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给现代人10句养生金言,句句经典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都希望老人能长寿,能晚年健康快乐。
老人们自己也每天在努力寻找着各种令人长寿的方法。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老年人的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关于养生的谣言、广告。
今天,我们摘选了10句古人的养生箴言送给老人们,希望能对老人看待健康、养生有所帮助。
1
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竭,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不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则成疾患……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
——《寿亲养老新书》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年纪大的老人,真元之气已经逐渐衰退,脏腑也较衰弱,故全靠适宜的饮食来滋养气血。若不节制生冷饮食,又时饥时饱,调节失其法度,则每易发生疾病。所以老年人的饮食,大都宜软、宜熟、宜温热,而忌用粗硬生冷的饮食。
2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金元 张子和《儒门事亲》
这一句是说养生保健最适合的是通过合理运用食物来调养身体,而治疗疾病才需要用药物来祛除病邪。
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总是认为时不时用一些药物可以帮助调养身体,从而达到健身延年的作用是极其错误的。
有病治病,没病则好好吃饭,注意饮食调摄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3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于老人也。
——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
这段话告诫我们老年人养生的关键是,耳不要乱听,口中不要乱说,身不要乱动,心不要乱想。这些都是对老年人有好处的。
养生说难也不难,道理谁都懂,也并不高深,但往往想坚持下去却又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其实,心静对养生是最重要的,心态平和才是少生病的关键。
4
老年人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穷无济于事也,当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气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身兼性。
——《老老恒言》
这里是说老年人肝血渐渐衰弱,虚火上升,不免性情急躁,有时候旁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变得更加急躁,这时候追究什么是没用的,只有以“忍耐”来处理。
对任何事情都能顺其自然合乎事理,气血就不会乱动,然后神气脸色也会觉得平和,这样不仅可以养身还可以养性。
5
虽少年致损,气弱体枯,若晚年得悟,防患补益,血气有增,而神足身泰,可以永年。
——《寿世传真》
这句告诉我们即使是年少时代造成的损伤,身体体质较瘦弱,但是如果晚年有所觉悟,防病于未然,补充加强身体的营养,血气就会有所增加,同时精神充沛,身体康泰,这样仍然可以长寿。
6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明 吴又可《温疫论》
这句话是明代著名医家吴又可先生告诫我们,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下元亏虚,所以慎重用泻药。
而儿童又因为身体机能旺盛,应该慎用补益的方法。
很多老年人因为气血亏虚、津液不足等原因导致顽固性便秘,而天天靠泻药来维持正常的排便,这是非常危险的。
应该让医生帮助我们找到引起便秘的原因,再加以调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7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阏,可以养生。
——《呻吟语》
这里古人告诫我们老人要常常保持心情豪放舒畅,不要心情忧郁沉闷压抑,这样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心情舒畅则肝气条畅,肝气舒畅则周身气血畅达,这样生病的机会就少了,我们的身体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8
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惜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矣。
——清 程国彭《医学心悟》
程氏为清代医学大家,他告诉我们养生通过饮食补养不如精气补养,而精气补养又不如心神补养。只要做到节制饮食,用药适宜,则人的病体就好的很快。
我们常常在追求治病神方,殊不知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跟我们饮食的失调有关,尤其跟我们的心神失调有关,情绪致病越来越成为医学界的一种公认的重要致病因素。
9
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病所由滋。
——宋 陆游《铭坐诗》
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养生名句,他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本来没有病患,全在于自己妥善保养。如果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各种疾病就会滋生。
越是年老,就越是应该注重生活饮食起居的调摄,这样才能让晚年更健康。
10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其在疾病诊断、治疗、针灸、养生等方面的影响至今仍然非常重要。而其开篇便是从养生理念开始的,告诉我们如何才能长寿的道理。
其中最知名的便是这句,这里是说我们应该清净无念,心态平和,让心神安定内守,心不外驰,疾病又怎么会找上我们呢?■
本文来源:当归中医学堂
了解更多名医的健康科普,可关注“大医论道(dayilundao2017)”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