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为何能享百岁之寿?艾灸功不可没!
药王孙思邈极是重视灸法的,他说,“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意思是说,要随身带些精制的艾绒,以备养生保健之需。民间盛传的“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养生理念,就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留下的,其本人也是灸法养生的实践者。
据唐史记载,这位神医在中年之前并不是很健康,完全可以用体弱多病来形容。“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是孙思邈的真实经历,一代神医居然也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到了唐太宗年间,孙思邈应召入宫时年逾50,太宗观其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竟皆如少年一般,感叹道:“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
为何以多病之身反而能享百岁之寿?历史上已经做出了无数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孙思邈非常重视日常养生之法,尤其注重艾灸的养生功效。唐史记载:孙思邈在中年之后,经多方研究证实了艾灸的养生祛病功效,开始经常使用艾灸为自己调理身体,最常作用的穴位就是“足三里”。也正是因为长年累月的使用艾灸进行养生,因此到了90多岁这位神医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之后还可精神充沛的著述立说。
孙思邈一生著书80余部,在后期的多部医学名著中极力推崇灸法,他的灸法养生理念也一直被历代医家视为金玉良言并流传至今。《千金要方》中就指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清乾隆年间,一位名为王芷庵的御医总结孙思邈的艾灸术及历代灸法良方,并结合祖传灸法,最终创出历史上最完善的艾灸养生法,乾隆皇帝因深感此法的养生祛病,延年益寿之功效,御笔赐名为“太和悬灸”。
足三里到底在哪里呢?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也就是说:将膝关节弯曲成直角后,从外膝眼往下量4个横指的距离,再从胫骨前嵴向外侧量1个横指的距离,即可找到此穴。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说的是使用艾灸进行自我调治。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还能够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每当二十四节气之时,要灸一下关元或者气海穴。人感天地之气而生,必然受天地之气影响。节气对天地气机的变化极是剧烈,此时当温灸下丹田以固根本,可收养生之妙用。
凡遇三阴证必用灸法,三阴症指的是邪气内客三阴经(包括太阴、少阴和厥阴)所发生的症候群。一般来说,疾病在阴证阶段,多反应为里、虚、寒的证候,属于病邪由表入里,正气渐衰的阶段。
查《伤寒杂病论》一书,医圣多喜灸少阴肾经之太溪穴,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再加上具有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的气海、关元等穴,常可散寒湿、益元阳、挽回厥逆。
大病必灸才能真正痊愈。大病指的是久年不愈,反复发作之病。此类病证之所以反复难愈,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外出,因此,正邪交争而成缠绵之势。如果能及时温灸以助正气,则可能收以全功。
当年华佗治疗曹操的头风病,一针即痛止,但反复发作。后来曹操仍是死于头风病。孙思邈认为,这是因为当时华佗故意没有用灸法。他说:“学者不得专恃于针及汤药等,望病毕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虽有药饵,诸疗之要当以艾灸为良。”明确地肯定了灸法治疗疾病的巨大作用。因为主宰人的生命活力关键在于阳气。
艾灸为扶阳之大法
常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它和肾气是一样的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为什么要补充阳气呢?
首先我们应先知道何为气?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都统称为阳气。
阳气对人体起到温薰脏腑,濡养筋骨的作用,就如阳光普照万物,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茁壮成长。阳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正常代谢所具备的能量,人一生的阳气是由弱变强再逐渐衰减枯竭的一个过程。阳气足则体健,阳气弱则体衰,阳气竭则身亡。因此,阳气决定着人的健康与生命。
现代人由于工作及生活的严重压力,或其自身所有的不良嗜好,经常会出现浑身无力,精神疲乏,失眠健忘,脾气暴躁等亚健康状况,甚至有的女性不到四十便提前进入更年期,这些疾病都是由于阳气消耗过度所致。那么阳气是怎么被消耗掉的呢,由于运动,思考,劳累,精神损耗等因素,都在不知不觉中点点滴滴的消耗我们的阳气,当阳气透支的时候,生命也就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