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针灸有效治疗胃病
胃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降为顺,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表现,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宜降则和,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的润降,降则生化有源,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胃为皮囊,无物不受,极易被外来致病因素所侵,勿论何因,凡有碍胃的通降皆可为病。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个说法在胃病的病机上最为紧要,一旦胃不通降,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即可形成食停、气滞、血瘀、湿阻、痰结、火郁,六者皆可致病。胃痛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如发热、咳嗽一样,乃正邪交争所致。若虚弱之人,运化无力,郁滞可从内生,病则虚而夹滞。所以胃痛胃病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病机。寒则凝,热则壅,伤阳则不运,伤阴则不利。胃的病变突出一个“滞”字。
治胃病着眼一个“通”字胃主受纳饮食,纳入之后又必须下输于肠。出与入是相互依存的,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一旦有恙,出入有碍,就影响了吐故纳新,只入不出或少出,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入。因此治疗胃病着重疏通气机,使上下通行无阻,当降则降,当出则出,就达到了当入则入的正常状态了。胃病见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别,治疗也有温清补泻之分,但总以开启郁滞、欲入先降为治疗大法,这样就着眼一个“通”字。所谓通,就是疏导壅滞,顺承胃腑下降之性以推陈致新,引导郁滞下行,给病邪一个出路。实者不可误补,虚者不可壅补,要补中有通。
中医中药治疗胃病《伤寒论》大柴胡汤证主少阳阳明合病,关系胆胃,病位在心下,说“心下急”“心下痞硬”,都是胃病的表现,大柴胡为少阳阳明合病正治之法,柴芩解胆郁而利枢机,枳实下气而消积滞,与芍药相伍,解利气血之郁滞;姜夏为伍,温胃而降逆;大黄为向导以为郁滞寻出路,诸药相伍,体现了一个“通”字。常加白术以补中,枳术相合,破中有补;加甘草与芍药相配,缓急而止痛,且芍药有护阴之功。胃痛常有定处是瘀血之征,加丹参养血活血,延胡索行血中气滞以止痛,常合而用之。若胀闷而不痛,正在心下胃脘,是为痞证,痞者为否,上下交混不通之象,因寒热交结而不解,治取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寒热两平,辛开苦降。具体来说,看舌辨治,苔白泛清水为寒,即加干姜温中;苔黄而口苦为热,要用黄连清热。胃酸过重,加海螵蛸抑酸;胁下痞硬,用牡蛎软坚;便溏是脾虚,急去大黄。食少胃弱,快加三仙。
中医指出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又通过经脉和其他脏腑相联系。若病邪犯胃,如外感寒邪、过食生冷、饮食不节、均可寒积中焦,胃阳被遏或食滞不化、阻塞气机;若肝气犯胃,如气滞血瘀,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肝郁化火、肝火犯胃均可致胃气壅滞不通或胃气逆乱,不通则痛;若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均可致胃络失于温煦或濡养,胃之脉络拘急而致痛。
总之,胃痛的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两脏有密切关系。其病因虽多,病机均系不通则痛。辨证要点应首先分清虚实之证,痛势较剧者多为实证,痛势较缓者多为虚证。
中医针灸针对胃病虚实之证均有医治方法,针方组成:中脘、梁门。
随证加减:寒邪犯胃,加足三里。饮食停滞,加天枢、上脘、下脘。肝气犯胃,加左内关、右足三里。脾胃虚寒,加足三里、关元。胃阴不足,加内关、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