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中会遇到的八种感觉
参禅同修定是两回事,参禅是禅宗一个用功的方法,当然离不开打坐,我们先讲修定,即使参禅开悟了,大彻大悟了的人,学问怎么好,智慧怎么高,乃至神通具备,能不能得定,这是个问题,这才是个大话头,值得一参。
换句话说,禅宗所讲的言下顿悟,一下就开悟了,还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这个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学》上所讲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个定静的功夫,在教理上与事实上,我们先要认识两个方面。首先是修定的八个障碍:忧、喜、苦、乐、寻(觉)、伺(观)、出息、入息。
为什么不能得定?譬如我们静坐,坐在这里,为什么不能真达到那个静的境界?当然睡觉不是静,睡觉是生活动态之一,不算静,真达到了定静的境界不是睡觉,可是也不像现在这样乱七八糟地在思想,那个才是定。
我们有心理的障碍,心中还有事有烦恼,不是东想西想坏事就是好事。
心理的现状归纳起来,不是忧就是喜,譬如说现在想静一下,不晓得静不静的下来,这个心理状态就是忧;
或者静坐一下,好像不错,这下有点甜头了,觉得蛮好,已经在那里乱了,这是喜的心理状态。苦与乐,这个腿子受不了痛苦,或者哪里气脉走通了很享受,苦乐的状态一半是生理的,一半是心理的。忧喜完全是心理状况。
寻、伺就是觉、观,汉代以后翻译是“觉观”,唐代翻译成“寻伺”,是心理的状态、感觉,思想能够知觉的。
“寻”,就是自己头脑里、心理上专门找一个东西,自己也不晓得找些什么,一直在思想不能停留。
“伺”呢,还有个等待的心理状态,譬如有时候你们下了课站在门外愣在那里,同学过来问你“干什么?”“啊,没有啊!”你真的没有,可是你愣住了,那个心理状态是“伺”。
“寻、伺”是整个身心两方面偏重於心理、精神方面,障碍我们不能得定。后两个严重了,鼻子要呼,还要吸,不能得定,换句话说,真得定,鼻子呼吸几乎停止了。所以不出息、不入息、不寻不伺、不忧不喜、不苦不乐;这八个障碍拿掉才能定。这是一。
第二,我们打坐一定会踫上的,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这是简单的归类,打坐初步学定,不管你盘腿不盘腿,真的进入静定的状态,你的身心一定起变化,这个变化在佛学的名词叫八触。
触就是交合、接触的意思,色、声、香、味、触,触与受两个相对应,触受是什么?拿现在话讲就是交感,像电视的插头一样,插不对电线要烧焦爆了,插对了就通电,都是触的现象。所以真的静坐,坐对了以后,普通还做不到耶,多坐一下定住了,八触就来了。
“动”,分好多种,觉得身体内部气动了,不过气动了也要分清楚哦!在台湾有位同学現在已经当教授了,当年也来打七,坐在一起打坐,晚上小参报告,就是每一天修持用功下来,当眾作一个心得报告。
他的报告很有趣,他说:“我今天下午坐了好几堂,气脉通了,一直在腰里动,通过来,通过去,好难过,不过我晓得气脉通了,后来慢慢通到腿上了,然后到小肚子那里,搞了半天,原来是只蟑螂在里头。”(眾笑)。现在在我们那里还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所以动触,真的气脉动了以后,过去叫打神拳,你坐在这里自己慢慢地都动起来了,没有意识哦!
