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文 / 凤凰卫视
2019-06-13 01:00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陈可冀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医大师。


1

清宫医案大揭秘!

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Emma检索到

自1980年起,陈可冀院士带领其团队,整理清宫中3万余件皇家医疗档案,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了中医史诗般的巨著 ---《清宫医案》。书中整理总结除了不少不为人知的皇家健康秘密,以及珍贵的中医医疗知识。


长寿的乾隆皇帝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乾隆活到89岁,寿命很长。乾隆的医疗资料非常全面,他的进药簿也给后人提供了很多很珍贵的信息。总结研究发现,乾隆平时用调补的药材很多,并且经常运动。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从乾隆皇帝的临终医案可以发现,他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月中身体并无大病。乾隆63年12月开始记录的医案中发现,88岁高龄的她,脉象安和,只是心气不足,身体发软,夜间少寐。因此当时的御医开出了一些进补气血的调理汤药,如参脉饮、灯芯竹叶汤、养阴育神汤、参莲饮等。

用现代医学分析,乾隆皇帝生命后期的主要保健目标是在养心,而养心重在补气。所以在乾隆皇帝临终前,御医将他的人参用量从1钱增加至6钱,希望能挽回他的性命。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在生前的最后两年,乾隆皇帝服用人参的总量达到了37两9钱,按照克为单位计算,合计1137克,也就是每日至少服用1.5克人参。

短命的光绪皇帝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光绪四岁被立位皇帝,皇帝在位33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

经过对历史和光绪帝原始医案的研究,发现由于光绪帝在位期间的政治斗争比较激烈,导致光绪思虑过多,从而导致他的身体状况较差。

不仅如此,光绪皇帝还有遗精的毛病。医案中记载到,有时宫中锣声响起,前列腺就会分泌液体。从中医来讲,肾为先天之本,光绪皇帝的肾虚问题,也从某种程度导致了他的死亡。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短命的同治皇帝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同治皇帝六岁被立位皇帝,皇帝在位13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崩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19岁。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同治帝是因为经常偷偷出宫光顾烟花柳巷,导致感染了花柳病,死于梅毒。还有传闻说同治皇帝的死,他的亲生母亲慈禧太后难辞其咎。

然而对于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在清代皇帝脉案档簿就有清晰地记载。其中在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

其实专家研究过同治皇帝的脉案,从发病多死亡一共三十八天,所有的病历都很全,也请各科的医生研究过,从症状到发病的速度来讲,都不符合花柳病的特征。也就是说,同治皇帝的确死于天花。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同时,同治的老师翁同龢也有详细记录同治的生病症状,记录也与脉案相符,以此可以证明同治皇帝的脉案并非伪造。

长寿的慈禧太后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清末最大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崩于中南海之仪鸾殿,时年七十四岁。

慈禧的临终脉案也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慈禧太后在人生最后时光里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慈禧驾崩之日,当天共有脉案三则。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慈禧临终前脉案:张仲元,戴家瑜请得皇太后脉息,左部不匀、右部细数、气虚痰生、精神萎顿、舌短口干、胃不纳食、势甚危笃,勉拟益气生津之法调理。人参须五分、麦冬二钱、鲜石斛三钱、老米一两,水煎温服。

慈禧死前也没有大的疾病,而是自然衰老而死。

皇家医案大揭秘

皇家医案记录是非常完整的,身份贵重的人,比如皇帝、太后、甚至是受慈禧太后器重的太监,都会有非常详细的医案记录。从饮食、休息、到护理记录,都一应俱全。每个医案都会对应着完整的处方以及剂量。

不同的身份,医案的颜色也是不同的。

皇帝的医案记录是黄色的。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嫔妃的医案记录是红色的。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太监的医案记录则是白色的。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2

清宫治疗经验①

慈禧同款肠胃方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案》中八大治疗经验中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崇尚实效 辨证论治

大家看宫斗剧中,总以为在宫廷里给皇家看病的医生,不敢给皇上娘娘用狠药。而其实,中医是讲究治病八法的。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八大治疗经验第一条经验就是:崇尚实效,辨证论治,中病为准,并非滋补一途。西太后慈禧大关防郁滞未畅,酒军、元明粉照用不误。慈禧太后的腹泻一直非常严重,所以太医也给她用大黄、元明粉等通便的药。

也就是说,太医也不是像传说里的就只会用滋补之药。而是辨证论治,讲究治病出实效。

通便良药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Emma检索到

元明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就是硫酸钠。

元明粉是通大便的,中医常说是理论叫做通腑。

五脏六腑中,大肠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腑。

由于清宫里面看病是很重视疗效也很重视实效的,一方面补益的药也用,宫里通下的药也用。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大黄也是所谓将军之官,是通便的中药。在慈禧太后的胃肠方中,太医常会用到这两味药材。

慈禧太后的肠胃情况不好,有时候便秘、有时候腹泻、有时候又腹泻与便秘交替。特别是在慈禧年老时,她的腹泻越发严重。御医后来多用益气理脾之法调理。

3

清宫治疗经验②

古方今用,巧用桂枝、泻心汤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疗的第二条特点是:法度谨严、广用经方。经方是指张仲景在汉唐时期用的方子。其实在清朝,非常讲究经方、古方、时方并用

经方永不过时,桂枝汤类方、泻心汤类方、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多能补血寒温得宜。

但是我们今天用经方、研究经方要发展它,不能停留在过去。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去继承、去创新、去研究、去发展经方,才能做到更好的古为今用。

桂枝汤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张仲景《伤寒论》里的桂枝汤,由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五味药组成。主要作用在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合阳。

