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老中医”这样治

文 / 经济日报
2019-03-11 11:30

最近,以中医为题材的电视剧《老中医》一经开播,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很多人通过这部电视剧了解到,原来在中医的眼里,同一种病可以有多种证型,证型不一样,治法用药也不一样。

那么,就拿生活中最常见的感冒来说吧,如果“老中医”遇上感冒,会怎样辨证、用药呢?在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中,感冒一般被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这两个主要类型。

专家介绍,风寒感冒是指人体在没有内热的情况下单纯受风着凉、淋雨等,风寒之邪侵入人体,出现流清鼻涕、打喷嚏、嗓子痒,一般不会发烧。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外感邪气扰动内热,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痛、咳嗽、头痛等。

不过,当今社会风寒感冒的发病机会已经极少。专家表示,这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关系。过去人们的饮食以蔬菜粮食为主,体质虚弱,很难在体内蕴积毒火,这样的体质,一经风寒容易感冒,但这样的风寒感冒喝些红糖姜水,出出汗也能痊愈。而现代人可以说是整天“酒肉穿肠过”,很多人平时体内就有积热,经常出现嗓子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扁桃体肿大等,在这个基础上即使感受风寒,也是“寒包火”以内热为主的感冒。所以现在多数感冒都属于风热感冒或寒包火的感冒。

其实,风热感冒也好,“寒包火”的感冒也好,在中医认为都是外感热病。历史上著名“老中医”是怎样治疗的呢?专家介绍,汉代名医张仲景创立了治疗这种外感热病的名方麻杏石甘汤,明代吴又可提出用大黄,清代吴鞠通创立了银翘散。中药连花清瘟汲取了三代著名“老中医”的方药精华,从连花清瘟组方可以看出,麻黄、薄荷可以发散风寒、风热之外邪;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等可以清内热,杏仁、鱼腥草可以治疗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黄可以泄肺热,让患者体内蕴积的火毒通过大便排出,整个药方组合,既能散外邪,又能清里热,对现代感冒和流感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