然后这边转三圈,那边动两下,一般人以为特异功能来了高兴得很,这是生命的作用发动了,自己意识定不住的时候就有动的现象,不是什么上帝给你,也不是菩萨在你身上,也不是鬼也不是神,这是生理必然的反应。
“动”有各种的,所以许多有特异功能的人,动到眼睛,眼睛可以透视东西,动到耳朵,听不见的声音能够听见,是真的,换句话说,没有什么稀奇,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
但是了解了这个道理,到那个时候,反而要不使它动,把它关闭掉,不然,你用到这一面去就糟了,整个的道啊、佛啊就不能完全圆满的成功。
“动”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所以一般说练气功,练什么任督二脉打通、奇经八脉打通,那不过是动的一种,有时候真的动得好,生命的功能发起来,人真的可以悬空,这也是一种动态,生命的功能是有无比潜力的。
“痒”,发痒,譬如说身上长疮,疮是什么?从娘胎里头所带来不干净的业气,都排泄出来了,会长许多的疮,不容易治好。
现在科学医学进步了,我们过去看到有些苦修的老和尚,身上长疮,到处烂了又没有药,很痛苦,可是他们真了不起,自己把自己看空了,不在乎,可我们看了真难受。
所以发痒,身上会长疮,烂了的也有,各种各样的怪病都会来,在佛法里头讲,这是生命业气之所生,包括父母的业气,所以说要修持变化气脉,就是儒家讲变化气质,这一句话是科学的哦!气与质,质是物理的、生理的,硬要把自己的身体修到脱胎换骨转化了,变化气质。
这都只是简单地讲,每个人经历的个案过程不一样的。“轻”,修行到了某一个阶段,有时候觉得身体,譬如两个腿不能走路了,腰也动不了,我自己也有经验,到了四十多岁爬楼梯,两个脚抬不起来,但是我知道这是用功的过程,我就不在乎;
还有一个阶段,一个多月里拿一张纸都拿不住,可是我一点都不怕,所以要懂得原理去实践的。我还有经验告诉你们,我有时候走路感觉到自己倒转来;
我的头在走路,脚在上面,我也不在乎,就看怎么样把我“弄死”,既然要实验嘛,修行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这个道理中去实验。
所以道家有两句话我很欣赏,“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很有道理,你要修到生命不死长生不老,除非你以准备死了的决心去修。有些同学又怕这样又怕那样,“唉唷!我发晕了。”“唉唷!我冷起来。”
“唉唷,老师啊!怎么得了。”我说:“怎么样?”“唉唷!我留鼻水,打坐好几天都不好啊。”所以给人家叫老师,是天下最倒楣的事,这里不通那里不通都来问你,其实原理很简单,只要搞懂了。
“轻”,有时候身体非常轻,“重”有时候身体拖不动,不要怕,这都是修行的过程,等於开车、走路一样,都是道路两旁的环境、景色,不是目的地,不要怕。
“冷、暖”,有时候怕风,打坐感觉好像冷,有时候冬天却可以穿一件衣服,都非究竟,都是身体气质变化的现象、过程。“涩、滑”,有时候身体乾枯了,皮肤都乾燥,像木头一样,有时候皮肤润滑得像婴儿的肉体一样。
譬如修持安那般那假使你修好了,八触的反应作用马上就出现,身体的变化就很大,可是你不要给身体拉走了,身体上的感受都不是。
——整理自《南禅七日》
你打起坐来,一定碰到感觉特别强烈,感觉叫做触受,佛学里触就是瑜珈,瑜珈中文旧的翻译是“相应”,要是我现在翻译,要翻成“交感”。
物理世界,生理跟心理的交感,物理跟精神的交感、反应,就是瑜珈。打坐修禅定就是修瑜珈。身瑜珈是面对交感触受,简单分类有八种:冷、暖、轻、重、柔、粗、涩、滑,分析起来内容多了。
“冷、暖”,打起坐来有时候发冷,你就晓得里头有毛病了。有时候一身流汗,火烧一样发暖。
“轻、重”,有时打坐坐久了,两腿或身体酸痛胀麻,好像得病一样,甚至有水肿,两个腿都肿胀走不动了,以为有病了,赶快找医生。
一找医生,就看出来很多毛病,其实都不是。有时候觉得哎哟!这一次坐下来真好啊,身体好轻灵啊,好舒服啊!自己以为工夫有进步了,这些不过是个变化。
这是讲现象哦!所以修行哪里那么容易啊!你要注意,发生任何的现象,同你的男女饮食,或者其他受风受寒等等,都有关系。
滑、涩,有时候身体很灵活,甚至打起坐来感觉皮肤都变细嫩润滑了。有时候身体动不了,古人用这个涩,现在就是像塞车那个塞。
有时候“柔”软,柔是柔,软是软,柔是比较柔和,软像婴儿一样。
有时觉得“粗”,粗糙硬化了,有时觉得身体有些地方变细了,有时觉得懒洋洋的。
有些同学一辈子缓慢,懒洋洋的,已经散了。他从小就是这样,这是他的业报,自己不肯努力。缓就是像弓箭一样不肯拉紧,永远放在那里。
