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多动也不掉秤,是不是遇到平台期了?

文 / 最佳健康
2020-03-10 16:18

很多减脂的健友,在减脂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体重一直保持不变的现象,“每次跑步五六公里,为什么没掉秤?”,“努力控制热量,吃得比猫还少,为什么没掉秤?”,“一周就休息一两天,每次都在健身房刻苦修炼,为什么没掉秤?”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开始给自己疯狂打鸡血,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是我还吃的不够少!跑的不够多!”,“我要开始尝试轻断食、零碳,还加大训练时间”…但体重还是减不下来,你开始怀疑人生了:难...难道是...传说中的平台期?

你开始慌了,认为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冷静冷静,厨娘要告诉你的是,平台期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什么是平台期?就是当我们的减肥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产生适应现象,热量吸收利用率接近饱和、基础代谢率降低,同时运动机能也基本完成了第一次的提升。于是能量吸收与消耗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体重相对稳定的维持在某个数值、不再下降,甚至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有所上升。这种情况就被称作平台期,也可以说是减肥停滞期。

真正的平台期只会出现在高水平训练者、常年保持低体脂率的健美健体运动员身上。他们都经历了很多轮的增肌减脂期,极度自控的饮食,训练年限高达10年以上,然后他们才会遇到平台期。

像大家几天或几周之内没什么变化的那种,不算平台期。只不过是你们过于着急了:过分追求减脂速度,把减脂目标设定得太高、没有结合自身现实情况。而出现体重不降/运动没效果/心态崩了的状况,误使你们认为进入了平台期。

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解决呢?厨娘教大家几招。

1.明确自己的目标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把最开始的目标定的过于明确,比如:一个月/半年瘦XX斤等,甚至还有的细化到每天要瘦XX斤。这样就会一直纠结于这个具体数字,觉得为什么还没有达到目标。

所以,厨娘建议小伙伴们重新检视一下自己近期的目标,经常记录一下自己的变化,衡量好进步与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不要太在意体重的数字

也许有的人觉得90斤很完美,有的人觉得100斤刚刚好。完美的减脂效果是脂肪量下降,肌肉量提升。在减脂期间,你体内的水分、糖原、肌肉量都会发生变化,甚至还会有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减脂和减重完全是两码事。在这里就必须要知道你的身体衡量标准。

大致的衡量标准分为三类:

大基数看体重(BMI>28)

如果你的体重明显超标,那么体重一定优先衡量指标,方法得当体重下降也会明显,对于大基数,一个月减十几斤也只是很正常的事。

中等基数看围度(24<BMI<28)

中等基数,则不需要太关注体重数字,其实身材的变化是非常容易体会到的,大多数照镜子、量围度就能看出来,比如感觉一下以前的裤子现在穿是不是松了,这个比体重准多了。如果体重没降,裤子松了,那也是瘦了。

小基数看比例(BMI<24)

你的体重数字已经很小了,就没必要再纠结那么几斤了。如果你想继续塑造身材,应该注重身材比例,比如你觉得自己腰粗,更可能是因为你的臀部太扁或者肩膀窄,你需要的不是减脂观察体重,而是进行力量训练,把该练的地方练起来,当然,当你达到理想身材时,可能你的体重还会适当上涨。

3.改变你的训练强度

其实减脂时的运动消耗无非就是看两个方面,一个是运动量(时间、频率),一个就是运动强度(重量、次数、休息时间等)

而这两者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每次做运动,要么就大强度而时间少,要么就是时间久而强度没那么高,如果两者都提高还能坚持的,那完美身材指日可待了!

4.记录自己的饮食

减脂期的饮食千万不能太激进。很多人一想起减肥就自动进入白水煮、无盐无油的“减肥模式”。但这种激进的饮食方式,难吃、还无法长期坚持。经常改变食物的种类、每天的进餐次数等,打破原来的状态,往往就会成为进步的开始。

减脂是吃得好、吃的对而不是饿肚子,所以学会记录很重要。先记录自己一天应该吃多少热量,然后,记录自己的一日三餐,这样不仅不会热量超标,还可以让自己吃的满足~

5.该休息就休息

适当休息,就是“以退为进”,在健身当中休息好是让你更进一步的妙方。

休息欠佳、睡眠不足、明明很累了还要硬撑......反而会减不下来。厨娘建议大家,在平时高强度训练的后一天,给自己的身体放个假让它好好恢复。

6.调整自己的心态

不要过于心急,也不要勉强自己。一个成功的减脂,应该是生活习惯得到了好的改变,让自己更舒服。比如:高油高糖换成清淡的高蛋白质饮食,沙发薯片变成了每周固定的锻炼。

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让你瘦的,不仅仅是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训练,而是你的生活本身。减脂的成功,最终是来自于对自我生活方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