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医生只会用睡觉药?用对了方法,睡好觉不是空谈
最近门诊,发现来开安眠药的比之前更多了,这不禁让作为专科医生的我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睡不着觉?在这之前曾被其他专业的同行调侃:你们治疗失眠不是就会给开睡觉药吗?好,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关于失眠,我们还有哪些办法?
¨19世纪60年代开始,睡眠临床医学开始形成,多导睡眠脑电图技术进入临床应用,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睡眠的过程
通过睡眠监测,我们可以清楚的将睡眠分为5个阶段:
先是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NREM),分为四个阶段:
I期:开始入睡脑电图上α指数减少,节律变慢。这时人们身体放松,打盹进入浅睡眠,眼球有缓慢的浮动,受刺激后很易惊醒。
Ⅱ期:浅睡阶段,脑电图上出现睡眠纺锤和K-综合波。这时人的身体完全放松,眼球浮动基本消失,逐渐出现慢波。
Ⅲ期:进入深睡,脑电图上漫波增多。这时不易被叫醒,眼球浮动消失。
Ⅳ期:基本上同Ⅲ期,但脑电图上δ波占50%以上。
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后会转入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REM),睡眠监测下EEG与1期睡眠相似,但出现快速眼动,肌张力下降,此时为梦境状态。
这样的5个阶段合起来形成一个睡眠周期,人们每晚大概要经历4-7个周期。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可能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出现问题,导致睡眠不足。归根结底,是没能形成完整的睡眠周期。
了解睡眠的规律后,方便我们有针对性的治疗。接下来说说都有哪些原因导致失眠?
生物学原因:如遗传因素、某些躯体疾病、机体的节律等;
心理社会原因:很多失眠的人,还没准备睡觉,就开始焦虑、着急,深怕睡不着怎么办,这种焦虑恰恰加重了失眠,这用专业术语讲,叫做睡眠期待;此外还与个体的文化差异 、内心冲突 、不良睡眠习惯 、错误的认知等有关。
应激与环境: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和习惯了的睡眠环境,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这种习惯被打破后就可能导致出现睡眠障碍,比如遭遇重大创伤或者临时更换居住环境等。
其他心理障碍失眠:在精神科,很多疾病都可能伴发失眠,如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分裂症等。
对于失眠的治疗,首先建议先尝试认知疗法,即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包括:
1)对睡眠需要的期盼过高:这会使失眠患者处于“高警觉”状态,出现焦虑,进而导致睡眠感丧失及假性失眠。
2)误解或扩大了失眠的后果:如认为整天无精打采是由于没睡好。
3)对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认识错误:如多在床上躺些时间,早上床、晚起床:这种应对策略对睡眠危害极大!很多患者吃完晚饭后就早早上床,翻来覆去等待睡眠的到来,当困意迟迟无法降临时,开始变得抑郁、焦虑、沮丧,反而更加强化了“高警觉”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光照疗法:作用机制是抑制褪黑素分泌
光照可以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尤其是509nm的光照,有治疗失眠的功效。通常来说,日照不足,褪黑素的浓度就会上升,引起睡眠紊乱;轮值夜班及长途飞行的人们,缺乏日照或者处于不同时区,一时无法调整生物时钟,引发睡眠问题。
漂浮治疗:漂浮治疗可使与紧张有关的生化物质下降,并可保持几天或几周。
漂浮疗法实质上是一种放松疗法。具体做法是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使患者漂浮在特制的漂浮液上,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语、特定的音乐、影像等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由于漂浮液的浮力作用,患者可轻松漂浮在液面上,漂浮液的温度与体温相同,整个身体就像没有边界一样“融化”了,“重量感”也随之消失了。这时全身进入一种深度的放松,意识进入“虚无”及“空白”的状态。¨这对于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头昏、失眠等精神症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有“维持效应”。
睡眠限制法:充分利用在床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先做一周的睡眠日记,包括几点上床、几点睡着、几点醒。根据日记计算出该周平均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
例如:患者报告平均卧床时间为7小时,入睡时间为5小时,则睡眠时间为5小时,睡眠效率为71%,然后以患者上周入睡时间作为本周卧床时间,但要固定起床时间,且卧床时间不能低于5小时。如果本周平均睡眠效率达85%~90%以上,则下周可提早15~30分钟上床;如果睡眠效率在85%~90%之间,则下周维持原卧床时间;如睡眠效率低于80%,则下周上床时间要推迟15~30分钟。以上程序反复进行,直到患者睡眠时间达患者理想的睡眠时间。
其他还有很多方法,下面简单列举
一、刺激控制疗法;
二、生物反馈疗法;
三、睡眠卫生教育等。
总结:失眠症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失眠可引起病人继发症状,包括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我们一向习惯服药来克服失眠,但同时又惧怕药物的依赖作用。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让更多失眠的群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