有些人看到他身体就可以看到他的个性。你看那两个老板,个子大大的,胖胖的,但是并不缓,办起事来很快,这是个性问题。有时性急,你觉得神经都绷紧了。有时候力量强起来,虽然没有练过武功,打坐下来,觉得威力无比;有时觉得实在没力气,变成很差,不行了。
我告诉大家,我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忽然两个指头连一张纸都拿不住了,拿到笔不会写字,我说完了。
我忽然对自己哈哈一笑,我说我不上你的当。还有,快五十岁时,我上楼梯都走不上去了,我就站在楼梯的中间,就这样定住,心想就这样走了,还一定要躺下来死吗?等一下气脉走通了,一样地走上去。所以要认识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告诉你。
有时为什么拼命要喝水呢?以为生病了,得糖尿病了。
这只是生理工夫进步的变化。有时肚子发胀,什么都不想吃;有时吃很多仍觉得饿;有时发闷;有时发痒,全身痒,连骨头中心都痒起来;身上发黏,或者喜欢动,或者喜欢静。
加上老、病、疲劳、爱休息,这些生理现象的变化就有那么多。
假设现在讲生命科学,一个一个的问题,可以做多少医学的题目!这个学问有那么大,都是从地水火风变出来的,变相生灭,从能触的功能来的,所以发生了感觉。
结果我们打起坐来做工夫,统统跟着刚才上面讲的感受走,算一算一共三十几个。这还是简单的,佛经上面有,我再重新归纳过来。
我们生命一天二十四个钟头,统统上当受骗,都在这个感受里头转。
这一次听过课以后,自己碰到那个现象不要忘了。
那么去看医生可以吗?可以,西医也好,中医也好,你去请教高明医生。如果你说是打坐做工夫出来的,医生不懂你这一套,他也不听你的,他照现象来给你治病,反正医生说什么病,你作参考就行了。
一切的疾病都由四大变化来的,简单讲有三十几种感受作用。一般佛学家,不大管这些东西的,只讲空啊、有啊,唯识、般若啊、三止三观啊,哲学思想搞了半天,不晓得干什么!所以要我来研究佛学,做一辈子哲学教授,我不干!
尤其办学院的,这些根本也不教,每个佛学院培养出来的,也不懂真正的佛学,更不懂真正的佛法要点。
所以这三十几种感受,好好去体会,每一个都是医学上的大题目,是四大的变化,是生理物理的变化,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身体都被它转动。
要想不听它转动,只有安那般那,把那中间的重点“息”看住,不跟这些现象走才行。
你说头痛,痛得要死好不好!最后是死嘛,除死以外还有什么大事啊?死的不过是这个肉体。而真正的生命,等于房子盖起来,虚空还是存在,没有减少;房子坏了拆掉了,那个虚空也没有增加啊!
就像你们戴眼镜戴习惯了,呼吸系统鼻子这里有两个小的脉管被压住了,旁边两鬂这里也压住。
所以我十几岁时有近视,我现在八九十岁了,反而看报纸不要眼镜,一戴就难受,你们戴惯了不知道。譬如我坐在在这里,我眼睛看前面这个方向,两边这样大都看到了。你们戴眼镜,只看这么一点。
所以要想恢复的话,自己打坐时要把眼镜拿掉;戴假牙的最好也拿掉,神经就不紧张了。
神经的放松最后统统在脑,不在肢体。全身所有的反应,最后是脑的问题。你看那个病人最后上氧气,就是这个气的问题嘛!所以你平常把这个气先调好。
刚才讲的触受,酸、痛、胀、麻、痒等等,涩与滞同一个意义,就里塞住了。譬如背部风大水大停留在那里,如果人老了检查这里,关节疏松就来了。
因为风大跟水大泡了这个地大,关节骨头的功能被压住了,工夫到了会打开的,打开的时候自然会跳动的,那是本身的功能发生气脉振动。
至于吃饱、吃多了以后打嗝,内行的人一听,知道这是胃的问题;有些是肾脏肝脏的问题,打嗝的声音都不同,所以叫“明师难遇”。知道的师父就让他去发泄,他的病气就出来了。
所以修行需要同参道友,内行的师兄弟招呼,不然算不定你入了定,别人以为你死了,放张纸或什么在鼻孔上,觉得一点呼吸都没有,就抬出去烧了。
所以修行要有环境,很难的。刚才讲的触受,每一个都先吩咐你,你们在佛经上虽然看到,一眼就晃过去了,觉得很多余,其实这个最重要。
走修行之路,要注意两个重点的问题:饮食、男女。
肠胃一定要清爽;男女性的关系,不能说叫你完全守戒,至少要做到清心寡欲,尽量减少,不然对于安那般那及你的身体会有影响。
修气要懂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这同中国的医学有密切的关联。而且要懂得印度乃至于传到西藏密宗的三脉七轮。这不是理论哦,这是生命科学,都要认清楚,才知道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