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种中成药,药方极其保密,如今被收藏界热捧
近日,国宝名药受追捧,片仔癀拍卖价再创新高。6月7日,在2017年北京保利12周年春季拍卖会上,产自福建漳州的片仔癀,三盒(30粒装)片仔癀拍出16.1万元的高价,一盒约53667元,再度吸引了众多买家的眼球。
1992年片仔癀(荔枝)漳卅 2盒北京东正2017年6月8日,拍卖成交价:13.80万元
片仔癀处方、工艺均属国家绝密级秘密。2011年“片仔癀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片仔癀是用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名贵中药精制而成的。对急性、慢性肝炎,刀、枪、骨折和烧、烫等多种创伤,脓肿、无名肿毒及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等,有显著疗效。外科手术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因此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特效抗菌素”,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更称之为“安家至宝”的“神丹妙药”。
1992年荔枝牌片仔癀北京东正 2016年5月14日拍卖成交价:8.63万元
据说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中,一些老人重病或即将离世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服用片仔癀。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连片仔癀都无法救治的话,恐怕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可见这一药品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片仔癀”这个神秘的“国宝名药”的来历。
相传,片仔癀是明朝太医院秘方“御用良药”,由于外形如条索,用时切一小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所以叫做“片仔癀”。万历年间,宫廷政变,一位闽南籍的太医,携带药方出逃,至璞山岩庙削发为僧。明朝动乱中,档案尽皆流失,包括明时太医的秘方都不见经传。唯独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三七的记载中获知一二,书中记载三七产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贵,用三七入药传入宫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片仔癀,后定为宫廷秘方。时间为1556年,并未记载药方的真实面目。由于药方得上述机缘随太医流落民间,民国时期,片仔癀秘方为漳州“馨范茶庄”所得,并生产“僧帽牌片仔癀”应市,片仔癀才从佛门传到民间。解放后片仔癀也曾担任着小角色,经历10年冬眠时间,知者少,用者微。今天我们能见到这一“国宝名药”,实属幸运;而其药方的庐山真面目流传到今,仍未被全面揭开。
1986&1991年片仔癀(荔枝牌)保利厦门2017年6月26日牌面成交价: 6.90万元
业内人士称,收藏界热捧片仔癀并非偶然,在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等名贵原料稀缺并且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寿山石、乌龙茶并列为“福建三宝”。数十年来,片仔癀大量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一直居中国中成药单项出口创汇首位。不仅如此,其还在“海丝”贸易史上曾留下光辉的一笔,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正是收藏界屡屡热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