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的25条忠告

文 / 中食报大健康产业一点号
2021-01-21 00:49

1. 睡好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好觉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晚22:00到早4:00。这段时间相当于一天的“冬季”。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夜里不睡,白天崩溃。

2. 正确的观念远比药物和手术,更能帮助患者远离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会有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和理念,才是预防健康问题发生的根本。

3.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难以从书本里学来。

要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4.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

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最终都要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所有的外部因素,都只能起辅助作用。

5. 人的健康离不开四大要素。

旺盛的气血;畅通的经络;健康的脏腑;充足的精气神。

6. 超过人体吸收限度的饮食,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还会成为垃圾负担。

五脏六腑是一个气血能量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食物数量必须控制;否则不仅会导致工厂罢工,还得靠消耗气血来疏通清理。

7. 适度运动可以促进人的气血运行,但一旦过度,消耗必然大于受益。

人体的气血循环、生命运动,都要依靠能量;而能量增加要靠松静来达到。

8. 对于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经络畅通了,病情才会显现出来,这就叫做气冲病灶。

很多练习功夫养生的人,达到一定水准后,都会出现排病反应。

这种时候,要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功夫养生的练习也不能停止,这样才能快速积累能量,解决病灶,度过这个时期。

9.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习惯形成后,得病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每次会出事故,但有多危险,你应该心知肚明。

10.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11.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12. 大病初愈,切忌泡澡,切忌出大汗,切忌情绪过于激烈。

泡澡、出大汗耗损元气,情绪过激伤及脏腑。人在身体虚、元气弱的时候,最容易被这些损耗伤到根本。

13. 人生最忌讳“乱”字。心乱,对外紊乱事情,对内打扰血气。

恼怒恐怖喜忧昏疑等,都是乱,是“多病、短寿”的根源之一。不但养病时不应心乱,即平居时也应该注意。

14. 入睡时,如有思来想去,不能安眠,不要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可以采用练习打坐或睡功、聆听能量音频等方式,促进自己心神安宁,提升睡眠质量。

15. 午时(11:00-13:00)属心。

此时可散步休闲,或闭目养神,或打个瞌睡,让自己能短暂地休憩15分钟作用,那么一个人的心气就会强。

16.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

功名看器宇,事业靠精神。一个人的“精气神”是否充足,精力是否充沛,决定着他的事业或工作能否做好、做大。一个体虚多病的人,往往很难成事。

17. 环境对养生极为重要。

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多、能量充沛,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呼吸,就能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18. 健康问题出现,大都由于内在虚弱,被外邪乘机而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很多健康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一个人内在元气、精神等消耗过大,一旦外界有了风吹草动,身体难以承受,从而就被病邪入侵。

如果身体能及时清理病邪,就会出现一些小的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清除,病邪长期累积,就会有大问题。

19. 一个人有病,却还不以为有病,这往往就是他最大的病。

一个人最难的就是觉察自身,这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有些人没有智慧,难以发现自身问题;有些人没有勇气,发现了问题却不愿正视。真正愿意及时正视并解决问题的人,有多少呢?

20. 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滋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站桩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总妄想吃某某动物,来补益自己,只能像药王孙思邈所说:杀生养生,距离“生”更远了。

21.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畅。

学会通过打坐等方法来养生,是非常重要的。静坐可以平息妄念、收摄心神、调节气息,从而让身体内在活力得到开放和释放。

这种状态下,不仅能消除一些宿疾隐患,还能弥足身体的功能不足,增强身体的健康状态。

22.欲得养生,腹中常空。

很多人遇到好吃的,就喜欢放纵食欲、暴饮暴食,恨不得一次就吃满足;但结果往往是肚里吃撑、口里无味。甚至渐渐对美食失去鉴赏能力,只会不停往肚子里塞。不仅不利于养生,甚至逐渐人生乐趣也丧失了大半。

想要养生健康,吃饭常吃七分饱。正所谓:势不可去尽,话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规则不可行尽。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23. 人常能静,天地悉皆归。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

当你能真正静下来,练习站桩、打坐等养生方法,就会发现人体就好比一个小天地,无时无刻不在和外界发生着交流。

24. 五情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人的情绪,和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文化中,很多疾病就是因人的情志而起,所以学会调整情绪、心志非常重要。

而有了健康问题后,你的情绪对于疾病的走向也有很多影响。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被误诊之后,自己吓自己,没病反而吓出一身病;结果得知被误诊后,心情豁然开朗,一下子又身心通畅了。

25.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

这种感觉真好,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