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保养大肠经,便秘、腹泻远离你!甚至还能治感冒哦

文 / 悦读中医
2018-02-03 18:22

很多人对于“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养生甚是关心,但是对于“大肠、小肠”这类空腑却容易忽略,把它们放在了“二等公民”的位置上。您可千万不能小瞧这大肠经,它在我们身体内的作用与其他经络相比可谓是不相上下。《黄帝内经》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指大肠主要是接受小肠下注的浊物,进一步吸收水分,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大肠传导功能异常,就会造成腹泻或便秘。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保养大肠经吧——

清晨保养大肠经,便秘、腹泻远离你!甚至还能治感冒哦

卯时指的是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间段,这个时候肺经就把手中的大权交给了大肠经,由它来主管我们周身气血运行的大局。

  • 卯时养生防便秘

清晨保养大肠经,便秘、腹泻远离你!甚至还能治感冒哦

熬夜到通宵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早晨很容易便秘。这是由于在卯时大肠应该好好工作,负责把一天的糟粕传导到直肠、肛门,形成粪便。可是,如果通宵熬夜就会耽误大肠经的正常工作,大肠无法将体内的“毒素垃圾”传导到直肠,而是散布在我们身体各处,不但会增加身体对毒素的吸收,而且长期便秘还容易诱发直肠癌、结肠癌等疾病。所以,工作再忙也要记得5点之前一定要睡觉,不然便秘就会找上门。

  • 卯时养生止腹泻

清晨保养大肠经,便秘、腹泻远离你!甚至还能治感冒哦

其实还有另外一群人,一到早晨5点就开始肚子疼,迫不及待地要冲进厕所拉肚子。这在中医里被称为“五更泄泻”,这主要是大肠里的水液代谢出现了问题所致。其实,大肠不但主传导,它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主津”。机体所摄入的水分绝大多数都是在小肠、大肠内被吸收代谢掉的。如果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就会造成水液停聚在大肠里,形成腹泻。所以,如果有“五更泄泻”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冬天可以热敷一下肚子和后腰部,给大肠增加能量,这样就不用再担心好睡眠被“搅和”了!

  • 卯时养生增肺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一方面,肺的宣发、肃降会影响大肠的功能,另一方面,大肠传导功能和津液代谢是否正常也会影响肺的功能。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拉大便的时候是不是往往要手握拳头、憋足了气使劲啊?那时候就是大肠与肺在“配合”工作了。临床上遇到一些患者跑到医院是看感冒、咳嗽的,如果我发现他们同时还伴有长期便秘,这时我会开一些通大便的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大肠主津”,便秘的患者由于大肠不能正常吸收水液,通过中焦上输到肺,肺脏就无法布散津液至周身。很多人还容易感到口干舌燥或者是呼吸不利,这个时候单纯喝水或者服用润喉片之类的药物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要调理好大肠,把肠子理顺了,“出口”通了,全身经脉自然就通畅了。

  • 大肠经保健穴

大肠虽说不算是人体的“要害部位”,但却是我们身体物质“进出”的“海关”,只有大肠经气血通畅,身体才能感觉更舒适,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更好。所以,每天对大肠经进行保健,不但可以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帮助毒素排出,而且对于其他脏腑、经络更好地“工作”也有辅助意义。

1.合谷——长寿的“人参果”

清晨保养大肠经,便秘、腹泻远离你!甚至还能治感冒哦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在第2掌骨中点处。

简便取穴:可以用一手的拇指指骨关机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指尖下即是。

主治:合谷穴是全身300多个穴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经常按摩就好比吃了西游记里的“人参果”,有增健长寿的作用。主要可防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斜、耳聋、腮腺炎、咽喉肿痛、腹泻、便秘等疾病。

按摩手法:保持简便取穴的姿势,用食指指尖按压穴位,左、右各30次,有酸、胀感为佳。

2.曲池——“泻立停”

清晨保养大肠经,便秘、腹泻远离你!甚至还能治感冒哦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曲池穴是大肠经经脉流注的穴位。这个穴能很好地清热利湿,对于因湿热引起的痢疾、泄泻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曲池穴对于上肢不遂、咽喉肿痛有较好的疗效。曲池穴还能很好地调整血压,是防治高血压的特效穴之一。

按摩手法:用食指按压曲池穴,以酸、胀感为佳。或者用艾条灸熏亦可。

大肠经按摩小妙招

1. 冥想排毒法

操作要点:全身放松,深呼吸,感受吸气中带来的清新空气,聚集在手掌中。右手掌心从左手背食指的商阳穴,向上沿大肠经走向按摩,最后向下沿胸骨至腹部脐中下丹田处;然后换左手在右手上,依照上述方法做一次。左右交替,反复练习6~9次。

主治:此功可防治肩臂酸痛、鼻炎,并促进大肠蠕动,利于排泄。

2. 拍掌功

操作要点:双手前伸,手肘微屈,掌心向下,大拇指内缩,平行互相打击侧面36次。

主治:由于大肠经络走行于手掌,所以拍掌主要锻炼的是大肠经,而且还能对合谷穴有一定的刺激。此功可以预防和治疗颜面部位的疾病,如视力模糊、鼻炎、口齿疼痛、头痛等。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黄帝内经>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朱文增 倪金霞 裴颢 尹韬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