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说:“家丑不外扬”,保护了谁的利益

文 / 小猫喵喵
2017-07-28 10:23

心理学倡导人们真实而勇敢的做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不难发现,心理成熟,不过是做自己,爱谁谁。

不过,生活中能够在心理上毫无顾虑的做自己,并且不受外界影响的人,并不多。

心理说:“家丑不外扬”,保护了谁的利益

静是一个顾大体识大局的女子,婚前婚后,无论对自己的小家、婆家还是原生家庭,都仔细周全,不过得到的并不是她期待的。

静抱着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结的婚。

她按照父母的要求,好好做儿媳,对丈夫,对公婆,极尽周到。只是她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婆婆的认可,做的越多,姿态越低,越被婆婆欺负。她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越发努力。

只是她没有想到,婆婆患有抑郁症。

抑郁中的婆婆常常情绪失控,对其他家人都亲热备至,唯有对她极其恶劣。她反思过,改正过,讨好过,取悦过,最后都成了“罪状”!

忍无可忍,静跟一直在这件事情上沉默的老公摊牌,再这样下去,她会崩溃的。男人才犹犹豫豫地告诉她,婆婆患抑郁症三年了,虽然一直想治疗,但是婆婆坚决拒绝,不配合不吃药,以为家人要害她,所以没有办法。

心理说:“家丑不外扬”,保护了谁的利益

静问男人,为何不早点告诉她。

男人躲闪着目光,半天才嘟囔着说,家丑不可外扬,跟你说不就是往外掀老底吗?

静瞬间石化,原来她以为是最亲最近的家人,在男人和婆婆眼里,只不过一个外人!

因为她是“外人”,所以抑郁的婆婆可以肆无忌惮的欺负,所以其他“家人”沉默地无视,所以她没有知情权,所以她活该被蒙蔽……

静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没有心理学背景,不知道婆婆的异常表现是心理疾病的症状,还一直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两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婆媳关系难处,所以时时处处自我检讨,努力改正。

她从未想过婆婆是抑郁症患者,更没有想过一大家子联合起来蒙骗她。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静气愤的说不出话。面对事实和真相,她恨自己有眼无珠,恨自己太天真。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对静的心理是考验,也是挑战!

心理说:“家丑不外扬”,保护了谁的利益

一个朋友说起他的叔叔,家里有三男两女五个孩子,家里穷,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日子也都过得紧巴巴的。

他叔叔婶婶辛苦很多年攒了一万多块钱,准备救急用的。后来在家里“丢了”。他们谁都不敢提这件事儿,相互猜疑,但从不说破。事实上,每个人都成了嫌疑。

最小的妹妹提出报案,这样就水落石出了。不然这样相互猜忌,又没有人找出来承认,会助长歪风,离间家庭关系。

这个提议还没说完,就被他叔叔厉声厉色地打断了,他说:钱是我的钱,家是我的家,我都没说什么,你凭什么在我家里指手画脚。是不是你拿的钱,心虚了?!

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钱也没找到,偷钱的人可能是家庭的任何成员。时隔多年,他们再讨论这件事,仍然没有头绪,仍然相互怀疑……

心理说:“家丑不外扬”,保护了谁的利益

被家暴了,被出轨了,被强奸了,被虐待了,被……不―可―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让丑事在内部消化,在家庭内部,制造丑事的人就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也不会得到外界的批评,更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生发的是――恶,掩盖的是――真!伤害的是――无辜!

多少家庭把“家丑不可外扬”奉为立家之本?多少家庭在这种观念下,牺牲掉其他家人的正当权益?背后心理值得分析。

家庭成员认同这个“规则”的话,他们心理在害怕,在恐惧。他们怕影响家庭的声誉,怕给他们带来麻烦,怕影响正常生活,害怕丧失现有的物质精神或者其他利益。

当家不再温暖,成了藏污纳垢的所在,每个人的心理都不坦荡,心理都别扭,都不舒服。

阳光照不进的地方,容易滋生恶。

心理有阳光,家庭才可能蒸蒸日上。

心理说:“家丑不外扬”,保护了谁的利益

  • 我是小猫喵喵,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更多心理学知识。