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归脾丸,在5种疾病调理中广受好评,禁忌和不良反应也说清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21-03-17 19:14

现代人忙忙碌碌,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出现气血亏虚问题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身体缺少了气血的滋养,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如何滋补气血,就成了很多朋友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中医理论中,脾是滋补气血的关键,作为“后天之本”的脾,主要起到运化食物,疏布精微的作用,是气血生化之源,把脾滋养好了,身体才能气血充足,健康才有保证。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个心脾同治,气血双补的中药名方——归脾丸。

归脾丸组方及药性简介

归脾丸的药方源自于归脾汤,而归脾汤的药方则裁化自南宋名医严用和所拟的济生肾气丸,而到了明代,另一位名医薛立斋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济生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入了当归和远志两味中药材,而使药方在滋补脾脏的归脾汤。

从归脾丸的组方来看,主要包括了党参、白术、黄芪,茯苓,生姜,远志,酸枣仁,桂圆肉,当归,木香,大枣,炙甘草组成。熟悉中药组方的朋友一定能够看出,在归脾丸中,包含了补气名方“四君子汤”的四种药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同时还加入了补气的元老“黄芪”,所以很多朋友认为归脾丸主要作用是用来补气的,但实际上,在补气的功效之外,归脾丸还能补血。

归脾丸是如何补血的呢?主要是通过2个方面,一是通过方中的药材滋补脾的“气”,气充足了,身体营养吸收才能更好,血的转化也就更顺畅,气血之间关系密切,单补一种,往往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方中远志,酸枣仁,桂圆肉(也称龙眼肉)具有一定的滋补安神功效,通过调节心神不宁,减少气血的消耗,也是归脾丸补血的重要方式。

因此,归脾丸不但能够补气,还能够补血,不但能够滋补脾虚,对于补心宁心也都是很好的中成药,在临床上治疗调理气血亏虚,脾不统血引起的相关健康问题时,服用归脾丸就是很对症的药物。

关于归脾丸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

如果你的睡眠状况总是不好,睡得浅,多梦还容易醒,醒来总是思虑过多,觉得非常疲劳,同时还伴有面色萎黄,经常心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观察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搏细弱等症状,这种失眠问题,大多都是由心脾两虚造成的。现代人压力大,特别是一些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或情绪焦虑的长期影响,都有可能导致心脾两虚而失眠的情况,另外,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气血不足而导致的失眠问题,服用归脾丸进行调理改善就很对症。

采用归脾丸联合应用谷维素治疗失眠,临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归脾丸联合谷维素治疗组睡眠改善有效率为84.38%,而单用谷维素组有效率为66.67%,说明归脾丸在滋补气血,宁心安神方面,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焦虑抑郁

在抑郁症的中医辨证中,心脾两虚也是常见的证型。在中医理论中的郁证大多都与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有关。肝郁易伤脾,从而影响气血的生化,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日久而使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同样的,长期思虑过度,过度劳神,同样也会影响脾的运化,损伤心血,最终导致心脾两虚。

归脾丸是健脾养心的良药,对于属于心脾两虚的抑郁症患者,服用归脾丸进行调理,方中黄芪补脾益气,桂圆肉补脾养心,党参白术甘温补气,当归滋养营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调理醒脾,炙甘草调和诸药,补气健脾,大枣生姜补益脾胃,对于气血两虚导致的心理方面的相关问题,也有不错的调理作用。

窦性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

虽然中医和西医对于心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但对于气血两虚引起的相关的心脏问题,归脾丸也有不错的调理作用。特别是由于心脾两虚,心失所养而导致的心律问题,比如窦性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问题,很多时候都与身体气血不足,而使自主神经系统出现紊乱有关,通过服用归脾丸滋补气血,对于调理和平衡植物神经系统,改善窦性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也都是可以的,这种通过调理身体平衡改善心率问题的方式,更加安全,对症应用往往能够获得不错的调理作用。

气虚崩漏

有些女性身体比较弱,因为气不摄血,血海不固,可能就会形成崩漏之症。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骤然出现血崩,或淋漓不绝,颜色淡红,其质清稀,同时还会伴有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归脾丸来健脾补血,调理改善。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在45~55岁之间会经历更年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会伴随一系列的身体不适症状和诸多的健康问题,很多女性在更年期阶段都会出现潮热多汗,失眠烦躁,焦虑抑郁,多疑喜哭等症状,这不但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对于家庭和谐也会形成一定影响,对于伴随上述症状的女性朋友,如果经诊断也存在气血亏虚问题的话,可以考虑使用归脾丸进行调理,归脾丸能够滋补气血,宁心安神,对于调理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也是不错的药物。

归脾丸的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

归脾丸的适应症是心脾两虚导致的气血不足问题,是一个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作为补虚药来说,它的主要禁忌症就是“实证”的问题,比如对于感冒患者,气滞血瘀的情况,脾虚但湿气重的情况,服用归脾丸不但不能调理身体,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对于上火引起的一些疾病问题,比如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情况的,也不宜服用归脾丸。

作为一个药物,有它的益处,自然也有它的不良反应风险,归脾丸药性并不炽烈,如对症应用,不良反应并不多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主要是因为口中津液不足所致;如果服药期间因为燥热伤肺,或肺气虚弱,则有可能造成鼻腔干燥不适的症状;另外,有部分患者服用归脾丸,还有可能会出现便秘的现象,同样也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