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肖靓宜:练就“针”功夫 立志做“良医”
肖靓宜:练就“针”功夫 立志做“良医”
肖靓宜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粟青梅
【名片】
肖靓宜,长沙人,1990年生,获第二届全省中医药职业技能竞赛针灸大赛个人奖一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针刺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其参与的课题获得湖南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故事】
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戴着时下流行的大框架眼镜,笑起来温婉恬静。初见肖靓宜,有一种邻家女孩的亲切感。
但只要小小银针在手,她似乎变了一个人。消毒、找穴位、下针,下手极稳,指力控制到位,一气呵成。
在12月8日结束的第二届全省中医药职业技能竞赛针灸大赛中,这位“90后”长沙妹子突出重围,斩获个人奖一等奖。
小小针灸学问大。“根据不同的病人病情,每个穴位进针角度、深度、运针等各有不同。”12月20日,在其任职的长沙市中医医院东院针灸康复科,肖靓宜打开了话匣子。
人体穴位众多,其中治疗常用的穴位就有362个,肖靓宜都烂熟于心。针灸最考验功力的是行针手法,提插、捻转,对手指灵活性和力道非常讲究。在肖靓宜看来,这些没有捷径,必须不断操作练习。
练就“针功夫”,付出“血”代价。她常常撸起袖子,拿自己当“小白鼠”,两只胳膊被扎得满是针眼。同学之间也会互相练习。“你扎我一针,我还你一针。我们都是在同学、同事身上‘互扎’成长起来的。”爱笑的肖靓宜也爱表达。
爱健身,会跳舞,电子琴、绘画等才艺信手拈来。在针灸康复科主任高智颍眼里,肖靓宜不仅有着“文艺范”,还是一个热爱针灸事业、勤奋严谨的业务尖子。
因为在长沙市针灸大赛中脱颖而出,还在产假哺乳期的肖靓宜被选拔进了医院集训队,备战省赛。一边是襁褓中的孩子,一边是自己渴望进取的事业。“这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艰难的抉择,我想拼一拼,就当是给宝宝将来做个榜样吧。”肖靓宜身上有一股霸得蛮的拼劲。
肖靓宜的丈夫是一位教师,工作也很忙,两人交流的时间很宝贵,他们戏称这种生活叫“朝夕相处”:早上见一面,晚上见一面。这次参加集训,丈夫更是变成了每天定时来医院拿母乳的“取奶工”。集训队队长马文娟说:“靓宜这样辛苦,这么坚持,鼓舞了我们全队的士气。”
肖靓宜的微信名是“肖良医”,是本名的谐音,也是她的从医理念和奋斗目标。
去年12月的一天,肖靓宜接诊了一位因腰腿乏力来就诊的刘娭毑,认真检查后她发现病情没那么简单,建议做核磁共振排除脑血管疾病。刘娭毑不理解,不愿多做检查,气冲冲地回家了。第二天下班后,肖靓宜不放心,便冒雨到社区找到刘娭毑,联系到她的子女,反复沟通后,最终得到理解。经头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了老人颅内病灶。刘娭毑立即住院治疗。所幸治疗及时,刘娭毑的病情逐渐好转,没有留下后遗症。出院后,刘娭毑紧紧握着肖靓宜的手说:“我误解你了,你真是一个好妹子呢!”
针灸康复科的老年病患很多,肖靓宜总是轻声细语地解释、诊疗,化解病人的焦虑。精湛的医术和谦和的态度为她赢得了不少“粉丝”,许多老人点名要找肖医生扎针。
“我几年前治疗的一位老人,辗转到医院特地找到我,把他的健康恢复归功于我。他康复得非常好,完全看不出曾经偏瘫过。我当时感动得要哭了。”两年前的那一幕,深深印在肖靓宜脑海里,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选择学医是父母的心愿,当时只觉得医生这个职业神圣而伟大。如今我29岁了,医生成了我的身份标签,救死扶伤成了我的职责使命。我渐渐明白了人生选择的意义,是选择教会了我成长,是成长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肖靓宜这样总结自己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