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动健身潮,李佳琦挑战平板撑,谁将掌舵“客厅健身”的大航海?

文 / 台风口的考拉
2020-03-04 16:34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Keep是“客厅健身”的代名词。

“自律给我自由”。这句在平时更多被视为表达年轻人生活态度的话,在这段居家抗疫的时间,显得格外意味深长。疫情一定会结束,但它所激发出的全民健身热情,需要持续下去。

文|杨舒芳

原创|科技考拉

“每天一次彻底清扫,两次消毒”。尽管还不能正式复工,北京的不少健身工作室已经在安排员工轮班打扫场地,教练们开始自我训练,恢复状态和体能。

传统健身行业正在经历最长的一个春节假期。

矛盾的是,更多人的运动和健身意识苏醒于这段漫长的居家时间。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了隔离防传染,强健体魄同样也是抗疫的重要部分。

此刻,“客厅健身”成了唯一选择。这个原本就拥有大量用户的存量场景,在疫情的影响下被迅速激活,成为一项新的刚需。我们想要知道的是,这场全民健身最终会为运动产业留下些什么,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可能。

“客厅健身”的新刚需

整个2月,疫情几乎包揽了每天的新闻推送和微博热搜。密集的信息催化出复杂的情绪,人们为前线疫情担忧、为逆行英雄们感动的同时,也开始意识到保险和健身的重要性。

水滴保险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新单年化保费收入突破10亿元,是去年同期近7倍;咨询和购买保险的用户数量较平时也有显著增加。

健身行业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和餐饮、教育培训等行业一样,健身房也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大型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基本都处于业务停滞的艰难状况。1月24日,为确保员工、教练和用户的安全,Keep也暂时关闭了线下所有的Keepland门店。

年轻人苦恼于健身房不能营业,夜跑族不能出门,骑行、爬山等户外项目无法开展。对父母辈们来说,没有了广场舞和太极拳的生活,同样是难熬的。

“我已经穷尽了脑子里的所有徒手项目”,一个已经坚持健身四五年、极其自律的朋友在朋友圈感叹。最后,她选择了逐项打卡Keep的各项K3、K4强度训练。

“客厅健身”成了唯一的选择。

从春节到现在,健身环的价格飙涨了至少4倍,连 Just Dance 2020都成了紧俏商品。抖音上也一度掀起做变体平板支撑的PK。随着复工节奏的推进,很多人开始弃剧甩肉,大众的健身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

“客厅健身”正式驶入了大航海时代。

Keep的行业扶持和输出

实际上,“客厅健身”本身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存量场景。对有运动习惯但不得不频繁加班的都市人来说,健身房的在途时间是一项奢侈成本,更多时候他们会把锻炼场所放在自家客厅。

Keep在2014年成立的时候,就是从“客厅健身”场景开始切入了运动市场,一步步成长为独角兽和领跑者。5年的布局和沉淀,给了Keep此刻享受头部企业用户和增长红利的机会。

疫情期间,Keep把这种优势进行提炼,并向运动机构和用户形成有效输出。

我们看到,在房租、运营费用和延长会员等多重压力下,健身房们在积极寻求自救。最直接的方式,是开设线上直播运动教学。乐刻、超级猩猩,以及传统的健身房和工作室,几乎都在采取这种方式。

这些课程分散在各个直播平台,很容易淹没在庞杂的信息流中。为此,Keep在一级入口中,增加了“战疫大本营”,并搭建了一个直播课程共享专栏,将每日瑜伽、Shape塑健身、lululemon等 11 家运动机构和 40 多位健身达人的直播教学,与Keepland的教练直播课程一起,聚合成一张大课表,每天为用户提供30节不同类型的课程。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Keep是“客厅健身”的代名词。Keep在这时候搭建的直播入口,相当于为运动机构和教练们提供了精准流量扶持。

不过,如果从常态产品的角度去看,会发现直播教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粉丝经济的性质:用户会选择喜欢的老师去上课。但一场直播面对的用户往往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教练很难做到全部顾及,用户在运动中如有不慎甚至可能造成损伤。

因此对用户来说,Keep最好的使用模式,是将直播教学与从K1到K4的各类系统课程搭配练习。实际上,Keep在远程课程方面的训练库和经验,才是它的核心用户价值和护城河所在。

运动行业和Keep的疫后新可能

艾德蒙·罗卡著名的黄金定律有句表述,“凡走过,必留下痕迹”。那么,疫情期间的全民“客厅健身”,也一定会为这个行业和Keep分别留下些什么。

首先,健身人群的基数会大幅扩张,Keep则有机会收获更多活跃用户,并存在突破年龄层的可能。

之前,Keep的核心用户仍然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学生和白领是Keep的两大主力用户群。这也使得Keep在活跃度方面会表现出“候鸟迁徙”的特征,活跃用户和在线时长往往会在寒暑假等时期大幅提升。

但在这次疫情期间,Keep把“客厅健身”变成了一种家庭运动。

Keep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研制上线的「居家防疫健身指南」7天训练计划中,综合了心肺功能激活、科学健身18法、太极类课程等,运动强度从低到高。在年轻用户的带动下,成为很多在居家期间无法出门锻炼的父母们的选择。

只要后期运营得当,这部分用户有很大几率留存下来。而父母群体同时还具备时间较充裕、喜欢和同龄人一起锻炼等特点,是天然的活跃度保障和拉新小能手。

其次,更多的健身爱好者会将“客厅健身”纳入日常选择,甚至成为主要运动场景。

我们在前面提到,由于频繁加班导致时间紧张,很多都市白领会将“客厅健身”作为日常运动方式。

疫情期间,Keep联合戴尔、盒马鲜生、新东方、光大银行等20多家企业发起了「守护健康运动联盟计划」,为在家云办公的员工量身定制居家运动计划。这些企业的员工几乎完美符合“客厅健身”的用户画像,运动习惯一旦养成,会自然留存成为Keep的常态用户。

同时,Keep的整体运动生态,还会被进一步激活。

除了训练课程外,Keep当前的生态布局还包括商城、Keepland、智能硬件等。这场全民“客厅健身”活动为Keep带去的的流量和活跃用户,最终还会涌入Keep的各种业务形态,形成二次增长和生态闭环。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决定坚持“客厅健身”又不满足徒手运动时,你可以在Keep商城轻易搭配出一套简单的搭配组合。仅弹力绳搭配不同负重,就可以完成手臂、胸背、臀腿的全身肌肉训练;而当你选购弹力绳时,又会自动获得Keep推荐的相关运动课程。

Keep的slogan是“自律给我自由”。这句在平时更多被视为表达年轻人生活态度的话,在这段居家抗疫的时间,显得格外意味深长。疫情一定会结束,但它所激发出的全民健身热情,需要持续下去。

领跑5年后,Keep持续深耕的“客厅健身”领域,终于迎来了它的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