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大讲堂|古人是怎样艾灸的?
《小品方》又叫《经方小品》,在唐代的制度中,《小品方》与《伤寒论》相提并论,是唐代学医之人的必读教材。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将其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并成为医学史上的“四书”。
《小品方》中的灸疗处方取穴非常少。
有人曾将陈氏被《千金方》、《千金翼方》、《医心方》收载的灸疗处方中治疗消渴、阴㿗、淋病不得小便、阴上缩痛、大便秘结、气结心满、遗尿、霍乱、呕吐不止、干呕、咳嗽、腰痛、痔血、脱肛、血崩、中风口喁等病症的26个处方进行统计,其中取1个穴的就有20个处方,取2个穴的有4个处方,取3个穴的仅2个处方。
《小品方》中施灸论治时,所灸壮数甚多。
《小品方》中施灸壮数最少者14壮,多为50~100壮,也有随年壮者。其中灸14壮者1个,灸30壮者1个,灸随年壮者6个,未注明壮数者3个,灸50——100壮者15个。
陈氏对施灸壮数虽有要求,同时又强调“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即使是同一种病,也有50壮,100壮,随年壮,甚至1日3次用灸的不同,主张灸宜多变而不可执一。
孙思邈:上工医未病之病孙思邈第一个提出用灸预防传染病,后世在其理论基础上发展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保健口诀。
孙氏不仅对寒证应用灸法,对于热证也不一概避用灸法,在其著作中可看到很多热证用灸的处方,说明对灸法用于热证也有其独到见解。
《黄帝明堂灸经》:点灸穴法关于点灸法,书中指出:“凡点灸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蜷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虚忍痛楚之苦。有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上述点穴,施灸体位的选择,施灸的先后顺序与《千金方》相同,实践证明是有科学性的,故一直沿用至今。
《扁鹊心书》:温补脾肾,灼艾第一《扁鹊心书》在临床诊断上,注重阳气的盛衰和有无,并以此作为判断预后的依据。在“住世之法”一节中,既提到由于注意养阳而获得祛病延年的事例和切身体验,也论述了用灸养阳的方法。
《扁鹊心书》中提出“人以脾为母,以肾为根”,“脾为五脏之母,肾为一身之根",“脾肾为人一身之根蒂”。因而特别注重温补脾肾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