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解——任脉腧穴 膻中

文 / 智象针灸埋线
2020-03-17 08:05

膻中

【别名】 元儿、亶中、胸堂、上气海。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 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特点】 心包募、气会。

【主治】 气喘,胸痛,胸闷,心悸,乳汁少,呃逆,噎膈。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狭窄,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乳腺炎等。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

【释词】 膻,同袒。《说文》:“肉膻也。”《礼记·祭义》:“燔燎,膻芗。”孙希旦集解:“羊膏,膻。”中,指胸中,指方位言,并有内义。膻中,心包络名。《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释义】 穴在玉堂之下,两乳中间。《难经》有:“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考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布命,居于胸膜之中,因名膻中。

【提要】 系心包络之募穴,任脉与脾、肾、小肠、三焦诸经之会。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之功,主治胸痞气喘,噎膈呃逆,产妇乳少,哮喘,咳逆。盖古时称君主所居为宫室,故由中庭再进而臣使在焉。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俗称心气,又名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部之气,均来填补。犹诸侯之会师勤王者,故称膻中为气会,又称为上气海,以诸气有时来归也。有因此中气之伤,致人体全局之气,因之削弱,即此理也,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由此宫城再进则玉堂、紫宫矣,盖古人寓言取譬者也。本穴主治颇关要害,故《针灸大成》示人禁针。但实证可以浅刺,虚证则灸之。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证实,膻中穴对心脏功能有特异性调整作用。以超声心动图观察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针刺后左室后壁振幅及心搏量较针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针刺膻中穴可以改善左室功能。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艾灸膻中等穴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障碍。针刺膻中穴能够显著升高乳少症患者的脑垂体泌乳素,促进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