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孙子能折腾,诬陷自己亲爹造反,只因一个特殊目的

文 / 博史通今
2018-10-24 06:00

朱元璋儿孙众多,最出名的孙子有两人,其一叫朱允炆,也就是明惠帝,其二叫朱高炽,是明仁宗。这二人因为都当过皇帝,所以被后人所熟知,朱元璋还有一个孙子因为能“折腾”而出名,他曾诬陷自己亲爹造反,只因一个特殊目的。此人名叫朱有爋,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的儿子。

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除了做太子的朱标,做皇帝的朱棣,就数第五子朱橚影响最大,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在中药领域有很大影响,连李时珍这样的大亨都因他的书籍而深受启发。洪武十三年,其父朱橚还是周王,但并未去封地就藩。朱橚的嫡妻冯氏(大将冯胜之女)怀胎十月,生下第二个儿子,取名朱有爋。因为冯胜没有儿子,冯胜还特地从战场上赶来,看外孙一眼。

第二年,朱橚带领全家老小赶往开封,这里是他的封地。朱橚从小喜欢中医,对政治毫无兴趣,在开封期间,朱橚不仅研究了很多药方,还搜集了许多医学典籍。10年后,经朱元璋批准,封朱橚的长子朱有炖为世子,这也就意味着周王的爵位以后要被长子朱有炖继承,而次子朱有爋将和藩王无缘。此时朱有爋才12岁(虚岁),但人小鬼大,他开始密谋自己的出路。


建文帝继位后,各位叔叔们都是藩王,势力很大,他又是晚辈,恐怕藩王不听王命,所以在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正式开始削藩。其实建文帝最想削的是燕王朱棣,因为朱棣镇守北方,又是徐达的女婿,能力强,势力大,是诸位藩王之首。但正因为如此,不能直接和朱棣针锋相对,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办法,削弱朱棣。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朱橚,因为朱橚和朱棣是一母所生,势力又不大,而且,还有一件事情,给了建文帝契机:

建文帝受到朱橚次子朱有爋的密报,说他的亲爹朱橚准备谋反,建文帝经过密查,确认这是“诬告”,但为了削弱朱棣,他还是第一个拿朱橚开刀,朱橚就这样被贬为庶人,流放云南。为了表彰朱有爋“举报”有功,封他汝南王,朱有爋的藩王梦终于完成了。

朱橚被亲儿子举报,非常悔恨,发誓和儿子断绝关系。谁知朱有爋的藩王只当了3年多,朱棣就通过“靖难之役”成功登基,朱橚是他的同母弟弟,自然要恢复爵位。朱橚恢复周王爵位,撤销了朱有爋的汝南王之位。朱橚见到儿子朱有爋后,差点把他打死。朱棣无奈,只有把朱有爋迁往云南。

朱橚死后,他的长子朱有炖继承周王爵位,朱有爋死心不改,先是诬告自己的哥哥朱有炖造反,但不见效,他又联合赵王朱高煦作乱。此时已经是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朱瞻基迅速灭掉了这场叛乱,朱有爋因为被家、国所不容,被撤销一切爵位,从宗籍上除名,贬为庶人。

在小编看来,朱有爋诬告亲爹造反,以及后来的诬告兄长、甚至亲自参与造反,都是为了达到他的特殊目的:为了获得藩王爵位。可惜,历史泱泱,岂能容忍此等小人得逞,朱有爋若不是朱元璋的亲孙子,恐怕早被明宣宗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