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成大块头却总招来质疑?有关健美用药的一些思考

文 / 健身树洞
2020-03-02 16:19

健美圈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评论:

“哇,这么大,我不想练了”

“哇,这么大,是不是用药了”

嫉妒让人仇恨,也让人冒险超越。

现状

“健美舞台上十个运动员有九个用药,其中还有一个是冠军,因为他用药最多”,这样的笑话听得太多了,你也会怀疑“是不是每个健美运动员或者那些在网上炫耀肌肉的人都是在使用药物”。虽然这已经是业界半公开的事情了,但总是有人会用药物来制造一些话题。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健美就一定要用药,这是入场券”,以至于很多人在看到健美运动员的照片时,都会嗤之以鼻的评判“害,都是药罐子、假肌肉”。但是,凭空猜测是一件很伤人的事情,把罪名强加与别人身上自己也会不好受,所以很多人宁愿默默的看着不语。

上面是观众的意见。而运动员,他们需要比赛、需要荣誉,他们会怎么看?想要从事健美或者是健体比赛从而获取一定收入的人来说,把身体练的越大块体脂越低越好。于是,他们会冒非常大的险去做一些非常规的事情,比如服用PEDs(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提高成绩的药物)。很多内部人士称,PEDs已经成为了健美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会出现冒险成分,部分是因为审美的标准一直在变化。为了应付更大胃口的观众和评委,运动员们不惜“放手一搏”。所谓现代体育精神,只注重程序公正,忽略了运动员背后的牺牲。

冠军只有一个,一战成名就是英雄,输掉的卷铺盖回家。而冠军的命运也摇摆不定,有时候名誉只是国旗升起瞬间,而后镜头对准了下一位。仅仅如此而已。

禁药带来了什么?

但冠军的练成,并非是药物带来的灵感。这就像是,一个普通人,不能通过吃一罐药物第二天就能驾驭奥赛舞台,那只是玄幻作品中的情节而已。让很多人感兴趣的是,普通人吃了药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个危险的话题,但不得不进行公证的评判)

犹如我们在用“先天”和“后天”来分析一个人的成长,我们也会从基因(先天)和药物效能(后天)匹配的角度出发,来看看普通人服用药物后会如何。当然,他们都会进行刻苦训练。

1,基因潜能低对药物也没反应的。

不管他们做了什么训练,不管他们服用了多少药物,他们看起来也只是效果比普通人强那么一丁点。如果太过执着,药物的副作用、训练的焦虑会逐渐累积到影响生活和生命质量。

2,基因潜能低,但对药物有反应的。

以前努力训练、努力吃,但是肌肉就是不变大。但偶尔的一次,从地下渠道搞到了一点药物,发现吃下后马上感觉良好,这是有反应的。但长期使用药物后,碍于身体相关基因的潜能较低,马上就遇到了瓶颈,此时再继续下去,也只是徒劳的。

3,基因潜能高,但对药物没有反应

有一些人只需要通过不多的重量训练,就可以让肌肉快速增长。但当他们从某种渠道得到药物之后,他们好奇的尝试了一下,但很快发现没什么用。对他们来说,服用类固醇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他们只把训练和饮食当作自己的最佳增肌方式。不过想成为冠军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4,基因潜能高,对药物也有巨大反应

所谓的天才,但也需要后天的“努力”。如果你基因潜能高,对药物也积极的接纳和吸收,这样的人不可多得,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本身底子好,后来又得到了一本很邪门的上古秘籍,这样的人不称霸武林谁还敢说第一?(欧阳锋或东方不败?)

另外,也得提一下药物检测。

一直以来,FFMI被认为是一个最佳的检测方式。那些口口声声声称自己是自然健美者,一遇到FFMI检测时就慌张,一些质疑者也会拿它作为武器。

FFMI(fat-free mass index),无脂肪质量指数或去脂体重指数,第一次被重视来源于1995年的一个研究:Fat-free mass index in users and nonusers of anabolic-androgenic steroids 合成雄激素使用者和非合成雄激素使用者的无脂肪质量指数(Kouri,1995)。在这个研究中得出了“对大多数自然训练者而言,FFMI指数一般在19,而极限是25”的结论。

FFMI的计算方式是这样的:

根据瘦体重、身高,以及体脂率,计算出 FFMI 的数值:FFMI(身高 1.8 m 以上) = 去脂体重(kg) x 身高(m)的平方FFMI(身高 1.8 m以下) = 上一个公式计算出的 FFMI + 6.1 x (1.8 - 身高)

不过,像BMI一样,FFMI也不能很精确的得出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诸如实验样本、年龄差异、训练史等都会造成偏差),只能作为一项参考。

这是他的自由吗?

肌肉带来的掌控感,这很好,至少比孱弱无力要好。尤其是,强壮的身躯也能带给他人信心。在选择何种途径作为训练、何种食物作为训练补剂,这确实是很自由、很个人的事情。

但衡量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对不对,作为旁观者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值不值得只能看当事人自己的想法。但之所以大家抵制用药,除了道德上的反击之外,更是因为进入了赛事系统,需要保证公平公正。

在国内,比起时常(甚至每天)可见的马拉松赛事,健美长期以来都是很小众的一项运动,甚至直到几年前,中国才有人拿PRO卡。这并不代表说中国健身者很弱,说我们14亿人口都没有几个上国际舞台的。但很显然这种观点有点狭隘——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其实中国人在对待健美这件事情上特别理智。

大部分中国人进行健身时(或广义的运动),都仅仅只是把整个过程当作“强身健体”,一如我们的中国功夫初衷也仅仅只是强身健体,而不是制霸武林。也许在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我们就不爱争论那些“谁块头更大,谁更牛逼”之类的无聊问题,好好健身减肥,雕塑好身材,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这就是健身者所在想的事情。

其实,有关健身健美,还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评论:“谁练的大,我就跟(信)谁”。但愿看到这句话的人,保留一些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