医案记载中表明,光绪皇帝也用过桂枝汤调和匀胃。由于光绪有遗精的病症,所以太医又加了牡蛎、蛤粉、芡实等治疗遗精病的药材,可算是古方今用、古方新用的典范。

4

清宫治疗经验③

胃里爱积食?看看皇家吃什么!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疗的第三条治疗经验为:借重通腑 驱除积滞。简单来说,就是胃肠“堵”了,容易“积滞”,也就是积食,通过“通腑”的办法,来改变这一现象。大肠中的和直肠中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者发生了肠梗阻的现象,都可以通过通腑的方式去达到疾病治愈的目的。

山楂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艾玛检索到☝

艾玛检索到,山楂又称山楂果、红果、山里红。

中国学者调查了15个省、市、自治区的山楂资源,发现了一些 稀有品种,包括抗寒(零下40°C)力强之“大旺”、“矮化山楂”以及“阿尔泰山楂”等等。

我国古典著作如公元前5-10世纪的《尔雅.释草篇》以及以后的《山海经》、《唐本草》、《本草纲目》、《隋息居饮食谱》、及近代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均有记述,民间对此十分熟识。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更有“伦父馈山楂”的诗句,对山楂酸甜味已有品评。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现已经证实,山楂果及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比较多,适于冠心病人服用,也有降血脂作用。

但是山楂吃得过量,如果导致食量增大、增加体重就适得其反了。


山楂是帮助消化、消食导滞很好的药。溥仪皇帝是每天吃大山楂丸消食的。

大山楂丸的成分则是山楂、神曲、以及麦芽,炒焦了之后变成大山楂丸、也叫做“焦三仙”。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而且南山楂北山楂有所不同。北山楂直径 1~2.5cm,表面鲜红色至紫红色。南山楂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虽然长相有区别,但是在世纪城份上并无太大区别。


特别提示

山楂叶有降血脂的作用。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山楂可以增加食欲,所以如果贪多,容易血脂变高,并且长胖!

山楂还有可能诱导您的胃酸分泌过多,增加胃溃疡等风险。所以不建议胃溃疡病病人多吃山楂。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5

清宫治疗经验④

揭秘市面上一药多用的好药!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疗的第四条特点:徵用温病时方 承先启后。承先启后源自于《黄帝内经》的含温辨证。在清朝时,中医学进一步发展了温病学说。

中医其实有四部经典:《黄帝内经》 、《伤寒论》、《温病条辨》、和《金匮要略》。四部经典古籍中就有很多沿袭至今的方子,例如杏苏饮、达原饮、藿香正气散、桑菊饮、二香汤、及清咽消毒饮等。

藿香正气散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藿香正气散,从宋代流传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藿香正气至今还是非常流行的药品。

它对于夏天的消化不良、夏天拉稀、预防中暑等都非常有效。在清朝的时候,很多宫门口都会放大缸,里面放藿香正气水,用来预防中暑。如果有人觉得暑热难受,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喝一点,缓解症状。

杏苏饮&桑菊饮


杏苏饮来自《医宗金鉴》卷,五十三篇。主要治疗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以及不时咳嗽。

桑菊饮来自《温病条辨》 。主要治疗咳嗽、发低烧等状况。

这两个方子都对于温病,一些初期的、比较轻的咳嗽、发烧非常有效。

杏苏饮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杏苏饮

用料:杏仁(炒,去皮、尖)紫苏、前胡、桔梗、枳壳(麸炒)桑皮(炒)黄芩 甘草(生)麦冬(去心)浙贝母(去心)橘红

服用方法:引用生姜,水煎服。

功效:治小儿伤风,发热憎寒,头痛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脉浮缓者。


桑菊饮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桑菊饮

用料: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甘草(2.5克)芦根(6克)。

服用方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效: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适用人群:有良性结节的患者。


6

清宫治疗经验⑤

养生、美容、减肥...教你如何”喝茶“养生!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疗的第五条经验为:废除金石丹药 侧重调补。清朝宫中善于运用代茶饮法,因病制宜:包括清热和胃代茶饮、回乳代茶饮、疏解代茶饮、养阴清热代茶饮及清暑益气代茶饮等等。

代茶饮vs中医汤药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代茶饮,也称药茶,据传药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清朝太医院御医喜欢用代茶饮调理身体,治疗小病。

代茶饮小剂量是用于慢性病的防治、利于机体功能的调整、比较容易坚持长期服用。

很多人以为代茶饮是不同于汤药的,其实代茶饮也是汤药!只是代茶饮的剂量小,所以口感相对比较好,可以让人们像饮料一样饮用。

现在整理为册的代茶饮大约有200多种,很多都是小方子,也就是只有2-4味药,也有以下5-6味药的。非常方便大家“对症下药”,像喝饮料一样坚持的喝适合自己的代茶饮。

清宫最流行的五种代茶饮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宫医案中记载着大量的皇帝、太后、妃子平时爱用的代茶饮,其中五种最为流行、并且对现代人来说也较为实用。其中就有清热和胃代茶饮、回乳代茶饮、疏解代茶饮、养阴清热代茶饮、及清暑益气代茶饮。

历代皇帝最爱养生品---枸杞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清朝历代皇帝中,很多帝王都很重视枸杞。枸杞补肾、养阴、助阳,对于改善智能是很好的药材。

特别提示

枸杞多糖,科学研究证明有抗衰老的作用。

专家建议,虽然黑枸杞比红枸杞更贵,但是并不一定是“贵的比便宜的好”。

在营养价值差不多的前提下,红枸杞的味道更佳。



清宫医案大揭秘!皇家养生中竟有这些秘密


编辑:陆小凤、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