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魁山谈针灸基本功(四):行针候气法
行针是针刺穴位后,利用搓捻提插等操作,使患者得气的方祛。候气是医生采用各种方法以候患者经气(感应)的到来,并包括气不至时之催气,得气后的行气和守气。
气至亦即得气,这种感应医生和患者均可察知。患者在扎针部位感到的酸、困、麻、胀、热、凉、触电样等感觉,并可似线状地向上、下传导或似片状地向周围扩散;医生感到的是针下沉紧、冲动,针体转动有吸力,以及看到针穴处或针穴远处的肌肉跳动。
要根据病位的深浅和表里决定针刺和行气的部位。如表证和皮肤疾患,病位浅,应在天部候到感应,并且使之放散、传导以通调腠里;病邪在肌肉、经络和半表半里,病位居中,应在人部候到感应,并且使之放散、传导,以疏通经络;病邪在脏腑、骨髓之里证和痛证,病位深,应在地部候到感应,并且使之放散、传导,以调理脏腑和镇痛。《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说:“除寒热病,宜于天部行气;经络病,宜于人部行气;麻痹、疼痛,宜于地部行气。”即按病位行气的方法。
要根据病情之虚实,决定针之补泻。如久病、气短、便溏、脉弱无力的虚证或进针后针下空虚及出针时针下仍轻滑时,应用弹、捻、提、按等补法,促其针下稍涩,热感传导以补其虚;新病、胸满、腹痛、便结、脉大有力的实证或进针后紧涩及退针时针下仍过于沉紧时,应用搓、摇、循、摄等泻法,促其针下松滑,凉感放散以泻其实。《素问.针解篇》说:“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即按病情行气的方法。
患者的针感性质(酸、困、麻、胀、热、凉等)和传导远近,以及循经与否,和医生的操作手法、操作时间、取穴是否正确以及患者的病情等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将针进到一定深度后,如无得气现象或感传不明显或针感消失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以促使得气:
1.候气法
即在不得气时,将针停在原处,留针3~5分钟,再进行提插捻转而使气至的方法。
2.催气法
即当针刺后不得气时,用手法催使气至的方法。催气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搜法 是针已进到所定深度尚不得气,即将针退到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再行进针;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复地进退搜(探)索,以催其气至的方法。
(2)循按法 是针后气不至,用手指由针穴附近向上下、左右循按、爪摄或叩击,以引其气至的方法。
(3)弹震法 弹是用手指弹动针柄,促其气至,使针下沉紧;震是右手以半握拳状将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围,以震动内气或内部器官,促其经气内守。
(4)移位法 如因取穴不准,或针刺穴位过偏所致的不得气,则可重新移动针刺部位或调整针刺方向,再进行提插、捻转,一般即可得气。如因病人肢体麻痹或感应迟钝等,用上述方法催气后若仍不得气,就不要强用手法,可留针候气。
3.行气法
是得气后,医生采用提插、搓捻、关闭等手法,以加强针感或引导针感向远处传导的方法。常用的有:
(1)提插法 提是向外退针,插(按)是向里进针。在得气的基础上,针尖在1分左右的范围内连续提插,使感觉传导。但因病情不同,提插也有轻重、急慢之不同。
(2)搓捻法 搓一般捻力强而角度大,一般在180°以上; 捻一般捻力弱而角度小,一般在45°以内,两者都是捻针催气、行气和进行补泻的方法。在得气的基础上连续搓捻,可以使感觉放散。但搓捻勿太紧、太急,以防肌肉缠针,引起疼痛。
(3)拨刮法 拨是针下气至后,以右手拇食二指扶针柄,向左右在45°角以内似钟摆式的缓慢拨动,使感觉放散,多用于拨散结节肿物;刮是针下气至后,以右手指甲向上或向下连续刮动针柄,或用手指向上或向下摩擦针柄,以加大感应。但向下刮多用于补,向上刮多用于泻。
(4)盘摇法 盘是将针进到地部(穴的终点或筋骨之间),候气至,然后提至人部(穴的中层或肉内)或天部(皮下),将针搬倒,与皮肤呈45°角,似推磨式地缓慢旋转,一般不要超过3圈;摇是针下得气后,向左右似摇铃式地摇转,转动多在180~360°之间,使针孔开大,一般不超过3遍。二者的作用在于使感觉扩散,针下空虚,多用于泻法。但用盘摇二法,均勿过急、过快,以防肌肉缠针,引起肿痛,损伤正气。
(5)关闭法 是针下气至后,左侧押手把不让感觉传导的方向闭住,把气至冲动的部位按住的方法,主要用于控制和引导感觉传导的方向。如要使感觉向上传导,押手须放在针穴的下方,向上连续不断地用力,同时右手持针的针尖亦向上进;如使感觉向下传导,押手须放在针穴的上方,向下用力,同时针尖亦向下进,左右两手互相配合、同时努力,就能使感觉传导到预定的病所。
(6)飞推法 飞拟捻法,但每捻一次,拇食二指要离开针柄一次,似展翅飞扬之状,一捻一离,针体不一定要转动;推似捻法,但它是拇食二指持针向前弩推,针体同样不转。二法能促使感觉向远处传导或延长感觉的持续时间。飞法常连续三飞,用于补泻;推法多用于守气。
4.守气法
是催气、得气、行气后,患者有针感时,医生采用推弩、搬垫等法,以保持感应之持久的方法。《素问.宝命全形论》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因为候气、取气,都是为了得气,得气之后就最好不要失气。所以古人把能守气的术者称为“上工”,《灵枢.小针解》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1)推弩法 用针尖顶住有感觉的部位,推弩针柄或拇指向前或向后捻住针柄,不使针尖脱离感觉(不失气),稍待1~3分钟,以促使针感时间延长。
(2)捻提法 用针尖拉着有感觉的部位,拇指向后捻提针柄,使针尖不脱离感觉,稍待1~3分钟,以促使针感时间延长。
(3)搬垫法 搬是针下得气后,右手将针柄搬向一方;垫是将手指垫在针体与被针穴位皮肤之间,顶住有感觉的部位(拇指搬食指垫,食指搬拇指垫),以加大感应。该法有时可用于补泻,但补时针尖要往里按着,搬的角度小;泻时针尖往外提着,搬的角度大。
5.留针与出针
(1)留针 即针下得气后,将针留在穴内不动,以加强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长短,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而言,得气后即可出针。如遇剧烈疼痛、痉挛和寒证等,用于镇痉止痛、温经除寒,则应留针30分钟左右,甚至可留数小时。
(2)出针 操作完毕或留针后,左手持消毒棉球,轻按被针穴位的皮肤,或将手指按在针穴附近,右手持针柄轻捻轻提,边捻边退将针拔出。如用于补法,则慢出针,急扪闭针穴,不令正气外泄或出血;用于泻法,则急出针,不扪闭针穴,使邪气外泄,但需保持针孔清洁,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