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跑步,短跑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有何差别?

文 / 健身学堂
2019-01-18 13:34

说起跑步,我们从小到大接触的可不少,每一次学校的运动会都有各种距离的跑步项目,小学有最短的五十米跑步,后来高中大学又有五千米跑步,各种不同的跑步类型就有不同的运动员。

我们在看奥运会的时候可以注意到,在进行短跑的时候,短跑运动员都是采用蹲踞式起跑,这种起跑方式可以非常快速的让人从静态提速到最大速度。

短跑讲究的是爆发和冲刺,对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非常看重。而长跑运动员则正好相反,他们更加讲究耐力,跑得更长,耐力要更强,这是完全和短跑不一样的。

那么我们具体来分析,参与短跑运动的,和参与长跑运动的,到底在身体的素质上面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些区别为什么会存在?

第一点,两种运动员的身体适应性不同,导致肌肉类型不同。两种运动员长期进行的运动方式不同,一种以爆发为主,而另一种以耐力为主。

所以这两种类型的训练会分别给身体不同的刺激,跑短跑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受到关于力量负重方面的刺激,所以就会迫使你的肌肉变得更加的粗壮有力。

腿部肌肉的围度和我们的爆发力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短跑运动员的腿部围度往往都比常人大得多,这就是力量的体现。

而以马拉松运动员为代表的耐力型运动的运动员们,他们则长期受到耐力压力的训练,所以身体必须要承受更大的耐力刺激,所以耐力也因此增长。

而我们身体中关于耐力的肌肉,都是体积比较小,而血管丰富,力量不是很大的肌肉,所以马拉松运动员的体型都比较小,很多都是瘦瘦的。

第二点,两种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不同。心肺功能的锻炼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耐力有氧锻炼,是增强心肺功能最好的方法,它可以长时间的,稳定的给心脏一个压力。

心脏和肺部的肌肉都是属于耐力非常强大的肌肉,所以锻炼这些肌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们够累,这样才会迫使它们出现更多的肌肉纤维,让肌肉变得更加耐久,并且更加能够承受快心率的压力。

而短跑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虽然比普通人要好很多,但是和长跑运动员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他们的运动方式导致了他们的锻炼侧重点不在耐力上。

心肺功能的增强意味着,心脏的心肌厚度变厚,肺部肌肉的呼吸肌耐力增强,力量也有一定的增强,但是主要还是耐力的强化,力量在其次,毕竟心脏的力量很强也没什么用。

我们在跑步的时候,心率往往都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最大心率,这个范围对心脏耐力是很大的挑战,然而挑战也意味着增强。

很多人跑步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其实就是肺部呼吸肌疲劳导致的,而跑步的时候胸口闷也和心脏疲劳有关,而缓解说白了就是心脏跳太快累了,肺部呼吸空气量太大太频繁累了。

锻炼这种事一定要亲力亲为,锻炼的时候哪方面压力大,你就会收货哪方面的增强,如果你想要让自己获得好身材,但是怕累,你就更应该让自己累,越累越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