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走和跑,40-60岁其实更需要增肌运动!还不知道就晚了

文 / 马户先森
2020-10-31 09:46

【健康科普】

图片来源 @网络

在揭秘这种运动是什么之前,小动君想首先请大家想一想,身边40-60岁的亲朋好友,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以下现象:

走不动路?

拿不动东西?

没力气拧毛巾?

特别容易累?

活动量少?

容易生病?

一摔跤就骨折?

进食量减少?

腰腹肥胖,四肢松软纤细?

体检指标都正常,但体重莫名其妙减轻,身材变瘦?

在我们看来,人上了年纪,自然体力不足,变得虚弱,这些情况没必要大惊小怪嘛。

但其实,老年人这样,可能不只是年纪大了,而是患上了一种名为“肌少症”的病。

所以今天小动君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肌少症”,以及何种运动能够降低肌少症风险。

文中还有小测试,3分钟测一测自己是否存在肌少症风险吧~

“肌少症”,也叫“肌肉减少症”,指人体骨骼肌含量减少、力量减弱、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症,多见于老年人。目前在我国还普遍不被了解和重视,却不容忽视。

因为患上这种病,不仅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还可能引发心肺衰竭,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这个“骨骼肌”,通俗讲,就是人体骨头外面包裹的那层肌肉,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

骨骼肌的三大主要功能,奠定了在人体的重要地位:

1. 为人体运动系统提供动力

大家拿着手机划屏幕看文章、拎东西、走路、跑步、跳广场舞等一系列动作和体育锻炼,都是大脑控制骨骼肌来完成的。

2. 蛋白质储存库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活动。而骨骼肌就是储存蛋白质的生命银行。当我们蛋白质摄入不足,骨骼肌就会拿出一部分蛋白质,供我们合成营养,这样人体才不会营养不良。

3. 葡萄糖代谢器官

骨骼肌可以代谢葡萄糖,帮助血糖异常人群稳定血糖。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看做是一家公司,骨骼肌当然是重要员工,但它们吃的可是“青春饭”,为什么呢?接着往下看。

1. 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也会衰老、萎缩。

尤其是40岁之后,骨骼肌的肌肉重量、肌肉力量流失速度越来越快。

图片来源 @IHEALTH 制图 @Daco

所以人到中年,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肌肉块逐渐变小,肌肉越来越没力,有些人会出现“蝴蝶臂”等表现。

2. 体力活动减少,运动不足。

越不动,越会加速人体细胞老化,让人生理年龄变老。

3、营养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很多老年人的饮食过分清淡,不吃鱼肉蛋奶,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

4、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慢病患者,以及因各种原因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慢性炎症作用,食欲差、消化吸收不佳和活动量减少,往往容易合并肌少症。

一旦患上肌少症,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不利:

1. 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不仅身体变差,心情也容易抑郁。

2. 下肢力量不足,促发骨质疏松、关节炎,更容易跌倒、骨折,进而失去自理能力。

3. 代谢出现问题,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慢性病。

4. 损害免疫功能,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5. 肌少型肥胖症(腰腹肥胖,四肢松软纤细),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率。

1. 肌少症更偏爱老年人

肌少症与年龄增长有关,因此老年人是肌少症高危人群。

在亚洲,老年人肌少症的估计患病率为4.1%-11.5%。

在美国,60-70岁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占5-13%;80岁以上老年人,占11-50%。

2. 在城市,肌少症更偏爱男性;在农村,肌少症更偏爱女性

上海地区对18-96岁健康男女性别的调查结果提示:70岁以上男女性肌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2.3%和4.8%。

高龄农村人口的肌少症患病率,男性为6.4%,女性为11.5%。

3. 全国范围内,肌少症更偏爱农村老年人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平均营养缺乏比率为12.4%,其中,农村老人高于城市老人。这些老人是发生少肌症的高危人群。

所以,请大家多关心一下家中的老年人,如果发现肌少症表现症状,要赶快去医院检查,及早干预治疗。

当然,下面的几个小妙招,可以先帮你自测一下肌少症患病风险↓

(一)手指测量法

将双手食指与拇指圈成一个圈,圈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如果圈不起来,表示肌少症风险较低;若圈起来还有空隙,表示有可能患有肌少症,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事实证明,小粗腿也有好处~)

(二)皮尺测量法

如果觉得徒手测量不精确,也可以用皮尺测量。

维持上图相同坐姿,在小腿最粗处,用皮尺环绕测量,注意皮尺须紧贴而不挤压小腿皮肤。

研究显示,50岁以上男性若小腿围小于34公分、女性小于32公分,就可能表示肌肉质量不足,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提高跌倒、行动衰弱的风险。

(三)观察法

1. 观察步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规步速小于0.8米/秒,肌少症风险高。

2. 观察体重:65岁以上老年人,年体重下降5%,可能有肌少症风险。

3. 观察握力:手握一个握力计,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臂斜下垂,掌心向内,用最大力紧握内外握柄。记录握力计读数。

正常握力值范围(65-84岁):女性>20kg ;男性>32kg;

