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哭越伤心、越笑越快乐的心理学隐秘
从人性和心理学来看,人的情绪越发泄,感受就越强烈。
在生活、工作中,尽量表现出很开朗的样子,情绪就会跟着好起来。
想象一下……
小孩纸的感情表现方式!
比如:
小孩在路旁边跌了一跤,其实摔得不怎么痛,
一旦哭出来,就哄也哄不住,
即使是原来摔痛的部位早已经没有感觉,也会欲罢不能的大哭不止;
其实,大人也有类似的现象,
有时候你把一些令人伤心的事情向朋友倾诉,
往往越说越伤心,
开始的时候只是低声的哭泣,后面就变成号啕大哭,
不仅哭是这样,笑同样也是如此,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时有笑意,到最后都无法控制,大笑不止。
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以及丹麦病理学家蓝克,
曾经专门针对这种人性和心理学做过实验、测试、研究,
他们把研究的结果称之为“詹姆斯—蓝克理论”
他们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们的情绪和身体的关系,并非过去所想的“先产生情绪,然后再有身体表露出来”
而是,人们先对事实产生知觉,然后引起身体变化,最后才是情绪的表现。
若按照“詹姆斯-蓝克”理论的说法,
人们并非因伤心而哭;
人们并非因怕而逃避;
而是……
人们因泣而伤心;
人们因逃避才害怕;
当然,
这样的心理学和人性理论会受到一些人的反驳与批评,
但它却又真实的一面。
至少,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类似的体会,
一开始哭就会越来越伤心;
一开始笑就会止不住;
当看到恐怖的情况……
一旦动了逃走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害怕,这些现象都是确实存在的。
也就是说……
人们有这种倾向,随着悲伤、喜悦、恐惧等情感的产生,
一经哭泣、笑、逃避等形式表现出来,其感情性行为就会更强烈。
反过来说……
假如人们刻意去表现某种情感或某种行为,那么你就能利用这种感情的本身使其产生变化。
正如您有意识使态度积极,情绪就会跟着开朗;
再如配以雄壮有力的歌曲,精神饱满的踏着步伐,本来低沉的心情也会高涨起来;
其实这就是用行动来影响心理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个人精神的调控。
这项心理学发则,不仅可以客观的分析自己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用于其他方面,可以说是很好的心理分析方法。
亲爱的朋友,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如果喜欢社会、心理学、人性、人物分析类原创文章,请直接订阅账号,以免错过精彩;
如果需要一起互动探讨,直接在原创文章下面进行评论,作者会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