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体式练习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段?看了就知道了!

文 / 娱乐故乡云
2019-03-23 01:08
瑜伽体式练习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段?看了就知道了!

某学生问:西瓦老师,您在练习体式时脑海里会想些什么呢?

西瓦老师:在不同的阶段,身体、大脑、呼吸以及能量系统会有着不同的联结和反应,因此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练习者所处的练习阶段。

西瓦老师分享了关于体式练习四大阶段的话题。以下根据课堂录音及笔记整理而得。

西瓦老师:什么是Asana?中文翻译为“体式”,是指尽可能长时间、稳定舒适而有意识地保持每个动作。这些体式中有的来源于动物,比如眼镜蛇式、下犬式;有的来源于客观事物,比如桥式、四角板凳式;有的则与神或修行者同名,背后蕴藏着渊源的文化和历史故事,比如战士式、神猴哈奴曼式、圣哲马里奇式;有的如行云流水般充满脉动,有的则似空非空,比如摊尸式。

在传统瑜伽中,经典体式有84个,其中32个与身体系统密切相关,可帮助我们打开能量系统,使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而这其中又有12个体式是重中之重,这就是我们平日在课上习练的12类经典体式。

瑜伽的体式练习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和不同。

瑜伽体式练习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段?看了就知道了!

第一阶段:混沌期——盲目烦躁、不知所措

特征及表现:

无论是谁、来自哪个国家、智慧程度如何,第一次练习体式时身体和思想的反应几乎是一样的:思想和智慧处于无法沟通的状态,将导致身体不知所措、一片混沌;呼吸紊乱,身体的运动、呼吸的流动及思想的意识无法保持一致,因此会感到盲目而烦躁。

因为处于新环境中的你希望不断地获取信息并学习模仿。这时,你虽有大脑,但无法正常工作;虽有智慧,但无法获取知识;虽有心,但未柔软而敞开,不知该想些什么。

课后,部分人也许会因课堂上音乐的麻痹或老师的引导和纠正而感觉很好,但大部分人会感到身体僵硬或力量不足,不知老师所云,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因为现阶段的你尚不具备理解身体、感知整节瑜伽课的能力。加之,现在有很多瑜伽老师在课堂上会使用解剖学术语,让第一次进入瑜伽课堂的你更加盲目而麻木,于是,很多人在没有能力理解这堂课的情况下选择不再走进这样的课堂。

瑜伽体式练习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段?看了就知道了!

忠告及建议:

无论瑜伽还是其他科学或艺术,如果想感知和研究了解它,我们不应仅凭旁人一面之辞来猜测和判断,因为一味听信他人的评价,会潜意识中先入为主地拒绝尊重你眼前的老师同时也听不进他/她向你分享的经验,因此多一点用自己的智慧并不带任何预评色彩的观察和亲身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在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感知力后再尝试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阶段:热恋期——呼吸与身体结合、清晰感知疑惑

特征及表现:

在这一阶段,练习体式后你的身体往往会感到疲劳,但却十分迷恋这样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同时,你会产生种种疑惑并开始慢慢理解,就像两三岁的小朋友一样,会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或者即使不问,这些问题也会在脑海中不断盘旋。

随着练习的积累,你会逐渐开始熟悉课堂中习练的体式序列,清楚自己存有各种疑惑,但不知体式练习的对与错,也无法用言语准确地描述问题所在。

尽管体式尚不完美、柔韧性有待提高,但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希望创造一切可能奔赴约会一般,你总会想方设法地来到这样的瑜伽课堂,因为此时你的能量系统开始感受呼吸的流动,而呼吸的流动也开始爱上与能量系统相结合的感觉,呼吸将随着能量系统的波动而充满韵律。

瑜伽体式练习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段?看了就知道了!

