,容易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极易造成肝经湿热之症。肝经“循阴经,绕阴器”,和女人带下病关系密切。
4、湿热体质有哪些特质?
面相上:
形体:偏胖或消瘦;
脸色:发黄发暗,面部油腻;
肤质:易生痤疮,发红、脓疱;
舌像:舌红苔黄、舌质红、舌苔黄厚。
感觉上:
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体味大;
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异味特别大,臭秽难闻;
小便黄赤,颜色很深。
疾病上:
男性多有阴囊潮湿;
女性常有白带多,色黄,外阴经常瘙痒。
5、遇上湿热型疾病该咋办?
许多医家认为,既然是热毒,就采用清热解毒的办法,这样可以暂缓湿邪所化之热。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短期内有改善,但不久病情就会反复发作。原因上文已经说过了——湿邪未除!
所以,再强调一下:湿热型疾病是湿阻气机、湿郁化热而来,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除湿。就如同洗衣服一般,只需让衣服中的水分流失掉,衣服就不会再发热了。
6、一根艾条,让湿邪去无踪
不管是湿寒还是湿热,只要有湿,都可以用艾灸烤干。阳气进入体内,就会将湿邪驱出体外——艾灸时,有人皮肤上会有水气出现,这就是湿气外排的表现。
并且,在除湿的过程中,还能解决寒热问题——艾灸调整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了,寒热也会平衡。
艾灸取穴原则:
1、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的功能足够强大,就可以将湿邪轻松运化掉,因此艾灸要以脾经上的穴位为主,如阴陵泉穴、承山穴、丰隆穴、解溪穴、三阴交穴;
2、肝经“循阴经,绕阴器”,可艾灸肝经穴位,如太冲穴、行间穴,以疏肝解郁;
3、脾肾亏虚者,加灸脾俞穴、肾俞穴、关元穴、中极穴;
4、如果瘙痒特别厉害,加灸“消炎穴”——商丘穴,对下身各种炎症均有效。
备注:更多辨证配穴咨询可以关注 “艾灸匠心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