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刚开始很累,过一段时间后感觉越来越轻松是怎么回事?

文 / 晏晏的生活
2021-02-03 18:31

几乎每个跑者都经历过这种情况,随着跑步能力的提高,这种跑嗨了的感觉来临的时间会越来越迟。同时这种感觉也不是每次都会出现,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跑步能力不同,跑步过程中配速、路况等多种情况不同,这种跑嗨了的感觉可能会越来越弱,至少我现在就很难出现跑嗨了的感觉。

长跑时,跑一段距离后感觉累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刚开始跑步的跑者,体力和耐力都比较差,心肺功能和摄氧能力都不足。运动时首先依靠身体的AT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为身体提供能量,ATP在体内储存量很少,只能维持几秒钟,之后需要磷酸肌酸转化成ADP,再转化成ATP为身体提供能量。整个系统大约能维持6-8秒左右的时间,之后需要体内葡萄糖和糖原经过酵解分解成ATP来为身体提供能量,当葡萄糖和糖原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主要靠脂肪分解来为身体提供能量。长跑主要依靠有氧呼吸供能,如果不能及时吸入足够的氧气,身体很容易进入无氧供能状态,而无氧供能时间较短,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偏劳和疼痛,并不能维持长时间运动。不经常运动的人,体内储存的糖原要比经常运动的人少,运动后会更快进入疲劳状态。

因为我们人体的内脏器官有惰性,而且这种惰性要强于肌肉惰性,在跑步后内脏器官没有快速的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所以导致氧气供给不足等问题,从而出现了感觉疲劳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极点”。极点的出现也与身体激素水平等多种原因有关。

常见的极点状况有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头晕,情绪低落,甚至有停止运动的想法等。

相较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会更早和更快一些出现极点的问题。所以延缓极点出现最源头的办法就是经常锻炼,定期按时锻炼,形成运动习惯。

当遇到感觉特别疲劳的极点状态时,要与极限状态进行区分。对于没有锻炼经验的人来说,最好减低配速,可以快走,甚至慢走也行,不要停止跑步,再坚持1公里左右,如果感觉状态恢复过来了,那就是遇到极点了,还可以继续跑下去,如果无法坚持,那就是遇到身体极限了,此时应该再进一步降低速度,降到慢走的速度,逐步停止跑步,不要立即停止跑步,要让心率逐步降低,否则会给心脑血管,尤其是心脏造成潜在的损伤。

遇到极点并突破后,身体器官,供能系统全面适应跑步状态,呼吸顺畅,身体得到更多的能量供应,才会有力气继续跑下去。在跑步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等物质,能促进大脑兴奋,跑步一阶段之后这些能使人兴奋的物质足以使大脑兴奋起来。这种兴奋的现象在刚开始跑步的人身上比较明显,随着跑步经验的增加,和大脑对内啡肽等的耐受力逐步提高,这种兴奋性会逐步下降,甚至很难再出现。这说明提问者的身体已经比较不错了。

要想避免跑步时出现极点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是随着跑步能力的提高,极点出现的时间会越来越晚。在长跑中,尤其是全马时,这种现象也叫撞墙,身体感觉极度疲惫,甚至会摧毁意志薄弱者的跑步计划。

跑步不要一味地定速跑,变速跑等很多跑法都能帮助跑者提高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等指标。同时还要注意耐力跑在锻炼耐力中的作用,可以说耐力跑是基础,变速跑、法特莱克跑等锻炼方法是提高耐力的加速器。同时还要做适当力量锻炼,尤其要锻炼臀腿、核心力量,上半身的肌肉力量也要加强锻炼,不能有短板。

以上是本人对这种现象的简单理解,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