P.S.当然,最保险的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CT、MRI、PET等手段都可以检查。

肌少症的出现,除了与年龄相关,还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减轻肌少症:

1. 调整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

不要盲目追求“千金难买老来瘦”,应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高脂、高糖饮食,适当摄入蛋白质。

健康人,每kg体重,每天应摄入1.0g-1.5g的蛋白质(瘦肉、蛋、奶、深海鱼或虾等)。即体重50kg的老年人每天应摄入50g至75g的蛋白质。

有慢性疾病的人,每kg体重,每天应摄入1.2g-1.5g的蛋白质。

2. 增加维生素D摄入

维生素D,可增强肌肉力量。

老年人可通过晒太阳、食物摄取(如海鱼、鱼卵、肝、全脂乳、蛋黄、鱼肝油)、遵医嘱服用维生素等方式,补充维生素D。

3. 积极控制慢性病

有效控制慢性疾病,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保持肌肉容量,维持肌力和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

P.S. 如果已患肌少症,请及时咨询医生,药物可以改善肌少症,用促进肌肉生成等方式,增加肌肉容量。

4. 增加运动,减缓肌肉衰老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运动」。

40-60岁的人群,完全可以通过运动来降低患上肌少症的风险。

比如选择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为宜。具体的运动量和时间,应因人而异,保证在个人承受范围内,避免运动伤害。

除了走和跑,小动君最后特别推荐大家7个简单易学的小运动,在家/办公室就能完成,每次5分钟,锻炼肌肉,提高平衡力!效果不输于跑步运动哦~

动作要领

◆ 站立状态,踮起脚后跟,保持10秒,放下。

◆ 每组重复10次。

每次久坐后,可站起来做几组该训练

老年人在做该训练时,最好扶着板凳或墙壁进行,防止平衡不好而引发摔倒。

图片来源 @网络

动作要领

◆ 坐在板凳上,单腿/双腿抬起,与地面平行,勾脚尖。

◆ 坚持10秒,腿落地,每组重复20次。

◆ 注意膝盖伸直,身体挺直、不要往后倾倒。

动作要领

◆ 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

◆ 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

◆ 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

◆ 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不要憋气。

平板支撑能够激活核心深层肌肉,锻炼腹部横肌的收缩力,增强腹部的内压而有效的锻炼腹肌。

还可以加强人体腿部肌肉的力量,有效提高平衡力。对久坐族来说,平板支撑能有效保护脊椎,减缓背部疼痛。

图片来源 @网络

动作要领

◆ 双脚与肩同宽,背部紧贴墙壁,小腹收紧,大腿持续紧张用力。

◆ 小腿垂直地面,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90度。

◆ 双膝不能超过脚尖。

◆ 每次持续3-5分钟,一天可以做10-20分钟。

这个训练能够很好地养护膝关节,同时对膝关节周边肌肉、韧带的损伤有很好的康复作用。

图片来源 @网络

动作要领

◆ 两脚跟与肩同宽(或略宽),脚尖向外张开30°,然后下蹲 5~10 下。

◆ 蹲下时,屁股往后坐,像坐椅子一般。

◆ 腰背挺直。

◆ 膝盖朝向两足方向。

◆ 尽量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为止,再慢慢地站直。

深蹲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增强腰、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要注意,正确的深蹲动作,膝盖和腰是不会酸痛的。

老年人做下蹲时,小腿与大腿夹角不用达到90度,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难度。

单脚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鸡独立”,它能够锻炼我们身体的平衡能力

单脚站时,身体重量都放在一条腿上,容易失去平衡,这时十分考验大脑对肌肉的调度能力,和维持姿势的能力。

高龄老人单脚站时,最好靠着墙或扶着东西。

图片来源 @网络

动作要领

◆ 蹲至大腿与地板平行,挺胸抬头,眼睛看向前方。

◆ 深蹲时,双臂向前平直伸出,起跳时,双臂甩向身后。

◆ 跳得越高越好,跳时呼气,轻轻落地,要有缓冲。

◆ 深蹲时,脚后跟不要抬起。

◆ 可以按时间计算,比如深蹲跳30秒。

深蹲和跳跃的结合,不仅能唤醒腿部肌肉爆发力量,强化腿部肌肉,还能强化心肺功能,一个动作,收获双倍效果,简直太划算啦。记得不要穿拖鞋跳,会受伤哦~

如果把骨骼肌看做生命银行,年轻时我们运动、补充营养,是不断往银行存钱,而等到了一定年纪,这个银行就关闭了储蓄功能,余生就只能不断往外花钱。

因此,从年轻时开始保护、强化骨骼肌,是非常必要的。

愿大家都是生命银行的亿万富翁!

转发一下,赶快把文章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参考资料:

《肌少症3分鐘檢測法,長肌肉的營養飲食、運動方法》-IHEALTH

https://www.ihealth.com.tw/article/肌少症/

刘邦忠《三大法宝,防治老年人“少肌症”》

和年苑《肌肉减少也是病?(上下)——识别隐患,预防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