第三阶段:成熟期——明确问题、找出答案

特征及表现:

随着规律的体式练习,我们会逐步过渡到第三阶段,开始理解努力地保持在体式中实则是一种有压力的状态,我们开始慢慢学会放下努力、停止效仿和比较,转而向内追求身体的顺位;开始具备用语言表达问题所在的能力,明白体式中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开始听进老师向我们传达的信息、用心解读老师的话语并感知其引导。

此时,你的体式练习有一半受到老师的引导纠正的影响,还有一半来源于在前两个阶段中储存下的有关身体和肌肉的记忆及积累的练习经验,这让我们明白体式练习中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因此,当感到身体某个部位有锁死不畅时,有的练习者会在课前练习某些体式以帮助自己改善这些地方或为接下来的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以达到更好的练习状态。比如,冥想前,有的会员会有意识地灵活髋、踝关节,以帮助自己在接下来一小时的静坐中保持稳定舒适的状态。

忠告及建议:

为了达到更好的习练状态,我建议大家课前半小时止语,如果有难度,至少保持10-15分钟。因为课前说话会影响丹田的气和中脉的打开,有时我们在拜日式中感觉呼吸不畅、体式卡壳、无法快速练习的症结就在于此。

当感官逐渐稳定下来,丹田和中脉会慢慢打开,会感受到其间热的波动,此时,神经元将更容易顺畅无阻地传递信息,而神经信号的有效传递与脊椎乃至身体各个系统密切相关,这将有助于达到稳定平衡的状态。这也是习练体式的目标,即,将呼吸、思想、意识、智慧与身体合一,进而达到平静稳定的冥想状态。

在每次摊尸式中,我会引导大家后脑勺着地、延长颈椎、下巴内收、微微放松颈部、放松眉部肌肉、太阳穴、舌头、牙齿、喉咙,当大家按照这样的提示去放松感官、后脑勺及颈椎时,思想会慢慢平静下来,我们更容易达到这样的状态。

瑜伽体式练习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段?看了就知道了!

灵性智慧很高的人,会像使用遥控器切换于不同频道间一般,将思想、感官及其他系统有效地统筹起来,当做到这些时,智慧也将随之开启。而这就是冥想中孜孜以求的状态。要达到这样的状态,你不必拥有爱因斯坦般天才的头脑,只需拥有常人的智商并掌握如何切换思想状态的能力即可。

在这个阶段,你会自行研究和思考,当找不到答案时会来问我。作为老师,我会观察到每个学生的现状,注意到每个人的进步,但同时,会坚持给大家一个自由的空间自行练习,当心、思想及意识趋于平静时,问题的答案会自然显现,如果这时你还无法明晰,我会告诉你问题所在。

第四阶段:绽放期——游走在冥想和身体之间,无形的问题、有形的答案

特征及表现:

步入第四阶段后,你将逐渐深入到瑜伽之根、探求其实质所在,也逐渐由波动不定的状态趋于稳定。你会停止向老师提问,转向更高的层面,想了解如何在除了体式外的其他层面保持稳定,比如在离开瑜伽垫回到生活中如何保持稳定的心意。

忠告及建议:

什么时候会来到这个阶段,无人能知,就像花一般,在经历阳光、雨露、土壤及风的滋养后,将在某一天自然绽放。瑜伽也是如此,没有定式,也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唯一要做的是保持归零的心态。

瑜伽体式练习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段?看了就知道了!

我的父亲曾向一位疑惑者解释生活是什么?生活什么都不是,而是没有选择地继续保持。但凡上师都有一种创造某种形式和环境让学生或跟随者相信神性和真我存在的能力,因为这份信仰,所以能量得以打开。无论外界如何变幻莫测,关键在于内在是否准备好迎接这样的变化。

从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对瑜伽引路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瑜伽老师需要对瑜伽之根理解无误,需要放下小我走向灵性。现今瑜伽行业不乏瑜伽老师或教练,因此大家有很多的选择。

但我想提示大家的是,身体与思想、心及能量密切相关,当你试图找一个老师来触碰和改变你的身体时,他/她势必会影响你的肉体、心和思想,进而影响你的能量系统,所以还是谨慎选择你的瑜伽老师吧。大家可以研究任何事,但别忘动用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