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

文 / 捞先生
2020-03-10 00:09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到心理营养这个版块,孩子的教育牵动着整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想帮自家的孩子更好的成长,然而没有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这其实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件很“可悲”也很“不幸”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避免“以爱之名的伤害”,孩子有自然成长的规律,家庭教育掌握其规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孩子的前提是懂孩子,懂孩子就需要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教育孩子之前问问自己真的懂孩子吗?

可能很多人有了疑问,孩子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什么呢?怎么样叫做“懂孩子”呢?了解孩子前不要忘记一个事实:曾经我们也是孩子,我们也是一点一点地长大,长成现在的自己的。那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自己,一个原原本本的自己。

我在妈妈肚子里呆了十个月,现在终于突破重重阻碍,我出生了。我第一眼看到的第一个亲人是妈妈,我最熟悉的人也是妈妈。虽然离开了妈妈的肚子,但我还没有能力去照顾自己,我需要最亲最重要的人无条件的接纳我,爱我,照顾我,帮助我。这个人就是我的第一个重要他人——妈妈。无论我长什么样子,无论我是胖是瘦,是生病或是健康的,智商是高是低,将来会不会孝顺父母,妈妈都要无条件的爱我,接纳我,这样我就是安全的,我的内心是踏实的,有妈妈在一直保护着我(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我还要做妈妈心中的第一,我是最重要的,妈妈无时无刻都要陪伴我,我要一直和妈妈待在一起(第二个心理营养:生命的至重)。只要一直和妈妈在一起,妈妈抱着我,轻轻拍拍我,我就开心得不得了!我虽然不会讲话也不会做事,但是我能完全的感知到别人对我的态度,当感觉到我被无条件的接纳,我是妈妈生命中最重要的,我就拥有了价值感,我生命的第一朵小花开花啦!妈妈,你是我的重要他人哦,可千万不要让我自己去寻找别人来做重要他人;爸爸,你的责任也很重大,你一定要保护好妈妈和我,让妈妈的情绪稳定哟。

我来到这个世界4个月了,现在,我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分离的过程中我最需要什么呢?答案是:安全感(第三个心理营养)。我有了一定的能力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我想要独立,但是又做不到与妈妈彻底分离。所以妈妈,虽然我不想让你帮我,想要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你也一定要记得关注我、保护我,允许我在你安全的视线范围内充分地去体验,保持稳定的情绪,“温和而坚定”地对待我的“叛逆”。在安全条件下大胆放手让我探索;不安全情境中坚定地制止我时,请您不要带有评判、指责的情绪。我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妈妈,所以爸爸你一定要照顾好妈妈的情绪,不要惹她生气~当我得到安全感,我就会去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时,就再分离一点,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容易分离。就这样一直不停地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成为一个身体、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这是每个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智慧的“半放手式陪伴”!

在我四岁时,第一次我有了“我”的概念,我有了自我意识。比较明显的情况是我对于属于自己的东西产 生了占有欲和保护欲。如果别的小朋友看见了我的玩具也很喜欢,妈妈没有和我商量就送了出去,我真的会很生气的。你可别说我自私别说我小气,我这是在保护我自己的领地。在这个阶段我对我自己非常有兴趣:我是谁?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和别的小朋友相比厉不厉害?我哪里做的好?等等,我都很想知道,如果有个人可以站出来给我指明方向就好了。这个人会是谁呢?这时相对于妈妈,爸爸更有影响力,父亲的肯定对我们的整个生命都会产生影响。那爸爸可以做些什么呢?在看到孩子做了一件事使自己非常感动,在这个当下,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孩子,一定要真心真意地用语言具体地表达肯定、赞美、认同(第四个心理营养),也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摸摸头、竖大拇指、拥抱等方式去表达,如果孩子是因为人品的方面令人刮目相看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或一些特权(如制作一些特权卡片:一个愿望、一个人情、自由的半小时等等)来表达对孩子的欣赏。肯定、赞美、认同的表达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我形象和性别认同,使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和自信得成长。父母尤其是爸爸对我表达过哪些方面的认同,我就会真的觉得自己就是那样,就会活成那个样子。所以,爸爸请多多关注我,给我力量和支持吧!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6岁时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能力:我们脑袋里其实有一台录像机!这台录像机可以把自己最关注的人的声音、语言、动作都录下来并保存!这表明我们需要学习、认知、模范(第五个心理营养),我需要一个人来做我的模范。父母需要做的事情:第一,确定自己是否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也就是模仿的对象;第二,重要他人要对孩子以身作则,给与孩子一些专注的个人时间陪伴孩子,看得见才是模范。如果这个重要他人不是父母,那可能是从小一直照顾孩子的人比如外公外婆、保姆阿姨,也有可能是明星、运动员、歌手等等。那我们都会从这个模范身上录制哪些内容呢?首先,我们会关注到重要他人处理问题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并将这些加以内化,将从模范身上所学加以运用,使自己把生活经营地比以前更好。然后,我们还会关注他是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的,尤其是面对人际冲突和被拒绝的时候,我就有了自己的资源去处理这些问题。我们还会特别关注模范是怎么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的,他是接纳所发生的?还是抗拒的?他会做些什么来解决问题或者抒发情绪呢?这些都是我们会格外关注的,抒发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写、画、动能、声能),我的模范是怎么做的,那么我就会是怎么做的,这些都会成为将来我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在积累了一段时间后,我需要一些机会来验收我的模仿学习的成果。这些机会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想要自己去做选择、做决定。我需要选择的自由(第六个心理营养)。我想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思考判断、自己积累的知识去证明我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过程中我当然会犯一些错误,可能是因为认知还不完全、缺乏经验、粗心大意等等,但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我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成长和突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家人可以陪伴我,但谁也无法陪伴谁一生,谁也无法替谁过这一生,所以“错误”早点经历比晚点经历要好,凡是经历,皆为馈赠。失败可能不是成功之母,但如果失败时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成为更强大的自己,我就离成功近了一步。我渴望成功和胜利,但我也知道我必须加倍付出努力才有可能获得阶段性的胜利。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得到爸妈富有智慧的支持、鼓励和引导。我将用我的一生去努力,我期待看见更好自己!

家长朋友们,看完六大心理营养有没有一点点收获呢?如果有那我就太开心了!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这样长大,心理营养充足的人就自然而然获得了爱的能力、独立自主、与别人连接、价值感、安全感这五朵金花。就像鱼离不开水,每个人都需要这五大天性支持生命更加绽放!期望我们都可以看到生命本来的样子,遵循自然的规律去爱和影响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快乐又绽放地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在这边顺便提一下,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心理营养是一样的,但是“我”既然是“我”而不是“你”,肯定有“我”独特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先天气质类型不同。不同的先天气质都有不同的表现,也都有其正向资源,建议家长朋友可以去阅读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这本书,真正去了解你家的孩子属于哪种,认识孩子,因材施教才是最科学的教育方法。用心学习,人人都是教育家!

非常感恩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