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文 / 弗希的健康生活
2021-02-04 18:11

中医书友会第268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

导读:

合谷,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我们总能听到它的很多传说,“面口合谷收”“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我们用之临床,也卓有成效。但是,究竟为什么呢?这就必须要讲到“穴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氏针灸对“合谷穴”的解读。(编辑/里仁)

参透合谷穴性,治疗多种病症

作者/郭帅 整理/李静 胡溪恬

针灸临床中,选对穴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穴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是穴性。因为穴性揭示了穴位治病的根本原理。对穴性进行深入研究,用穴性指导经络辨证的选穴,可以大大提高选穴的精准性。

选穴少用穴精,是郭氏针灸的选穴特点。“用穴在精不在多”的理念就是建立在对穴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

如何探索穴性规律呢?今天就以郭氏针灸对合谷穴的解读为例,给大家讲解一下。

一、穴位释名

合谷,合即结合,谷即山谷,此穴在第一、二掌骨结合处,局部呈山谷样凹陷,更有少谷、间谷来与交会,故名“合谷”。

二、面口合谷收

合谷是阳明经大穴。阳明经有手足阳明之分,手阳明大肠经贯颊,经过面部和唇、鼻,与足阳明胃经在鼻之两侧迎香处相接。足阳明经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手阳明络脉入耳中,又经筋结于颊、頄(鼻旁颧部)、颔部(颞颌关节)。

面口合谷收,就是因为手足阳明经脉和筋经几乎分布于整个面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合谷可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诸多病证,如鼻衄、下牙疼、耳聋、耳鸣、面瘫等,如果手法得当,气至则效,效如桴鼓。

三、原主本经疾患

合谷为大肠经的原穴,因

“原主本经疾患”

,合谷可治疗大肠经循经部位的疼痛、麻木、冰冷、发热、瘫痪等。

此穴又是大关,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甚强,对手指关节疼痛、拘挛等症有特效。

郭氏针灸对中风握拳不开有一针法,

合谷透后溪

,便是基于这个原理。长针透刺,一针透两穴,疗效极佳。但要注意,不可大幅度提插捻转,以免损伤血管。

四、治大肠腑病

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是大肠经原气输注之处。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故合谷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用于治疗大肠腑病导致的腹痛、便秘、腹泻等症,往往有奇效。

五、相表里的经脉

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热毒郁滞的皮肤疾患,解热解毒、驱邪毒外出,非合谷莫属。

肺主宣发,卫气司汗孔之开合。对于汗证,此穴有

双向调理

作用,无汗可发汗,汗多可止汗。

热病无汗多为邪气袭表,卫气被郁不得宣发,合谷可以清热解表,治疗热病无汗;多汗证多属卫气不固,阳热迫津外泄,合谷又可清热固表,治疗多汗证。

六、对的气血的影响

合谷配太冲

,是著名的“开四关”,两穴位置特殊,同属于重大关口,可以调理人体整体气机,是调理气机失调所致病症的重要方法。

而气为血之帅,通过调气,亦能达到理血活血,通经止痛的功效。女子以气血为本,合谷又可用于治疗各种气血不和导致的妇科病症。

当然,

合谷这一个穴位可以治疗的病症远不止六种

。通过对“穴性”的研究,我们便可以较为清楚地理解为什么合谷能够治疗这些病症。

综上所述,合谷这一个穴位可以治疗的病症不止六种。通过穴性分析,我们也能清楚地理解到为什么合谷能够治疗这些病症。穴性分析,可从穴名释义、经脉循行、穴位属性、连属脏腑、表里经脉、对气血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取分析。

郭廷英老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这个案例,以合谷为主穴,一穴多用非常精彩:

胡某,男,75岁,2018年2月就诊。

主诉:皮肤红斑鳞屑,伴关节疼痛2年。

现病史:后背腰背部大面积雪花样皮损,双腿胫骨面皮损,瘙痒夜不能寐。手指关节痛,膝关节痛,踝关节肿胀,四肢屈伸不利,行走困难。手脚偏凉,怕风。两胁肋胀痛,晨起口苦。嘴唇干燥,喜喝温热水。容易犯困,精神疲倦。肥胖体型,大便偏稀。舌体胖大。

既往史:高血压

诊断:银屑病;热毒郁滞皮肤,肺脾肾亏虚。

治则:清热解毒,补益肺脾肾,通经止痛、熄风止痒。

主穴:合谷、曲池、内关

配穴:内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申脉,昆仑,太溪

治疗前

治疗中

治疗后

治疗过程:隔日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10个疗程皮损消失,恢复接近正常皮肤,关节痛明显减轻,行走轻松自如。

按语:

第一、此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热毒郁滞皮肤,用合谷解热解毒、驱邪毒外出;

第二、患者体型肥胖,大便偏稀,属阳明湿热,用合谷和胃降气,通腑泻热。

第三、患者指关节疼痛,合谷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甚强,正是此症的特效穴。

(具体合谷为什么有如此功效,请参看对合谷穴性的分析)

另,

曲池

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土穴,是治疗皮肤病的特效穴,《备急千金要方》:“举体痛痒如虫,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内关穴

止痒效果甚好。

内外膝眼、阴陵泉、解溪

,主要是治疗关节肿胀。

申脉、昆仑、太溪

是治疗踝关节肿胀的穴位组合,如《玉龙歌》“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

我们学习经典,常常感叹:“古人诚不我欺”。

我们跟明师学习,也常常感叹:“针灸原来这么神奇!”。

郭氏针灸的学员们在临床中重复着“一针”的疗效,祝愿更多的人成为“一针”。

向左滑动,看学员如何用合谷与内关

合谷透后溪治中风

合谷配内关平喘

内关透外关治眼疾

内关配阴陵泉治腹痛

郭氏针灸:妙穴轻针治专病

三代传承,百年积淀。课程针对

妇科、痛证、偏瘫

三个专科常见病,系统梳理郭氏针灸百年积淀的临床经验,为你甄选最经典、最有效、最能落地的

治病思路、选穴规律和针刺手法。

手法与心法皆备,帮你快速盘活书本、教材上的针灸知识,获得针灸人必备的“临床生存技能”!快来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