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医袁淑芳行医81载,去世前留下秘方刻在墓碑上,救死扶伤

文 / 愉悦说健康
2021-01-25 18:13

从古至今,大多数中医世家都不会轻易将治病秘方公开,只会传给后代,供其行医问诊,延续家族荣耀。

可正因中医世家不愿外传药方,这才使得中医的发展呈分散状,很难形成完整的现代化医学体系,不利于中医的推广与应用。

不过中医毕竟是我国的宝贵医学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药理学知识更是千金难买,唯有实现中医药方透明化、公开化,才能加快中医的进步速度,使其被更多人接受。

2006年,行医81载的女中医袁淑芳感到身体状况每日愈下,很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为了中医的发展考虑,袁淑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家传的治病秘方整理汇总,交由儿子保管,并嘱托儿子将药方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任人抄录、借鉴。

正所谓医者父母心,袁淑芳一生中见到了太多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她十分清楚,只有公开药方才可以帮助更多患者痊愈,若是一味藏私,不仅于中医发展无益,还会违背自己最初行医的初衷。

一、16岁投身医学,在月光下读书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医大行其道,中医的地位则非常尴尬,先是中医学校被民国政府归类为卫生机构,后来中医研究者也屡屡遭到西医排挤,中医发展一度被迫中断。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医发展才慢慢步入正轨,但由于中医医生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学习中医的年轻人并不多,且以男生为主。

尽管中医在当时并不吃香,年仅16岁的袁淑芳还是决定学习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的袁淑芳自幼便对中医理论颇感兴趣,长大后更是励志投身医学,以治病救人为己任。

学医苦,学中医更苦,更何况女中医当时在社会中的受认可度也比较低,长辈们自然不愿袁淑芳走上这条艰辛的路。

但自幼要强的袁淑芳早已下定决心从医,长辈们也只好将家传中医秘方如数教授与她,并监督她辨识中药药材的外观,背诵每种药材的药性,从最基础的中药理论开始学起。

学医之路道阻且长,当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一切百废待兴,书籍编录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除了家传医书外,袁淑芳难以在图书馆中找到其他中医参考材料,对各种中药材的临床实践数据更是知之甚少,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再加上袁淑芳所在的村庄并未通电,晚上只能点煤油灯,为了省钱,袁淑芳甚至会独自跑到月光下看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学习,袁淑芳终于将中医理论融会贯通,还学会了把脉问诊,成为了一名中医。

二、兢兢业业80余年,治愈近30万患者

当时多数村民的经济状况都比较紧张,根本支付不起去医院看病的费用,往往会将小病拖成大病。

袁淑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成之后,她主动担负起了帮助村民治病疗伤的责任,有时甚至忙到半夜才有时间休息。

作为一名负责的中医医生,袁淑芳对每位患者都做到了尽心尽力,开药方之前必定会多次诊脉,并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哪怕再累都不会敷衍患者。

在长时间的行医过程中,袁淑芳对中医的理解愈发深刻,对每种疑难杂症的发病原理也有了更为独到的见解。

更难能可贵的是,考虑到某些村民家境拮据,为减轻村民负担,袁淑芳曾多次下调问诊价格,有时甚至会免费让村民抓药。

行医80余年,袁淑芳一直兢兢业业,共治愈近30万名患者,开过上万级药方却从未出现过偏差,这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医界传奇。

晚年袁淑芳专注研究妇科疾病,很多不孕不育患者都闻名前来问诊,袁淑芳更是被患者们誉为"人间的送子观音"。

三、无私公开治病秘方,开创中医先河

在问诊的同时,袁淑芳曾将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整理成册,著有《顽固性癫痫治验》《骨髓炎治验》《男女不孕病治验》等。

考虑到多种家传治病秘方虽疗效甚好,但并未在中医界推广,若是只将秘方传给自己的子孙,肯定无法推动中医发展。

为了福泽后人,袁淑芳决心无私公开治病秘方,在临终前嘱托二儿子王泰升,自己百年后务必要把百条药方刻在墓碑上,这也是她唯一的遗愿。

袁淑芳去世后,王泰升谨记母亲的嘱托,专程去山东请当地的能工巧匠制作了一块特殊的墓碑,完成了袁淑芳的心愿。

袁淑芳的这一举动开创了中医先河,此前从未有中医世家肯公开独门秘方,而袁淑芳却愿将治病秘方与大家共享,尽显医者仁心。

袁淑芳的墓碑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上善若水,医者佛心,年近百岁却无私;下联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方碑明示福后人。

这幅对联完美的概括了袁淑芳一生的功绩,身为医者,袁淑芳有仁心亦有仁术,救死扶伤、不求回报,诠释了人间大爱;身为中医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袁淑芳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医学思想,让中医被更多年轻人接受。

四、总结

时至今日,每年仍有不少人前去袁淑芳的墓碑前祭拜,特地赶来抄录药方的医者更是不计其数,受袁淑芳药方恩惠的患者也在与日俱增,这足以看出袁淑芳公开治病秘方的决定有多么明智。

相比西医,中医的影响力尚显不足,唯有更多像袁淑芳一样的有志之士投身于中医研究中,才能早日将中医发扬光大,加快中医的发展脚步。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看着镌刻于墓碑上的百条药方被不断抄录、借鉴,想必九泉之下的袁淑芳也甚感欣慰吧。

中医药方不是任何人的"独门绝技",希望能有中医医生接过袁淑芳手中的接力棒,将治病秘方公之于众,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